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是一種以凶猛著稱的野獸,它生性殘忍,無惡不作。一般的飛禽走獸一旦遇上豺,往往都難以活命。然而就是這位吃人不眨眼的魔王對自己的幼子,卻一反常態,表現出一種叫人難以置信的溫情。
在豺的家庭裏,養育幼豺是媽媽責無旁貸的職責,而豺爸爸也不袖手旁觀,置之不理,它和妻子一起,共同承擔起撫養幼豺的任務。
即使生性殘忍、無惡不作的動物,也有溫柔的一麵——尤其是在麵對自己孩子的時候。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生活中,愛是無處不在的。在給幼豺喂食期間,母親守候在它的身邊,悉心照顧孩子的起居,父親則整日忙碌著從山野間捉來弱小的動物喂給孩子吃,它幾乎一刻也不歇息,生怕孩子挨餓。
有時,豺爸爸雖然將捕獲的小動物咬得血肉模糊,卻舍不得吃上一口,即使自己再餓,也要留給孩子吃。它小心地把肉先吞下肚裏,然後急急忙忙地趕回家中。在子女期待的目光注視下,這位豺爸爸盡數吐出肚裏的肉,喂給子女吃。
看著幼仔爭先恐後地搶吃自己捕來的獵物時,它雖然也腹內空空、饑腸轆轆,但卻表現出一種由衷的滿足之情。看到它此時這種慈祥的麵容,你簡直想像不到它是位凶殘無比的魔王。
誕生在極地的小企鵝
文/佚名
企鵝是世人公認的抗寒勇士,大凡與嚴寒、冰冷有關的商標,都常以它的形象為標誌。
企鵝居住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它們怎樣繁殖後代、生兒育女呢?人們經常替它們擔憂。
南極大陸異常寒冷,繁殖時生下的蛋,不是要凍成冰球嗎?人們的推論當然是有根據的,但對企鵝來說,這是根本不存在的,因為企鵝具有抗寒禦寒的特殊本領,能夠戰勝寒冷,保護兒女順利出世。
愛護後代是企鵝的天性,雄雌企鵝齊心合力,共同撫養孩子。企鵝媽媽對孩子體貼入微,它的愛撫無微不至;企鵝爸爸也毫不遜色,疼愛子女甚至勝過企鵝媽媽。當兒女即將降臨時,它們激動萬分。
雌企鵝一次隻生一個蛋,它生蛋的時候雄企鵝一直守候在身旁。蛋剛剛降生地麵,雄企鵝立刻奔向前去,用嘴巴將蛋滾動到自己的腳麵上,企鵝的腹部皮膚鬆弛,肚皮下麵伸出一個厚厚的皮褶,就像一個皮囊,緊緊地把它腳麵上的蛋包裹起來。企鵝的皮膚含有豐富的脂肪,是天然的保溫防寒層。覆蓋在蛋上的皮褶,比鴨絨被子還要保暖,蛋不會受到寒冷的侵害,完全可以孵化。
企鵝爸爸照料尚未出世的兒女非常用心,走路小心翼翼,左右腳交替挪動,輕輕踏地,生怕蛋會跌落下來受傷。為了蛋的安全,它幾天不吃東西,堅守崗位。企鵝媽媽對子女更是牽腸掛肚,每次下海捕食歸來,總是急不可待地奔向家園,看看孩子,它從雄企鵝身上接過蛋,親自孵化。交接蛋的儀式是非常莊嚴的。雄企鵝與雌企鵝麵對麵地站立,腳尖碰著腳尖,雄企鵝用嘴巴將蛋推向腳背,蛋立即轉移到雌企鵝的腳背上,雌企鵝再用肚皮下麵的皮褶把蛋包裹上。
經過五六十天的孵化,小企鵝破殼出世了。剛出生的幼小企鵝當然不能獨立謀生,還要依靠父母喂食。我國奔赴南極大陸進行科學考察的生物學家,發現企鵝喂養兒女的習性異常獨特,它們從海中捕魚歸來,徑直奔回自己的兒女身邊,將食物喂給孩子。在數目多得難以計算的幼小企鵝中,父母竟能毫無困難地識別自己的親生骨肉,而不會張冠李戴,真叫人萬分驚詫!
精心哺育自己的後代,也許是動物的本能。即便如此,動物對自己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也常常令人感動。
流淚的牛
文/佚名
有一個屠夫,以賣牛肉為生。每次,他都要從集市上把牛買回來,然後把牛宰了,再去集市上賣牛肉。
這一次,他又買回了看起來很肥大的牛。
屠夫把牛趕回了家,當他準備宰牛時,突然看見牛的眼睛裏滿含淚水。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在愛子女方麵總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為了兒女,父母往往不惜任何努力,甚至甘心付出自己的一切。牛是通人性的。屠夫看到過很多這樣的牛,在臨死前掉下眼淚。屠夫並沒有停下手來。正當這個時候,牛突然跪了下來。牛向自己下跪,屠夫還是第一次見到,可是他並沒有細想,就把牛宰了。
當他打開牛的肚子時,一下子驚呆了,在牛的肚子裏,有一頭已經成形的小牛犢。
牛為什麼會向自己下跪,原來並不是求屠夫放過自己,隻是想為自己的孩子求得一條活路啊……屠夫呆在原地,站了很久。後來,他沒有把這頭牛拉到集市上賣掉,而是把它埋在了地下。從此以後,屠夫改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