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粹剛自知情況不妙,決定返航,把負傷的飛機開回去。但是,敵九六式驅逐機發現劉機負傷,更是緊迫不舍。這時,仍是劉機在前,敵機在後,敵我態勢對劉粹剛極為不利,如果劉機稍有疏忽或畏懼,就會立即被擊落。為了扭轉被動挨打的局勢,劉粹剛決定先甩掉敵機,然後瞅準機會再消滅它!於是,他拉起升降舵,準備上升。但狡猾的敵機顯然識破劉機的用意,拚命壓迫劉的座機。劉機被迫愈降愈低,機身巳經低於南京城牆的高度,幾乎掠及樹梢。突然,隻見劉機一個魚躍式的動作,作一個直“8”字上升,意在甩開敵機。敵機依恃其機身較靈,爬升速度快,容易爭占高空有利地位的優勢,也依樣畫葫蘆,學著劉機作直“8”字上升,這樣反而更接近負傷的劉機了。
劉粹剛仍然處於劣勢。在這種危急的形勢下,他臨危不懼,沉著應戰,重複剛才的動作,再次作直“8”字上升,並通過彎轉曲回的動作避免座機進入敵機的有效射程和火力網內,以減少敵機射擊的機會。劉機仍然在前,敵機緊隨其後,雙方都用最大的馬力增加速度,作輾轉翻騰的惡鬥。
南京城內的老百姓也顧不得防空警報還未解除的危險,紛紛走出防空洞,成千上萬的人群在為劉機加油,呼喊,有的在祈禱,更多的人在為劉機捏一把汗,他們的心都懸起來了。敵機畢竟是張“王牌”,仍死死地咬住劉機,十分刁鑽頑固。劉機雖然使出了渾身的解數,但畢竟負傷在身,行動不便。劉粹剛暗想,這回真算碰上對手了,反正今天也該倒黴,索性拚它一場,來它個你死我活,魚死網破!劉機在七、八千英尺的高空愈轉愈低,降到2000英尺上下時,劉粹剛再一次拉起升降舵,作第三個直“8”字上升了。當這次上升的最後一個動作將完而未完時,緊緊尾隨的敵機以巨大的衝擊力直越劉機,情況突變,敵機在前,劉機在後,兩機又相距甚近。劉機反客為主,在這千鉤—發的有利時機,劉粹剛既避且瞄,將機頭一仰,把長串的槍彈射向敵機,敵機多處中彈,汽缸被擊毀,頓時墜落在南京城內夫子廟以北的一條大街上,觸及民房而粉碎。“飛將軍”駕駛著負傷的戰鷹勝利返航,安全降落在機場上。
南京人民對日機的狂轟濫炸萬分痛恨,今天目睹了這場驚心動魄的空戰,情不自禁地歡呼雀躍,欣喜若狂。在空襲警報尚未解除的時間內,萬人空巷,紛紛趕到敵九六式驅逐機墜落的現場觀看,人群中傳出陣陣歡呼聲,異口同聲地稱讚中國空軍的勇士。南京中國空軍總指揮部參謀長張有穀親自率領一批空軍機械人員,前往現場拆卸,搬運日機殘骸。他們好不容易才擠進那沸騰如潮的人群中,火速工作,爾後又費了很大氣力和口舌,在人群中勸開一條大路,運走日機殘骸和日本“王牌”飛行員的屍體。
這場空戰,打破了“大日本帝國皇軍”的九六式驅逐機“不可戰勝”的神話,大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大滅了日本“皇軍”的威風,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抗戰熱情。劉粹剛的英名也由此更加聞名遐邇,家喻戶曉,成為中國空軍第一次擊落敵九六式驅逐機的英雅。就連不真心抗日的蔣介石也深表讚許,國民政府最高當局和中央航空委員會、中國空軍總部均予嘉獎。
劉粹剛的英名使不可一世的“皇軍”航空隊聞風喪膽。日本侵華航空隊的飛行員在與中國空軍作戰時,最懼怕撞見劉粹剛的“2401”號座機。日本空軍號稱“四大天王”之一的“王牌”飛行員加藤健夫上尉被擊斃後,在他的遺物中發現一本日記,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回憶在太湖上空與劉粹剛的2401號機遭遇戰時,他駕駛技術特別熟練而狡猾,射擊也準確,他是趙雲(趙子龍)式的勇土,尤其是在飛機即將失速、萬分危險時刻的一個巧妙的急轉彎,頃刻間使不利地位變成優勢的‘絕招’,我學會了他這手‘絕招’,也拿來訓練我的部下。”
劉粹剛在此後的3個多月裏,率部和友軍一道擊落大批敵機,其個人總計擊落日軍飛機達11架之多,創造了中國空軍個人擊落敵機的最高紀錄。同時,他還多次直接駕機轟炸、或掩護轟炸日軍司令部、兵營、陣地、倉庫、碼頭等;擊沉日軍艦船4艘,重創多艘;擊毀日軍坦克車多輛,阻擊日軍登陸部隊,殲滅了日軍的一些有生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地麵部隊的作戰,配合了淞滬戰,配合了淞滬戰場的抗戰,保護了滬、寧人民財產的安全,為抗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了表彰他的巨大功勳,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航空委員會、中國空軍總部曾多次通令嘉獎慰勉,並頒發給他七星星序獎章和二等宣威獎章各一枚。
3以身殉國
自抗戰爆發後,日軍大舉進犯華北、淞滬,華北方麵戰事十分危急。南口失守,雁北淪陷,忻口會戰,太原危急。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後,陝北紅軍奉命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協同國民黨正規部隊在山西忻口一線設防,與友軍並肩作戰,奮勇抗敵。日軍三易指揮官,數次增兵馳援,經二十餘日攻我不下。敵軍遂改變作戰計劃,由正太線攻擊娘子關。這樣,忻口腹背受敵,太原岌岌可危。為了阻止正太線西進之敵,八路軍之129師和115師已馳援娘子關。空軍接到命令,要派一隊飛機明日出發,任務是在27日拂曉,掩護八路軍反攻娘子關。
