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誌,一切神智健全的人都毫不例外地存在著創新潛能,關鍵就看你是否善於挖掘罷了。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創新是如此的重要,那麼,是不是任何人都有創新的意念?是不是任何人都能夠靠創新獲得成功?所謂創新意念,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培養磨煉而來的呢?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體現一個人對創新的認識程度與態度。目前,大部分人把創新想象成很了不起的事,認為那是科學家、藝術家們做的事,比如發明電燈、發明電視機,或者是藝術創作什麼的。其實,創新並沒有那麼複雜,它已經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和事業中。創新的能力誰都有,區別是所創新的事物大與小的問題;另外,一般人的創新意念,大都潛伏在腦海的深處,不太容易被發覺,因此,很多人渾渾噩噩地活了一輩子,不僅不知道如何去運用自己的思想創新,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種才能。
可能你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牧羊的孩子,時常因為丟失羊而被責罰,結果他發明了鐵絲網,變成一個富翁。
另外還有一個大家熟悉的故事:一個修鋼筆的工人,在貧窮的煎熬下,冥思苦想,發奮創新筆型,結果他創製出自來水型鋼筆,這就是派克鋼筆誕生的故事。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這樣認為,隻有科學家創立新理論、發明家製造出先進機械、專家學者著書立說、文學家吟詩作賦、音樂家譜寫出新的樂章……這些為人類增添巨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才算創新,似乎創新隻是偉人們的專有權利,這就給“創新”二字塗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固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藝術家的創新是偉大的,令人景仰的,但創造發明並不是他們與生俱有的專利。創新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誌,一切神智健全的人都毫不例外地存在著創新潛能,關鍵就看你是否善於挖掘罷了。其實,任何人隻要稍稍審視一下自己就會發現,你在某一方麵“別出心裁”,或者同別人的觀點、看法不一致,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這就是創新。
創新並不神秘,它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屬性之一,對於未形成穩定的創新人格的人來說,它隻不過還處於一種潛在狀態罷了。如果你能懂得創新的奧秘,善於掌握科學的方法,你那潛在的創新才能就會顯示出來,你就一定能創造出人間奇跡來。人的創新潛力在各種場合以多種形式向我們悄悄表明它的存在,但我們常常熟視無睹,不以為然,把它輕易忽略了。
大多數人大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願望,隻想不愁溫飽,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算了,這樣的人,當然不可能有新的意念誕生;還有一些人,自小生活在富裕的環境中,一生豐衣足食,根本不必去用大腦思考,這種人也難產生新意念。什麼樣的人才有產生新意念的可能呢?總結起來說,一個人成功的願望越迫切,則產生新意念的可能性越大。比如,如果你極力想擺脫貧窮,那麼你總會尋找到一些能夠幫助你致富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