6月1日,第11集團軍第71師配屬第6軍新編第39師、第2軍,從惠通橋至三江口之間渡過怒江。4日,新編第28師攻克臘猛後,即向鬆山發起進攻。第71軍主力部隊第87、第88師沿著畢寨渡至龍陵的道路南側,向龍陵挺進。一周後,部隊進抵龍陵近郊。
6月10日,第71軍主力向龍陵發起攻擊。龍陵日軍憑借堅固工事,頑強抵抗,戰鬥成僵持狀態。
6月15日,當第71軍的突擊部隊攻進龍陵城內時,突然遭到從滕衝、上街前來支援的日軍第56師團第113旅團和永並支隊1500多人的夾擊,第87師主力見日軍越過龍川江迎頭阻擊,兩軍在龍陵北側地區展開激戰。這場遭遇戰打得難分難解,遠征軍官兵與日軍進行肉搏戰的關鍵時刻,芒市的600多名日軍緊急出動,也向龍陵增援。第71軍急忙命令新編第28師第84團前往阻擊。但是,這些增援的日軍仍有一部分進入龍陵城內,與固守龍陵的日軍會合。
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看到,龍陵的日軍兵力增加,命令部隊暫時停止向龍陵進攻。第71軍各部隊被迫撤退到黃草壩,進行再戰準備。
這時候,龍陵城內的日軍除第113、第146旅團外,前來增援的日軍第53師團第119旅團的主力和第2師團第29旅團的1個聯隊也聚集到龍陵城內,總兵力達5000多人。日軍數量增加,作戰的指導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一度被動固守的日軍尋機向中國遠征軍進攻,以爭取主動。
6月18日夜晚,日軍向第71軍各部隊發起反擊,兩軍在龍陵周圍形成對峙,遠征軍一度處於被動態勢。衛立煌得知這一戰況,命令總預備隊第8軍所屬榮譽第一師迅速渡江,支援龍陵。22日,榮譽第一師對日軍發起攻擊,龍陵的戰局才穩定下來了。
6月28日,第71軍在遠征軍預備隊第8軍榮譽第一師的支援下,第二次向龍陵發起攻擊。戰鬥進行到7月7日,日軍第113旅團和永並支隊遭到沉重打擊,被迫向龍陵城郊撤退。中國遠征軍乘勢迫擊,與日軍在龍陵城附近形成對峙。
日軍收縮兵力的企圖,就是要固守龍陵。
第71軍得到新編第28師增援後,於7月13日第三次向龍陵發起攻擊。經過10多天的激戰,終於迫近龍陵的市區。誰知就在這時候,一個意外情況出現了。芒市日軍1000多人與平夏的日軍會合後,向西北方向出擊,直接威脅到第71軍的左翼。
宋希濂總司令考慮再三,命令第二軍兵分兩路,從東西兩麵向從芒市出動的日軍夾擊。這些日軍為了避兔在運動中被中國遠征軍殲滅,不得不退回芒市。
第17軍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於8月14日第四次向龍陵發起攻擊。這次攻擊,持續10多天。城東南老東坡戰鬥,雙方反複爭奪,血戰6天6夜,遠征軍將士擊斃日軍400多人,自己傷亡800多人,終將日軍擊退。南天門戰鬥,遠征軍突入的人數較少,麵對多數日軍的阻擊,遠征軍將士毫不畏懼,斃敵300多人後,全部犧牲,無一人退卻。
8月26日,遠征軍突破日軍的外圍防禦,部分將士突入龍陵市區。但是,龍陵城內的核心陣地仍然由數百名日軍頑強死守,遠征軍將士幾番突擊,都未能攻克。
日軍大本營為了守住滇西這幾個重要的侵略據點,千方百計從日本國內抽調兵力,增援滇西戰場。8月中下旬,2000多名日軍官兵進入滇西各主要據點。龍陵的日軍得到人員和武器彈藥的補充後,侵略野心膨脹,再次進行反撲,企圖奪回龍陵的外圍據點。
9月3日,日軍第56、第2師團集中了12萬多人,向進攻龍陵的第71軍進行反擊。第71軍和第2軍第9師的官兵與日軍連續激戰7晝夜,頂住了日軍的反擊,並在第54軍第36師等部隊的支援下,把日軍擊退。
9月上旬,第5軍第200師奉命從昆明趕到滇西戰場,參加圍殲戰鬥。第8軍於9月7日殲滅了鬆山的日軍,遠征軍把炮兵部隊陸續調到龍陵戰場,攻城部隊急需的各種補給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運到龍陵。龍陵周圍,聚集了中國遠征軍第71軍、第8軍榮譽第1師、第200師、第20集團軍第36師等部隊,在兵力兵器上占有絕對優勢。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認為,“一舉殲敵之際”已經到來,部隊士氣高昂。