當時,劉粹剛正準備休他參加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假日,但當他接到通知後,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當時,有個分隊長叫雷炎均,對太原的地形較熟,也自告奮勇願作領隊。但劉粹剛認為這次出征關係重大,是關係到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一項大事,必須派一位有豐富經驗的飛行員作領隊,他認為自己最合適。於是,他先到陵園飛行員的處所去組織隊員,選定徐葆、鄒賡續作為他的二、三號僚機。然後,又到中華門第24驅逐機隊部,交代隊部的公事。12月26日7點鍾,3架霍克三式驅逐機肩負著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使命,從江蘇溧水機場起飛了。他們編隊而行,沿著長江上溯疾駛,10時許抵達漢口機場,為飛機加油。不久,又飛往河南。下午1點左右,安全降落在洛陽郊外的機場上,給飛機加油。按照原計劃,他們將在當天下午趕到太原。但又偏偏趕上當天氣候惡劣,洛陽至太原間彌漫著厚霧,雲高不足100英尺,而且又下起雨來。
按照常規,當時的天氣是不能飛行的。可是劉粹剛生性倔強,大凡作事,特別是執行戰鬥任務,他非要親自幹一場不可,從不畏懼和猶豫。飛機在洛陽加完油,他和隊員們稍事休息之後,又從洛陽繼續北飛,循汾河前進,來到太原,天色已黑。
他們冒著蒙蒙細雨,在茫茫夜空中作低空飛行。晚八時左右,他們已按時到達晉北娘子關附近。他們想與晉北的八路軍取得聯係,但八路軍與他們並沒有陸空聯絡信號和規定,也無法判斷是敵機還是友軍飛機,隻好實行燈火管製,以免遭日軍空襲。劉粹剛一行在陣地上空盤旋很久,又不敢盲目地投擲炸彈或掃射,恐傷及友軍反而造成不良後果。經過幾個圈子的偵察飛行,也無法認清敵我軍隊的位置。突然,他們受到地麵高射炮火的猛烈轟擊,始知飛入晉北日軍陣地了。他們趕忙調度升高器,奮力飛出日軍高射炮火力網。
對於尋覓地麵目標來說,劉粹剛可謂是老手了。由於夜色漆黑,加之航線不熟,他力圖尋找太原機場,但一直未能找到。他料想,太原機場為了防備敵機空襲,一定是關閉了機場的燈光設備。如今太原去不成了,隻好連夜飛回洛陽。晚八點五十分,他們飛過一道嶺,劉粹剛發現座機油將告罄,遂關閉了機側的指揮燈——這是“隊員分散,各尋降落地”的信號。但兩架僚機仍緊隨不舍,他們不能沒有他呀!劉粹剛隻好繼續領隊前進。
晚9時許,他們飛臨山西省高平縣上空。天色陰霾,漆黑一團。劉機量油器的指針已快到底了,他被迫重新關閉了機側的指揮燈。沒想到僚機先告油罄,打出了“被迫降落”的燈號,但僚機沒有攜帶照明彈。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劉粹剛首先想到的是僚機隊員的生命安全,他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毅然放下唯一的一顆照明彈,協助僚機迫降。僚機在他的照明彈指引下,各自迫降,飛行員徐葆昀、鄒賡續相繼跳傘。其中一架僚機墜落在高平縣東宅村外的大地上,另一架僚機墜落在高平縣大陽村附近,均係機毀人存。
在僚機迫降跳傘的同時,劉粹剛仍單機繼續飛行,當他飛臨一座小城(即高平縣城,位於山西南部,距洛陽隻有150公裏左右)上空時,油已耗盡。他本來可以跳傘,但他不願犧牲這架心愛的座機,因為中國的飛機太少了,保全一架飛機,就能擊落敵人更多的飛機,他要保護它,把它開回去,明天再去娘子關援助八路軍,他還要用它打敵人!他放棄了跳傘的念頭,開始尋找一個安全的降落地點。
突然,小城中燃起火光,他以為這是地麵發出的降落信號,其實是高平縣政府派人在城牆東南角的魁星樓下點燃的火堆,因為魁星樓下有一片空地。劉粹剛的心頭也燃起了希望的火光,飛機遂盤旋而下,安全地完成了第一個圓圈,距地麵僅有300米的高度了。飛機以每小時150英裏的速度繼續飛行,當第二個盤旋下去時,飛機卻撞上了離地麵二十幾米高的魁星樓!高平縣城東南城垣上的魁星樓,亦稱奎星樓、奎光樓,為八角形。隨著一聲巨響,飛機的前半身撞入這座魁星樓的三層樓上,古老的城樓顫抖了。沒有起火,也沒有爆炸,幾千公斤重的飛機空懸在上邊,寂然不動,我們的“飛將軍”也寂然不動了。時任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中共黨的外圍組織)高平縣特派員王靜波同誌指揮當地軍警數人,登樓組織搶救,隻見劉粹剛上尉左額冒血,頭垂落胸際,血在胸間淌著,左手還抓著那光滑的駕駛盤。
1937年10月26日,劉粹剛光榮殉職,時年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