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接下來從康沃爾、樸茨茅斯、曼斯頓、諾福克等地出動一切可以出動的飛機,竭盡全力進行攻擊,力求擊沉德艦。但英軍從指揮員到飛行員,根本沒有想到德艦會在白天闖入英吉利海峽,既沒有預先計劃,又沒有應急方案,準備倉促,先後出動550架次轟炸機、360架次戰鬥機,卻隻有39架轟炸機實施了攻擊,投擲炸彈千餘噸,僅擊沉1艘巡邏艇,擊傷2艘魚雷艇,3艘主力艦毫發無損。反觀德軍,早有充分準備,海空聯絡通暢,戰鬥機在軍艦上的聯絡組準確引導下,及時占據有利陣位,與德艦高射火力形成有效的艦空協同火力,給予英機沉重打擊。在激戰中,英軍損失飛機49架,德軍僅損失飛機17架。
中午過後,德艦從距比利時海岸18海裏處通過多佛爾海峽,進入開闊的荷蘭海域,三艦航速恢複到27節,勝利在望!
但英軍仍不放過最後機會,正在多佛爾以北60海裏哈裏奇港進行戰備訓練的驅逐艦編隊是英國海軍水麵艦艇部隊中唯一來得及截擊德艦的部隊,編隊指揮員皮茲海軍上校明知荷蘭海域密布水雷,而且德艦主炮火力比英艦強得多,仍毫不猶豫地率領編隊出海,並成功趕上了德艦,畢竟德艦火力要比英艦強得多,在德艦猛烈火力反擊下,英艦的最後攻擊還是以失敗告終,英軍“伍斯特”號驅逐艦遭重創,艱難返回哈裏奇港。
正當德軍3艘主力艦安全突出英軍封鎖,眼看大功告成之際,沙艦突然觸雷,喪失動力,西裏西阿科斯隻得率領其指揮部人員轉移至Z—29號驅逐艦。轉至Z—29號驅逐艦上不多時,驅逐艦的主機卻因長期高速行駛而損壞,速度逐漸慢下來,直至完全停車。急不可待的西裏西阿科斯換乘汽艇追趕艦隊,不料沙艦卻經過搶修恢複了正常航行,從汽艇旁駛過,令西裏西阿科斯哭笑不得,經過這番折騰,西裏西阿科斯再次回到沙艦。
19∶55時,艦隊行駛到荷蘭西北西弗西亞得群島海域,沙艦和格艦相繼觸雷,沙艦已經是第二次觸雷了,傷勢相當嚴重,好在經過搶修,兩艦又很快恢複了航行。
1944年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艦艇在執行戰鬥任務。2月13日淩晨,德艦駛入德國海域,沙艦和格艦前往傑得灣船廠修理,隻有福星高照的歐艦毫發無損,經基爾運河前往挪威。
這一事件在英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朝野上下紛紛指責英國海軍的無能,因為自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國以來,數百年間還沒有任何力量敢於如此挑戰大英帝國的製海權!但是從戰略上而言,這一使英國海軍蒙受奇恥大辱的行動,卻是一次糟糕的行動,因為德國海軍碩果僅存的大型水麵艦艇調往挪威,離開了大西洋這一主要戰場,在天寒地凍的挪威海,即使盡顯神威,對整個戰爭的影響和作用也大為降低。盡管德國海空軍在此次作戰行動中,表現出了少有的足智多謀。
2月21日,德軍“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在4艘驅逐艦的護衛下,從德國布龍斯比特爾科克港起航,前往挪威。德軍艦隊剛一出航就在北海南部被英軍偵察機發現,英軍隨即出動轟炸機進行攻擊,卻隻有1架轟炸機找到德艦,在對“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投下炸彈後被德艦高炮擊落。
次日,德軍艦隊駛入挪威格裏姆斯坦峽灣錨泊,進行短暫休整後於當天黃昏再次起航。
不久,部署在特隆赫姆海域的英軍4艘潛艇組成的潛艇群發現了德軍艦隊,“三叉戟”號潛艇對德艦實施了攻擊,擊傷“歐根親王”號。
