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創造篇——收獲中讀懂人生(8)(2 / 3)

“跨過去。”是的。我們前麵有一條河,但是並沒有說這條河就一定有多寬。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了這最簡單的方法。失戀、失業、失意、失敗……號稱成熟的我們麵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時,總是用一種複雜的眼光來看待它,思索它,就像麵對一道和哥德巴赫猜想一樣複雜的數學題;有時或者就在他們麵前停滯下來,或者就是把早已過去的失敗的經曆與痛苦背進人生的行囊,直至有一天把我們壓得透不過氣來。

滴水可穿石

文/佚名

有一個人總是落魄不得誌,便有人向他推薦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問:“這水是什麼形狀?”這人搖頭:“水哪有什麼形狀?”智者不答,隻是把水倒入杯子,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智者搖頭,輕輕端起杯子,把水倒人一個盛滿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見了。

這個人陷入了沉默與思索。過了很久,他說:“我知道了,社會處處像一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

滴水可穿石。我們應該多一點兒韌性,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彎一彎,轉一轉,因為太堅硬容易折斷。惟有那些不隻是堅硬,而更多一些柔韌彈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什麼容器就是什麼形狀。而且,人還極可能在一個規則的容器中消逝,就像這水一樣,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無法改變!”

“是這樣。”智者拈須,轉而又說,“又不是這樣!”說畢,智者出門,這人隨後。在屋簷下,智者用手指著青石板上的“小窩”說:“一到雨天,雨水就會從屋簷落下,看這個凹處就是水落下的結果。”

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裝入規則的容器,但又應該像這小小的水滴,改變著這堅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壞容器。”

智者說:“對,這個窩會變成一個洞!”

優勝劣汰

文/佚名

大山很美,山裏來了一隻狼,狼餓了,找食吃,見到一群貓,數了數,有26隻。這麼多貓,把狼嚇了一跳。可狼實在餓了,就壯著膽子向一隻貓下了手,結果貓被吃了。貓雖然掙紮,也沒有用,其他貓也沒有給予幫助。狼很得意,於是每天吃一隻貓,26天,一連吃了26隻貓。狼長得又肥又大,很驕傲。

優勝劣汰,強者為王。我們能讓一群貓變成大老虎嗎?這不是遊戲,是生存的殘酷現實。狼吃完了貓,又四處尋食,走了很遠,正當餓極了,又看到一隻大貓,這下狼高興了,心想雖然這次隻有一隻,可是看起來大,可以吃飽。狼衝上去就咬,結果這隻貓不但氣力大,也凶猛,反過來就把狼打倒在地,把狼吃了。狼被吃了也不知道,這隻貌似貓的東西原來不是貓,大貓非貓,貓大了,變了老虎。一隻大老虎的力量大過26隻貓。

實際上,動物界的競爭和人類間的競爭是很一樣的,要不怎麼有社會達爾文主義呢?

同在藍天下

文/佚名

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在一個安息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杆,但猶太教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什麼事都不能做。這位長老卻終於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想著打九個洞就好了。由於安息日猶太教徒都不會出門,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洞時,卻被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麵前告狀,說某某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