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頓(1 / 3)

蒙巴頓

1年輕的海軍軍官

1900年6月25日,路易斯·蒙巴頓出生在英國溫莎的王室家庭,是巴登堡的路易斯親王與維多利亞公主的第四子。他的曾祖母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父親原係德國王室成員,後放棄德國國籍,參加英國皇家海軍,曾任海軍參謀長兼第一海務大臣。

蒙巴頓將軍皇室成員的出身給蒙巴頓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機會,這一身份也給他帶來了一種天然的阻力,他的每一步晉升都要招致各種各樣的猜測和議論。但是蒙巴頓一向為自己的皇家血緣感到榮耀,他為英國皇室帶來了更大的光榮。

1913年9月,蒙巴頓入奧斯本皇家海軍學校學習。次年10月,其父因原籍為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和英德宣戰後,被迫辭去在英國海軍內的職務。

1914年末,因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院的高年級學員提前畢業參戰,蒙巴頓和他的海校同學轉入該院學習。

1916年7月,海軍軍候補生蒙巴頓奉命前往貝蒂上將的旗艦“雄獅”號報到。“雄獅”號是當時皇家海軍中第一流的軍艦,也許是由於皇室背景,也可能是因為海軍對路易親王的尊敬促成了這個對蒙巴頓非常有利的分配。1917年2月,喬治和蒙巴頓被調往貝蒂將軍的旗艦服役。

1917年4月,美國進入戰爭,當美國海軍加入到皇家海軍這一邊後,德國水軍艦隊就更不敢出來挑戰了。不過,蒙巴頓還是幹了些苦差事。1918年,蒙巴頓轉役K—6潛艇。無論與現代潛艇,還是與敵手德國U型潛艇相比,K—6潛艇都顯得低劣,但在北海下巡邏要比在無畏戰艦上服役更激動人心,更能給他一種參與戰爭的感覺。

時隔不久,蒙巴頓晉升為海軍中尉,奉命指揮皇家海軍艦艇P—31號。P—31號是海軍的最快艇之一,專門用來對付德國潛艇,為開到法國去的運輸船護航。蒙巴頓愛上了這隻小艇,當艇長不在時,18歲的他就負起指揮全艇的責任。

幾個月後,蒙巴頓離開心愛的艦艇,奉命進入劍橋大學切斯特學院補習大學課程。其間,他曾以學生會辯論委員會委員的身份領導劍橋大學隊力克牛津大學隊,以能言善辯蜚聲全校。

第二年,也就是1920年3月,蒙巴頓晉升為海軍上尉,隨即陪同威爾士親王遠航出訪。在7個月的時間裏,蒙巴頓隨威爾士親王先後訪問了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太平洋裏的許多島嶼。通過這次旅行,蒙巴頓不僅熟悉了他以後將要生活和戰鬥的那些地方,更重要的是與他的皇室表兄威爾士親王建立了牢固的友誼,並利用出訪機會組織拍攝出了英國第一部軍事教育片。

1921年仲夏,在一次舞會上,蒙巴頓與富家小姐埃德維娜·阿什萊相識相戀。1922年7月,二人在威斯繁斯特舉行了婚禮。

新婚5個月後,蒙巴頓奉命前往“複仇”號無畏戰艦服役。隨著洛桑公約的簽定,土耳其危機得以解決,於是“複仇”號返回馬耳他。

1924年7、8月間,蒙巴頓又隨威爾士親王到美國作了短暫的出訪。9月,經請求,蒙巴頓奉命前往樸茨茅斯皇家海軍通訊學校學習遠程聯絡方麵的課程。1925年進入格林尼治皇家海軍學院深造。結業後,任地中海艦隊通訊軍官。1931年,被任命為地中海艦隊無線電聯絡官。1931年,被任命為地中海艦隊無線電聯絡官。1932年晉升為海軍中校。

1934年,蒙巴頓就任新建造的“勇敢”號驅逐艦艦長。“勇敢”號的設計航速是36節,但他設法使它開到了38.2節。

不久,“勇敢”號與整個驅逐艦隊遠航至新加坡,蒙巴頓將任“威斯哈特”號艦長。在此期間,蒙巴頓完成了一項重大的發明即一種能使艦隊保持隊形的儀器。1936年,蒙巴頓離開了“威斯哈特”號,前往海軍部任職。蒙巴頓離開時,“威斯哈特”號上的水兵們沒有讓他乘摩托艇走,而是按皇家海軍對艦長表示尊重和敬愛的傳統方式,由六名海軍軍官劃船為他送行。

當時,白廳內軍種之間爭執的焦點即是對艦隊航空兵的領導權。海軍部希望能全權領導艦隊航空兵,因此他們想到了蒙巴頓,指望著借助蒙巴頓的交際能力和他那些顯赫的關係來加強海軍部在競爭中的份量。海軍部任命蒙巴頓為艦隊航空兵駐白廳參謀,蒙巴頓沒有讓海軍失望——除了海岸偵察航空兵和護航航空兵,其他的艦隊航空兵都由海軍部全部控製。