英軍本土艦隊司令托維海軍上將聞知德艦出海的迅息後,親自率領“勝利”號航母、“英皇喬治五世”號戰列艦、“貝裏克”號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但海前去截擊德軍艦隊,也未獲成功。
終於,“沙恩霍斯特”號修複完畢,也北上進入挪威,而她的姐妹艦“格奈森瑙”號在船塢修理中又遭英軍空襲,被一枚454千克穿甲彈命中上甲板,死112人,傷21人,軍艦也遭到了重創,隻好在船塢中繼續修理。此後多次遭到空襲,修理工程一拖再拖,直至1943年2月,因戰局惡化,海軍總司令鄧尼茲下令終止了修複工程,將修複的原料轉用於其他工程,並拆除艦上的火炮和裝備。
至此,德軍在挪威共集結了包括“提爾比茲”號戰列艦、“舍爾海軍上將”號和“希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等主力水麵艦艇在內的大批軍艦,還有4個潛艇群約20艘潛艇。航空兵為第5航空隊,擁有各型飛機約200架,並於1942年3月成立北方海軍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所有在挪威的海空兵力,盟國的壯極運輸線麵臨嚴峻考驗。
3狙擊北極航線
希特勒不惜代價以地中海調集海空力量支持挪威是為了阻止盟軍對蘇聯的援助,盡早結束德蘇戰爭,以騰出手來對付美蘇實現其稱霸全球的野心。然而,隨著戰爭的繼續,盟國軍事力量日漸強大,他的這一圖謀也逐漸破產,請看如下記錄:
1942年1月17日,德軍烏蘭艇群所轄的U—454號潛艇發現從冰島起航的編有8艘運輸船和2艘驅逐艦的PQ—8護航船隊。立即攻擊了該船隊,擊傷1艘運輸船,擊沉1艘驅逐艦,該驅逐艦上的官兵除2人以外,全部葬身大海。
1942年2月間,同盟國的PQ—9、PQ—10和PQ—11三支船隊均未遭損失,安全抵達目的地。
3月1日,編有16艘運輸船的PQ—12船隊和編有15艘運輸船的QP—8船隊分別從冰島和蘇聯科拉灣起航,為了保護這兩支船隊,英國海軍本土艦隊首次出動3艘戰列艦、1艘航母、1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組成的艦艇編隊,進行遠距離掩護。3月5日,德軍偵察機發現了PQ—12船隊,德軍北方海軍指揮部隨即派出了4艘潛艇前往截擊。3月6日,德軍“提爾比茲”號戰列艦和4艘驅逐艦也從挪威阿爾塔峽灣緊急出航,傍晚英軍“海狼”號潛艇發現德軍艦隊馬上向海軍部報告。午夜英國海軍部將這一情況轉告正在PQ—12船隊以南的掩護編隊。掩護編隊接到通報,便全速向東,以迎擊德軍艦隊。3月7日中午,PQ—12船隊和QP—8船隊在熊島以南約200海裏處相遇,隨即又交錯而過。此時,德軍艦隊正從PQ—12船隊後麵數海裏處,即QP—8船隊前方數海裏處通過,雖然彼此距離僅數千米,但因為能見度太低,雙方都未發現對方。直到黃昏時分,德軍艦隊才發現QP—8船隊的一艘掉隊船隻,將其擊沉。而兩支船隊的其餘船隻則安全抵達目的地。
3月8日,遠距力掩護編隊的“勝利”號航母起飛12架艦載魚雷機攻擊了德軍“提爾比茲”號戰列艦,而從挪威起飛的德軍3架容克—88轟炸機也攻擊了“勝利”號,雙方均無收獲。
3月20日,PQ—13船隊從冰島起航,該船隊編有19艘運輸船,護航軍艦為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掃雷艦和2艘獵潛艇。3月21日,由19艘運輸船組成的QP—9船隊從蘇聯摩爾曼斯克起航。3月22日,英軍本土艦隊出動2艘戰列艦、1艘航母、1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為上述兩支船隊提供遠距離掩護。
