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陽壽盡魂遊地府 道緣深二郎封神(1 / 2)

……

話說從昆侖回來已有數日,朝與師父、小青飲酒舞劍,晚與星寒吟詩賞月。好不自在!

“好累啊!”玩了一天,能不累嘛!

“快回去休息把,也不早了。”星寒說道“嗯!星寒”我看著她。

“嗯?”她也看在我。

真是兩情若在長久時,大眼瞪小眼也是浪漫事啊“星寒!”

“嗯!”

“星寒!”

“你有事沒事啊!”

“我隻是想對親近下你啊”不知怎的,有種不祥的預感。

“壞人!”

……

浪漫過後,送星寒回家“嘭!”星寒關上門。

“砰!”我也倒下……

當我醒來“嗯?怎麼輕飄飄的”我說道“我怎麼還帶這枷杻?”雙視左右,右邊有一身穿白色長褂的人,頭戴頂長帽,帽上寫著“你也來了”往下看臉,甚是嚇人!血紅的長舌耷拉差不多耷拉到地上!左邊那個身穿黑袍,也戴頂長帽寫著“正在捉你”(···他倆真有意思)

不用問,這就是民間婦孺皆知的兩大惡神,黑白無常!

真是:百年光陰似水流,一生事業等浮漚。

昨朝麵上桃花色,今日頭邊雪片浮。

白蟻陣殘方是幻,子規聲切想回頭。

古來陰騭能延壽,善不求憐天自周。

……

“你們好!”跟邋遢師父也有一個月了,幽默感倍增···“你好!”白無常道,黑無常隻是看了我一眼...與黑白無常舉步前行,忽見已成,城門上掛著一個黑色大匾,上麵金篆七個大字“幽冥地府鬼門關”城門口站二將。

《山海經新釋》卷十二:“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裏,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

“這二人便是神荼鬱壘二位大神吧!”我問道“正是他二人!”白無常道,黑無常又隻看看我。

複行數裏,見一碧壘高台,者青色,嚇人!

有詩雲:飄飄萬跌彩雲堆,隱隱千條紅霧觀。

耿耿簷飛怪獸頭,輝輝瓦跌鴛鴦片。

門鑽幾路赤金釘,欄設一橫白雲段。

窗牖近光放曉煙,簾攏幌亮穿紅電。

樓台高聳接青霄,廊廡平排連寶院。

獸鼎香雲襲禦衣,絳紗燈火明宮扇。

左邊猛烈擺牛頭,右下崢嶸羅馬麵。

接亡送鬼轉金牌,引魂招魄垂素練。

喚作陰司總會門,下方閻老森羅殿。

“這便是總會門?”

“對,再往前走便是森羅殿!”莫問,還是白無常說的入殿,十殿閻王坐於殿中,牛頭馬麵站在兩側,判官讀到“曹夢德!陽壽一十九歲,善終。平生行善、行孝、積德,尊神敬禮,免去地獄苦刑,按例送入人道,生於豪門!”

“···”

跟著黑白無常,走向背陰山。

詩雲形多凸凹,勢更崎嶇。峻如蜀嶺,高似廬岩。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耳畔不聞獸鳥噪,眼前惟見鬼妖行。陰風颯颯,黑霧漫漫。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內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一望高低無景色,相看左右盡猖亡。那裏山也有,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隻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岸前皆魍魎,嶺下盡神魔。洞中收野鬼,澗底隱邪魂。山前山後,牛頭馬麵亂喧呼;半掩半藏,餓鬼窮魂時對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傳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趲公文。急腳子旋風滾滾,勾司人黑霧紛紛。

二無常保著我過了這陰山,複前行,過了幾座大殿,處處悲聲震,惡怪驚心!

“這又是何處?”我問道“一十八層地獄”

“啊!我不是免去了地獄之苦?”一聽到十八層地獄,可把我嚇壞了···“這是通往輪回的必經路,隻是帶你過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