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批囚徒中,有一個很聰明的人,當輪到他來選擇死法時,他忽然巧妙地對國王說:“你們要砍我的頭!”
國王一聽,感到好為難,如果真的砍他的頭,那麼他說的就是真話,而說真話是要被絞死的;但是如果要絞死他,那麼他說的“要砍我的頭”便成了假話,而假話又是應該被砍頭的,但他卻說的又不是假話。他的話既不是真話,又不是假話,也就既不能絞死,又不能砍頭。
國王隻得揮揮手說:“那隻好放他一條生路了。”
那個囚徒因他自己的那句話而得以重生。
霍英東創新之道
文/佚名
霍英東是香港著名的大富豪,他的成功之道就在於先行一步,“吃第一隻螃蟹”。
他進入生意場的第一步是在香港鵝頸橋市場開的一家雜貨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他就賣掉了雜貨鋪,改做煤炭駁運生意。不久,他又和別人一起去東沙島采集一種可以用來製藥的海草。這些小生意鍛煉了他的意誌,並增加了他賺錢的經驗。
20世紀50年代初期,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剛剛興起,霍英東慧眼頓開,他覺得發財的機會來了,立即設立了立信置業公司。同行之中的人都紛紛投來懷疑的目光,不知這個默默無聞的新手是不是神經錯亂了。
他的第一招就令其他人刮目相看:在香港,房地產都是出售“整棟樓宇”,而霍英東使用的卻是房地產工業化的辦法,推行住宅與高層商廈結合的方式,並且采用“分層”銷售、預定樓房、分期付款等新方法。同行一下子就覺得他的這種方法切實可行,紛紛效仿。僅僅幾年時間霍英東就成為香港知名的房地產商人了。
正當其他房地產商人全力以赴進行“房地產”大戰的時候,霍英東的心中又產生出了新的主意。他想,大家都在全力修建房屋,一定急需大量的沙子。他馬上花重金到國外買回來了大型挖沙船。這種大型挖沙船20分鍾就可以挖出2000噸沙子,沙子進船就近卸貨,白花花的“銀子”就到手了。很多人看到霍英東“發”了,急忙奮起直追……可是,此刻霍英東已經取得香港海沙供應的專利權了。
霍英東創富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可以為你帶來財富和名譽,更為重要的是,隻有不斷創新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後麵追兵很緊,霍英東心生一計: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填海造地大有前途。他覺得,這一招必須下快棋!
決心一定,他立即從荷蘭、美國等地購買各種設備,放開手腳開始了香港規模最大的國際工程——海底水庫淡水湖第一期工程。這一工程的開始,標誌著外國壟斷香港產業的格局被打破,霍英東也因此財源滾滾……
3個裁縫
文/佚名
倫敦的一條大街上,同時住著3個手藝精良的裁縫。可是,因為離得太近,所以生意上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能夠壓倒別人,吸引更多的顧客,他們紛紛在門口的招牌上做文章。
一天,一個裁縫在門前的招牌上寫上了“倫敦城裏最好的裁縫”,結果吸引了許多顧客光臨。看到這種情況以後,另一個裁縫也不甘示弱。第二天,他在門口掛出了“全英國最好的裁縫”的招牌。結果同樣招攬了不少顧客。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人們更需要借助於獨辟蹊徑的思維。在上麵的故事中,麵對其他人提出的全城和全國的大,裁縫的兒子卻利用街道的“小”來做文章,並最終取得了競爭的勝利。第三個裁縫非常苦惱,前兩個裁縫掛出的招牌吸引走了大部分的顧客,如果不能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很可能就要成為“生意最差的裁縫了”。但是,什麼詞可以超過“全倫敦和全國”呢?如果掛出“全世界最好的裁縫”的招牌,無疑會讓別人感覺到虛假,也會遭到同行的譏諷。到底應該怎麼辦?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兒子放學回來了。當他知道父親發愁的原因以後,告訴父親也許可以在他們的招牌上寫上這樣幾個字。
第三天,另兩個裁縫站在街道上等著看他們的另一個同行的笑話,但事情卻超出了他們的意料。因為,很快,第三個裁縫的門前掛出了一個更加吸引人的招牌,上麵寫著“本街道最好的裁縫”。
奇貨可居的畫
文/佚名
舉世聞名的畢加索,剛出道的時候窮困潦倒,鬱鬱不得誌。他的畫好不容易托人代售,卻被閑置在畫廊一角,無人問津,還有許多畫廊不肯接受寄售!
還好有一位畫商慧眼識英雄,肯定了他的畫潛力雄厚。於是,這位畫商親自跑遍巴黎的畫廊,故意裝作著急的樣子,對畫廊的經理說:
“我有好幾位顧客在找畢加索的畫,你們這裏有沒有,可不可以先賣給我?”
不按常規出牌,往往更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青少年正處於心智成長的階段,必須時刻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不走尋常路,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畫商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這種手法為畢加索的畫製造聲勢,不久之後,畫廊人員都對畢加索的畫注意了,不但四處收集購買,而且將他的畫放在畫廊顯著的位置上,大力向顧客推薦,於是,畢加索的畫漸漸地由滯銷品變得奇貨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