誰知在圍攻龍陵的重要時刻,宋希濂收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電報,調他回重慶到陸軍大學將官班受訓。將軍於勝利在望之際,不得不離開戰場,離開渾身上下都是鮮血的士兵。
10月25日,第71軍軍長鍾彬統一指揮各部隊,向盤踞在龍陵的殘餘日軍發起了猛烈攻擊。
這是中國遠征軍第五次攻擊龍陵。
這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在滇西反攻中,攻打龍陵的戰鬥時間最長,參戰兵力最多,戰鬥最為激烈;最為殘酷。
11月6日,第71軍在榮譽第1師、第200師、第36師的配合下,終於攻克龍陵,殲滅日軍第56、第2師團各一部,共斃傷日軍1萬餘人,遠征軍死傷“28萬餘人。當時,中央社報道:“滇西我軍又一大捷,完全解放龍陵,血戰5晝夜,殘敵一舉悉數就殲”。
中國遠征軍在滕衝、龍陵攻堅戰中,除大量斃傷日軍外,還俘虜日軍260多人,繳獲火炮16門,輕重機槍160多挺,步槍1700多支,戰果輝煌。
6收複失地,兩軍會師
中國遠征軍攻克龍陵以後,入侵滇西的日軍大部被殲滅,衛立煌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命令第2軍、第71軍、第53軍兵分3路,沿滇緬公路及其兩側,向芒市和遮放進攻。這是一場對殘餘日軍的追殲戰。中國遠征軍似猛虎下山,勢如破竹。
芒市位於龍陵西南的滇緬公路上,是日軍第56師團司令部所在地。芒市向東,可以渡怒江,入保山;向西,可以逃退畹町,地理位置重要。芒市據點,是日軍在滇西最大的一處巢穴。第71軍於11月中旬進抵芒市近郊。駐守芒市的日軍雖然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但是,由於滇西日軍各部大勢已去,殘餘日軍自知回天無力,士氣低落,鬥誌鬆散。第71軍包圍芒市後,這些殘餘的日軍不等遠征軍發起總攻,紛紛向遮放、臘猛撤退。遠征軍順利收複芒市。
第2軍進至臘猛和蠻牛壩時,日軍雖然進行了抵抗,但已經不堪一擊。12月中旬,第2軍進至猛古街附近。
第53軍11月15日從河頭街出發,向遮放挺進。18日,第53軍進抵勞山附近,稍經補充,就向中緬邊境城鎮畹町前進。
畹町原來是中緬邊境德昂族聚居的一個小村寨,自從滇緬公路從這個小村寨前開通以後,畹町成為滇西通往緬甸的一個出國口岸,逐漸繁榮起來。從畹町南麵過一小轎,即進入緬北的重鎮臘戍,往西即是滇西的另一個口岸瑞麗,從瑞麗出境,可到達緬甸的重鎮八莫。
1945年1月上旬,遠征軍三路人馬先後進抵畹町,圍攻盤踞在畹町的日軍。
1月24日,中國遠征軍攻占滇西境內最後一塊失地畹町。至此,入侵滇西的日軍全部被殲滅,殘部日軍不到百人逃入緬甸的叢林裏去了。
為了慶祝滇西反攻戰役的偉大勝利,中國遠征軍在畹町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典禮。典禮結束後,第11集團軍各部隊出師國門,分頭追擊日寇。
與此同時,中國駐印軍也向緬北的殘餘日軍發起攻擊。
1月15日,中國駐印軍攻克南坎後,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指揮部隊乘勝追擊。
l月16日,駐印軍命令第38師向芒友進攻,第30師圍殲老龍山地區的日軍。
1月24日,第38師對芒友日軍的核心陣地發起攻擊,於27日殲滅日軍第56師團1部。
至此,中國西南的國際補給線被完全打通,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完成了一項艱巨的戰略任務。
1月28日,中國遠征軍與駐印軍兩路大軍在芒友舉行了隆重的會師典禮,衛立煌、索爾登、鄭洞國、孫立人等中美將領,都參加了這一曆史性的盛大典禮。3月,中國遠征軍奉命凱旋歸國。