3月23日,QP—9船隊在通過德軍4艘潛艇組成的巡邏線時,護航兵力中的一艘掃雷艦發現並撞沉德軍U—655號潛艇。
3月24日,海麵突起風暴,PQ—13船隊在風暴中隊形完全被打亂,19艘運輸船分散在熊島以南方圓150海裏的廣闊海域。船隊指揮竭盡全力收攏船隻,重新集隊。3月27日,德軍偵察機發現該船隊,隨即德軍出動6艘潛艇和第8驅逐艦支隊的3艘驅逐艦前去攻擊。3月28日,德軍出動28架容克—88轟炸機空襲該船隊,先後擊沉2艘運輸船。3月29日淩晨,德軍驅逐艦擊沉1艘掉隊的巴拿馬籍運輸船,並從俘虜的該船船員口供中了解到大量關於船隊的情況,根據這些情況,德軍3艘驅逐艦調整了搜索航向,9時許便追上了船隊,護航軍艦中的主力戰艦英軍“特立尼達”號巡洋艦和另2艘驅逐艦立即上前迎戰,雙方隨即展開激戰,德軍Z—26號驅逐艦被擊沉,Z—24號和Z—25號驅逐艦則重創英軍1艘驅逐艦,然後見難以突破護航軍艦的掩護,便救起Z—26號的96名落水官兵後匆匆返航。英軍“特立尼達”號巡洋艦在戰鬥中被己方驅逐艦所發射的魚雷誤擊,遭到重創,但仍堅持航行。途中德軍U—585號潛艇企圖乘火打劫,攻擊蹣跚而行的“特立尼達”號,結果偷雞不成反蝕米,反被掩護的英軍驅逐艦擊沉。
3月30日,德軍U—376號和U—435號潛艇分別擊沉1艘掉隊運輸船。3月31日和4月1日,PQ—13船隊的其餘船隻陸續抵達蘇聯摩爾曼斯克。4月2日,QP—9船隊順利到達冰島。
此次護航戰中,同盟國PQ—13船隊損失5艘運輸船,總噸位約28萬噸,還有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遭重創。德軍損失驅逐艦和潛艇各1艘。
4月3日,德軍出動大批轟炸機空襲蘇聯摩爾曼斯克港,PQ—13船隊中2艘正在進行卸貨作業的英國運輸船被炸沉。
4月8日,PQ—14船隊從冰島出發,該船隊編有24艘運輸船,護航兵力為5艘驅逐艦、4艘護衛艦、2艘掃雷艦和4艘反潛拖網漁船,鑒於PQ—13船隊曾遭遇德軍驅逐艦,此次英軍特意還派出2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擔任近距掩護。出航不久,船隊就在揚馬延島附近遇到了大麵積流冰,先後有16艘運輸船和2艘掃雷艦被冰塊撞傷,被迫返回冰島。
4月10日,編有16艘運輸船的QP—10船隊從蘇聯科拉灣起航,護航兵力為1艘英軍巡洋艦、5艘驅逐艦、1艘掃雷艦和2艘反潛拖網漁船。次日,英國本土艦隊派出了由2艘戰列艦、1艘航母、2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前往冰島至挪威之間海域,以掩護這兩支船隊。同一天,蘇軍出動飛機空襲了德軍基爾克內斯機場,以壓製德軍航空兵,減輕船隊可能的空襲威脅,但收效甚微,德軍當天仍從該機場出動12架容克—88轟炸機空襲了QP—10船隊,並擊沉1艘運輸船。
4月12日夜間,德軍U—435號潛艇突破QP—10船隊的警戒,擊沉2艘運輸船。4月13日清晨,德軍出動22架容克—88轟炸機再次攻擊了QP—10船隊,又擊沉1艘運輸船。不久,德軍偵察機發現了PQ—14船隊,因此德軍潛艇和第8驅逐艦支隊相繼出動,前去截擊。4月15日至17日,德軍飛機對PQ—14船隊進行了多次攻擊,由於船隊護航軍艦對空火力密集,船隻規避得力,沒有受到任何損失。而德軍U—376、U—377和U—456號潛艇也對QP—10船隊進行了多次攻擊,也是一無所獲。