蒙巴頓為皇家海軍所做的另一個極其重要的貢獻鮮為人知。1936年,納粹德國正在研製俯衝炸彈,可是英國人幾乎沒有相應的反措施。

奧地利工程師甘茲達通過在德國的關係,了解到了德國人的新型俯衝炸彈,並找到了對待它的辦法。但是,英國海軍部除了蒙巴頓以外,沒有人對此感興趣。不得已之下,蒙巴頓以個人名義買下了此發明。

1939年4月,蒙巴頓的朋友貝克豪斯上將入主海軍部,實戰證明,甘茲達式機關炮是海軍裏最好的防空武器。

2遭遇德軍魚雷

1937年,蒙巴頓晉升為海軍上校,1939年初被任命為“凱利”號艦長。1939年8月23日,蒙巴頓以艦長的身份正式接收“凱利”號,並親自在艦上升起了皇家海軍軍旗。

蒙巴頓早就斷定歐洲大戰會再度爆發。而且,在英國,除了蒙巴頓之外,幾乎再沒有別人注意到丘吉爾。在整個30年代,丘吉爾被三個政黨的領導人所厭惡和疏遠。

1939年9、10月間,“凱利”號與德國潛艇進行了殘酷的戰鬥,共擊中了9艘德國潛艇,其中確定擊沉一艘,其他幾艘的毀傷情況不明。

1929年11月下旬,“凱利”號奉命出海搜尋一般U型潛艇。蒙巴頓提出港口可能已被德國人布下了水雷,但他的意見未被重視。當“凱利”全速駛向一艘正在燃燒的油輪時,一枚水雷撞上了螺旋槳爆炸。

在“凱利”號維修期間,蒙巴頓帶著參謀人員到第5驅逐艦隊的“卡爾文”號上繼續戰鬥,直到1940年2月“凱利”號修複完畢。

1940年5月,“凱利”號奉命與“伯明翰”號巡洋艦一起出航,在靠近海岸的北海水域搜捕德國布雷艇和一些E型艇,途中“肯達華”號等新型驅逐艦加入搜捕編隊。5月14日夜,“凱利”號被德國魚雷擊中了。

8月8日,不列顛之戰開始。雖然“凱利”號此時正在維修,因而沒經曆英國這段黑暗的時刻,但蒙巴頓卻在此期間打了一場他一生中受批評最多的海上戰鬥。

9月,蒙巴頓臨時受命指揮第5驅逐艦隊的“標槍”號等三艘驅逐艦,此時第5驅逐艦隊駐泊在樸茨茅斯,處於英國防線的最前沿。11月29日5點40分,“標槍”號驅逐艦的雷達屏幕上出現了5艘德國軍艦,蒙巴頓立即率領“標槍”號等3艘戰艦出海迎敵。在距敵艦約900碼時,“標槍”號進行邊舷側炮火齊射,這次未命中。緊接著蒙巴頓親自校正位置,又組織一次炮火齊射,命中德軍旗艦。但就在蒙巴頓下令發射魚雷的話音未落之時,兩枚德國魚雷先後擊中了“標槍”號,使它失去了戰鬥力,隨即德艦便釋放煙幕撤出了戰鬥。

戰鬥結束後,蒙巴頓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指責,心裏特別難受。但這次挫折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功績。1941年元旦,蒙巴頓被授予優異服務勳章,除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之外,這是對軍人勇敢的最高獎勵。

1940年12月15日,“凱利”號重返第5驅逐艦隊。1941年4月,“凱利”號第5驅逐艦隊離開樸茨茅斯,前往地中海。“凱利”號所駐泊的港口距西丁裏半島上的德國空軍機場隻有100英裏。

5月初,“凱利”號奉命襲擊駐泊在本華茲內的德國艦船。在夜暗的掩護下,“凱利”號悄悄駛到港內防波堤的出口處,由於事先已將艦炮的方位設置好,因此幾次突然齊射便擊沉了港內大部分德國艦船,然後在德軍岸防部隊做出反應之前,迅速撤出。

1941年5月20日,德軍對克裏特島發起了海空協同進攻。21日晚,蒙巴頓率“凱利”號隨第5驅逐艦隊出航迎戰。23日上午,“凱利”號遭到德軍大批飛機轟炸並被擊中沉沒。1941年10月,蒙巴頓晉升為海軍準將,負責指揮英軍兩棲聯合部隊。此時的蒙巴頓剛剛40歲出頭,軍銜也不高,突然提拔到白廳,很顯然,讓白廳的當權者無法接受。這也讓蒙巴頓吃過不少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