不久,新編第1軍相繼占領了貴街、新維、臘戍、細包等要點,全部肅清了中印公路沿線及其周圍地區的日軍。中國駐印軍曆時1年半的緬北反攻戰役即告結束。不久,中國駐印軍班師回國,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部分別撤銷。這個勝利來之不易。在滇緬會戰中,不僅軍隊傷亡達6.7萬人之多,雲南人民也作出了重大犧牲。龍陵當時隻有6萬多人口,為支援遠征軍反攻,犧牲者數以千計。滕衝的人口雖然比龍陵多,但他們為了支援抗日,不惜犧牲一切,承受了罕見的戰爭創傷。滕衝攻堅戰,村舍變成了戰場,戰鬥結束後,全城被夷為平地,損失不計其數。遠征軍反攻時,16萬大軍所需糧食主要來自滇西,雲南各族人民群眾紛紛派騾馬運輸。滇西反攻戰中的馬幫運輸,成了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觀,僅潞江土司,就派人送了3萬多籮軍糧。
衛立煌司令長官在滕衝攻堅戰勝利的慶祝大會上,激動地說:我們的勝利,一半是戰士用命,一半是父老們的支援。
這個勝利影響巨大。
緬北、滇西反攻作戰的勝利,再次開通了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使抗日戰爭末期的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入中國。這些美國援助的軍用物資在對日寇的反攻作戰中,雖然沒有發揮當初的作用,但它給中國人民傳遞了緬北、滇西反攻作戰勝利的信息。
這些勝利的信息,揭開了正麵戰場反攻的序幕,也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貢獻。
這些勝利的信息,鼓舞了中國人民收複大片國土的激情。
這些勝利的信息,堅定了日本侵略軍必敗、抗日戰爭必勝的信念。在異邦土地上打敗侵略者,在中國近代史上是空前的。
中共中央通過《新華日報》,熱烈慶祝緬北、滇西反攻作戰的“輝煌勝利”。
史迪威將軍感慨地說:“中國軍隊是極好的”。
美國聯絡參謀組組長吳德回憶滇西反攻作戰時,說:“中國軍隊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戰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美軍上校布朗在談到參與緬北反攻作戰的感受時,說:“中國人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軍隊,我必須向他們脫帽致敬,“我願意追隨他們到任何地方。”
美國的《紐約時報》報道:中國駐印軍、遠征軍“入緬之戰,開創了大陸反攻的新階段”。緬北、滇西的反攻作戰,“從側翼牽製了太平洋戰區,可鞏固印度,完全打破了軸心國會師遠東之企圖。”
一名戰地記者在美國《皇冠》雜誌1944年11月號載文評論說:“中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緬北反攻作戰,“表現出中國軍隊忍受無限艱難的偉大,世界上任何軍隊都望塵莫及”。
緬北、滇西反攻作戰的勝利,也為官兵們帶來了榮譽。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獲得國民政府的最高獎賞。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鄭洞國從緬甸回國,出席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被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委。
滇緬會戰,是中國首次與英、美大國聯合作戰,在這個抗擊日寇的特殊戰場上,英、美軍隊屢屢陷入絕境,中國軍隊扮演了光榮的救星角色,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和自豪感,中國軍隊終於可以在強大的英美軍隊麵前揚眉吐氣,挺直腰板了,讓全世界都不由自主地讚歎了中華民族是偉大的;中國軍隊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