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很多次的。
韓國十大財團都有自己標誌性產品領域。比如製鐵,比如製藥,比如航空,比如火藥,比如零售,比如電子,比如汽車,等等等等。
因為壟斷本來就國土人口少的國內市場,並且以此為基礎進軍國際在上個世紀90年代騰飛,國民年收入達到發達國家的同時,幾個財團的財力和政智影響力控製著國家的經濟民生等等一切。
星夢集團的標誌性產業是什麼?
答案是,沒有。
那星夢集團為什麼可以躋身財閥行列?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但存在即合理,在韓俊奕爺爺創立星夢集團的時候,房地產本來是星夢集團的標誌性產業可惜。因為房地產在任何年代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以至於最終幾大集團合力,威逼利誘哄騙讓韓俊奕爺爺自斷經脈,最終幡然悔悟也為時晚矣,房地產事業沒有起步就被打滅,最後甚至鬱鬱而終。
別以為這些財團會愧疚,不可能的。
巴不得按死你呢。然而韓奉基繼承父親遺誌,沒有消沉也沒有亢奮,低調又穩紮穩打的,在權順心嫁過來之後,權家的傾力幫助下,沒有一個標誌性產品產業可以在韓國稱為第一。但是幾乎是所有領域的第二。
也就是,給了國民一個喘息的機會。
如果任何產業的產品沒有多餘的選擇,以韓國扭曲變態擰巴的國民心態,自殺率和國民壓力會更高。這種宏觀的心理調控,普通公眾是意識不到的,但當權者看出了其中的危險。
最終讓韓奉基鑽了空子,大家不得不默認這個情況的存在。也就是韓俊奕總的,星夢集團沒有標誌性產業,但偏偏好像什麼都涉獵,什麼又都不是首選。
兩件事至今沒有的太明白。
一個是星夢集團旗下到底涉獵了哪些領域,總是很多,其實沒具體明過。還有一個就是,韓俊奕在對麵大國吸金的主要產業領域到底是什麼。
星夢集團旗下涉獵的,幾乎都是老二的話,規模倒是沒有多大。你以為老二比老一隻是差一點嗎?其實不是的。韓國市場,壟斷就足夠滿足國民了。其餘的過剩生產力和產品還能遠銷國外呢,怎麼可能不嫌滿足國民?
所以拾遺補缺的程度,老二就是多個選擇。因為規模不大,所以質量反而可以保證不差老一太多。價格也便宜。
現如今旗下,製鐵有,汽車有,娛樂業也有,建築行業也有,零售也有,製藥也有,電子也有,總之幾乎都有。雖然每一個照比老一是不可能有比較的,但架不住加起來的實力,就不能覷了。絕對是財閥的程度。
至於韓俊奕在對麵大國做什麼。
他發家的誠意,是汽車發動機。韓俊奕幾乎等於賣國,因為各國關於機械核心技術對外都保密的。雖然韓國在汽車方麵進不了一線,但是在亞洲,至少比對麵大國民用轎車的發動機水平要強。
都不好公開,會有極大的政智層麵壓力。
所以韓俊奕不公開是怕國家給星夢集團壓力,而對麵大國不公開,也是怕西方社會輿論尤其美國那個事兒媽。
當然,十年前是如此,現如今已經不需要了。韓俊奕已經將整個汽車產業的技術都交給了對麵大國,換取的信任和自己幹淨利落甩拖汙點。反正實際上來韓俊奕帶去的汽車發動機技術在韓國內也不是多好,照比現代差很多。
現在繼續做意義已經不大了。本來就是敲門磚的作用。
後期就做能源,這個不用,全世界都有能源危機,而且能源也是最複雜的東西,牽扯政智和軍事問題特別深。總之不管怎麼吧,韓俊奕是做成了,獲得了信任也獲得了特殊照顧重要的是,獲得了實際上的利益。
你賣牙簽賣到全世界能賺多少錢?
賣汽車買技術賣能源呢?商品不同利潤也就不同。總之不用深究,韓俊奕已經度過了原始積累的環節,要邁入實際上更高品牌文化追求的階段。也就是星夢集團要有自主性和標誌性產業。
已經被壟斷的現在韓俊奕沒有必要和他們殺個頭破血流。韓國這麼,不可能是什麼產業都做得好都能壟斷得完,尤其對麵大國崛起後,擠壓韓國商品傾銷世界的空間,傻啊他?還往坑裏跳。
所以韓俊奕的能力和眼光是絕對超前長遠的。
他選擇了時尚。長遠……是真特麼遠。韓俊奕活著的時候能不能把時尚做的起來。
可是這的確是一個長久可以早做早收益,但早做注定也晚收益的領域。別韓國,對麵大國甚至亞洲時尚頂級的日本,在整個世界的時尚圈都沒法有太多地位。最多就是個市場而已。
真正的時尚在歐美,這不是一兩年甚至幾十年可以確定樹立的。是需要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文化輸出加上經濟和軍事為基礎,是很複雜的東西。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現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沒人和你搶。
韓俊奕反而還可以回過頭囂張跋扈,都得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