4月17日,德軍U—403號潛艇找到並攻擊了PQ—14船隊,擊沉1艘運輸船,而德軍驅逐艦因能見度太低,沒有發現發現船隊,無功而返。4月19日,PQ—14船隊到達摩爾曼斯克,在24艘運輸船中有16艘因被流冰撞傷而中途折返,1艘被擊沉,隻有7艘到達目的地。
第二天,QP—10船隊抵達冰島,該船隊共損失4艘運輸船。兩支船隊總共損失5艘運輸船,總噸位約31萬噸。
一周後,PQ—15船隊從冰島起航,該船隊編有25艘運輸船,護航軍艦有6艘驅逐艦、1艘防空艦、1艘飛機彈射母艦、4艘掃雷艦和4艘反潛拖網漁船,護航軍艦中新增加的防空艦和飛機彈射母艦是為了抗擊德軍飛機而專門派出的。近距支援兵力為2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
為了阻止德軍主力戰艦“提爾比茲”號出海,英軍於4月27日和4月28日分別出動54架次“哈利法克斯”中型轟炸機和23架次“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連續對錨泊在挪威特隆赫姆“提爾比茲”號戰列艦實施空襲,由於德軍防空措施極其有效,防空火力部署得當,又施放煙霧進行隱蔽,加之德艦錨泊峽灣地形狹窄,英機難以發揮優勢,因此損失7架飛機,卻未對“提爾比茲”號造成任何損害。
隨後,編有13艘運輸船的QP—11船隊從蘇聯摩爾曼斯克出航,護航兵力為4艘驅逐艦、4艘護衛艦、1艘反潛拖網漁船,近距支援兵力為1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船隊在蘇聯領海航行時還得到蘇軍2艘驅逐艦和1艘掃雷艦的伴隨護航。英國本土艦隊照例在挪威至冰島之間展開水麵艦艇編隊,以掩護兩支船隊安全,這支艦艇編隊由2艘戰列艦、1艘航母、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組成。
不久,德軍偵察機發現QP—11船隊,德軍隨即出動3艘驅逐艦和7艘潛艇前去攻擊。德軍潛艇追上了QP—11船隊後,U—430號攻擊了正在船隊前方開道的近距支援編隊中的英軍“愛丁堡”號巡洋艦,“愛丁堡”號被兩條魚雷擊中,艦尾被炸掉,隻得在2艘驅逐艦護衛下返回摩爾曼斯克。而隨後趕到的德軍驅逐艦多次向船隊發起攻擊,都被護航軍艦擊退,隻擊沉1艘掉隊的運輸船。最後德軍驅逐艦幹脆放棄了對船隊的攻擊,轉向尋找受傷返航的“愛丁堡”號。
為了救援“愛丁堡”號,英軍從摩爾曼斯克緊急出航的4艘掃雷艦、1艘巡邏艦和1艘反潛拖網漁船與“愛丁堡”號會合,加入掩護其返航的隊列。但由於擔負遠距掩護的本土艦隊水麵艦艇編隊因能見度太低,發生艦艇碰撞事故,“龐傑比”號驅逐艦被“英皇喬治五世”號戰列艦撞沉。
一天後,德軍3艘驅逐艦追上了“愛丁堡”號,雙方展開了激戰,“愛丁堡”號雖然已遭重創,機動性大受影響,但火炮依然能夠正常使用,其203毫米大口徑主炮連連發威,重創德軍“赫爾曼·舍曼”號驅逐艦,戰鬥中“愛丁堡”號又被一條魚雷擊中軍艦中部,幾乎被炸成兩半,隻好棄艦,最後由英軍“遠見”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而德軍另2艘驅逐艦Z—24號和Z—25號則發揮出色,接連重創2艘英軍驅逐艦,後因把英軍4艘掃雷艦誤為4艘驅逐艦,不敢戀戰,救起“赫爾曼·舍曼”號驅逐艦落水艦員,匆匆返航。
PQ—15船隊由於其護航力量比較強,中途擊退了德軍潛艇和航空兵的攻擊,毫發無損。直到後來德軍6架亨克爾—111魚雷機才攻擊得手,擊沉2艘運輸船,擊傷1艘運輸船,後該船因傷掉隊被德軍U—251號潛艇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