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寫得好:“不論有多苦,我會全心全意,堅持到底。”是的,我們碰到困難,決不要輕言退卻,要把困難當成對自己的試煉。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有位海軍上尉叫史密斯,他發現他的隊長用來打靶的新方法很好,用來訓練炮手一定能收到極好的效果,而且一定能節省不少炮彈。於是,他寫了一封申請信,建議上司采用。但令他失望的是他的上司對於這個意見毫無興趣,未予批準。即使是這樣史密斯仍然沒有放棄,於是他繼續寫信給更高的長官,但他的提議也一次次被駁回。於是他便決定直接給羅斯福總統寫信。
而依當時的軍法,一切下級軍官的公文,均須申交直屬的上級,然後由那位上級再依次轉交上去。現在史密斯竟一炮轟到總統手裏,按理說他早已嚴重超越了軍規。
那麼結果他怎樣了呢?他不但沒有被軍法從事,而且還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認可。
按照史密斯的提議,他們在沿海某處圈定了一個目標,先令軍艦上的炮手,沿用老法開炮打靶,結果白白耗費了5個鍾頭的時間和大批的炮彈,卻一次也沒有擊中。而采用新方法效果卻截然不同,羅斯福因此對他大加讚賞。
史密斯對於他的意見,有著充分的自信,碰壁而不退卻,絕非追求名利之輩可比。如果當初他不能確定老法的落伍和新法的可靠,便冒昧地到處亂投書,那結果之糟,定將不堪設想。如果當初他不是遇挫折沒有灰心而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他也不會如願以償,獲得圓滿結果的。
總之,我們活著的最終意義,無非是要利用種種機會以實現理想。要實現你的理想,就非抱著試試看的決心不可,並要堅持到底。當然,沒有誰能夠擔保該怎樣做,才一定不會失敗,但也正因為我們知道事件成功的可能性,又不敢確定它一定成功,才能引起我們試試看的興趣來。
想上進的人,必須牢記兩個要訣,就是謹慎和勇敢。也許你會問:“我在這兩點中,更應注意哪一點呢?”這可得問你自己了。如果你平日是一個血氣旺盛、做事常抱“碰碰運氣”的心理的人,是一個喜歡盲目亂闖、絲毫不肯用腦的人,那你就得特別偏重於第一點——謹慎。尤其做任何事時,都必須多加一番思索,想想它的正麵結果,再想想它的反麵結果,覺得確有幾分把握時,然後再著手實行,便可百無一失了。
反之,如果你是一個常常陷入幻想中,把事實計算得千真萬確,卻仍不肯去實行的人,那你就得偏重第二點——勇敢。你得立刻站起來,立刻著手去幹,而且非幹出一點眉目來不可。
有了自己的萬全之策,即使被人勸阻,如果你認為那人的理由不成其為理由時,仍不妨大膽去幹。世界上的一切偉大的事業、偉大的戰績、偉大的發明、偉大的成就,無不是這樣幹出來的!
堅持到底,決不退卻!抓住你那有八分把握的計劃,永不停留地前進,隻有這樣,你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