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玻璃罩已經存在於其潛意識裏,它罩在了思想上。行動的欲望和潛能都被自己扼殺了!
很多人的遭遇與此極為相似。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幼年時代,遭受外界太多的批評、打擊和挫折,於是奮發向上的熱情、欲望被“自我設限”壓製封殺,而又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排解與鼓勵。既對失敗惶恐不安,又對失敗習以為常,喪失了信心和勇氣,漸漸養成了懦弱、狹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擔責任、不思進取、不敢拚搏的精神麵貌,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隨波逐流,沒有人生的目標。與生俱來的成功火種過早地熄滅了。
曾經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曾經達不到的目標並不意味著永遠達不到,你可以有自己的夢想,你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樹立一個目標。
瑞典化學家塞夫斯特穆在1830年發現了元素釩。對這一重大發現,他以輕鬆風趣的科學童話般的筆調寫道:“在宇宙的極光角,住著一位漂亮可愛的女神。一天有人敲響了她的門,女神懶得動,等著第二次敲門,誰知這位來賓一敲之後就走了。她急忙起身打開窗子張望。‘是誰家的冒失鬼呀?’她自言自語道,‘啊,一定是維勒!’如果維勒再敲一下,不就見到女神了嗎?”“過了幾天,又有人來敲門,一次敲不開,繼續敲下去,女神開了門,是塞夫斯特穆,他們相晤了,釩便產生了。”
這是塞夫斯特穆給他的朋友維勒信中的一段話。
同是科學家,麵對同意科學問題,維勒淺嚐輒止,而塞夫斯特穆卻能持之以恒,最終得到女神的青睞。正如一句流行的廣告詞所說:堅持就是勝利。想要成功的人們,一旦選準自己的目標,就要有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毅力,隻有鍥而不舍地努力,才可能催開成功之花。
專心致勝
《莊子》裏有一個“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故事說,一日,孔子在楚國林中見一位駝背老人手執長竿粘蟬,十分敏捷,如同撿拾一般。孔子便問他有何訣竅。老人說他粘蟬時,隻想著、盯著蟬翅,其他都置於身外,所以才能如此快捷。孔子得到啟發,教育弟子說:“用誌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專心致誌,聚精會神,是老人成功之所在。)一位智者說,即使是最弱小的生命,一旦把全部精力集巾到一個目標上也會有所成就。而最強大的生命如果把精力分散開來,最終也將一事無成。
明人趙世顯說,再難的事,隻要專心致誌,即“有誌”,就能做成,但如果“心分”,即三心二意,就會失敗。再遠的路,慢慢走下去,也能到達目的地,為什麼要急於求成呢?
清人申居鄖說,樹枝一動,上麵的所有葉子就會跟著亂動;心誌一散漫,所有的思慮就都會變成妄想。
兩位古人的話都意在說明,成就事業要專心致誌、鍥而不舍。不能見異思遷、一曝十寒,沒有常性。
一個沒有目標的水手是可憐的,因為他在海上是那麼辛苦,卻不知道要上哪兒去,他的生命就在錯過一個個成功的口岸後漸漸消逝。
你可以長時間賣力工作,創意十足,聰明睿智,才華洋溢,屢有洞見,甚至好運連連——可是,如果你無法在創造過程中了解你自己想法的重要性,一切都會落空。
成功、財富以及繁榮的創造中,最重要的元素來自於你的內心——你的想法。如同詹姆斯·亞倫(JamesAlien)在《當人思考時》一書中提醒我們的:“堅持著一串特殊的想法,不論是好是壞,都不可能不對性格和環境產生一些影響。人無法直接選擇環境,可是他可以選擇自己的想法,因此雖然間接卻必然會塑造他的環境。”
安東尼·羅賓說:“作好高騖遠、不著邊際的追求,不如不懈地挖掘自身的鑽石寶藏。隻要你不懈地運用自己的潛能,你就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美麗的花兒不是一夜間開放的。這些年輕人應該聽聽大發明家愛迪生是如何說的:“我從來不做投機取巧的事情。我的發明除了照相術,也沒有一項是由於幸運之神的光顧。一旦我下定決心,知道我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我就會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試驗,直到產生最終的結果。”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後失敗的根源。英國詩人布朗寧寫道:
實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找到事情就去做。
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沒有找到則身已故。
實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不久就做一百件。
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萬件,結果一件也未實現。
堅持自己的夢想
堅持夢想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會趨於枯萎。
萊特兄弟二人並未受過正統教育,就是讀高中也是中途輟學。但二人所具備的東西,卻遠遠超過擁有學士頭銜的大學生。那就是他們豐富的創意與遠大的誌向。在接觸飛行創作之前,他倆曾到郊外撿牛馬骨頭賣給肥料公司,或撿些廢金屬賣給廢鐵廠。之後他們也曾開設印刷廠印刷報紙,但全告失敗。最後他們開了一間規模很小的自行車行,從事修理及販賣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