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難忘的《文拓》(1 / 1)

雖然生活學習都不如意,但是這個時期創辦《文拓》的經曆卻是湯一介最愉快和難忘的回憶。當年的重慶南開中學校園中有很多學生辦的壁報,《文拓》就是湯一介和他的同學張繼寧、黎先智共同創辦的壁報。3個中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理想,卻都喜愛閱讀並具有很好的文學天賦。他們創辦的《文拓》壁報不僅文章短小精悍、筆鋒流暢,而且文風犀利,直接指向了社會的不良風氣。因此充滿青春朝氣的《文拓》一直受到南開學子的青睞。

比如看到一些達官貴人在汽油缺乏的戰爭年代仍然開汽車送子女上學,氣憤的湯一介就寫了一篇雜文《一滴汽油一滴血》,在《文拓》登出後,立時引起南開中學校園一片反響,達官貴人們也不得不隨之有所收斂。

後來,黎先智又想辦法找人從美國駐重慶新聞處找到一些國際方麵的實事新聞資料進行報道,這些最新的第一手資料更加受到南開學生的歡迎,《文拓》在南開校園的知名度也愈加上升。

但《文拓》的辦刊道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因為在重慶南開中學有一個規定,校內所有壁報內容必須經教導處審查,這就使得《文拓》的一些帶有“火藥”味兒的雜文常常被“封殺”。於是《文拓》的創辦者們想出了“開天窗”的辦法。他們先把被“封殺”的文章在壁報上寫好,再粘上紙蓋住並寫上“此稿被刪”幾個大字。結果更吸引了校園內閱讀者好奇的目光,大家紛紛撕開“天窗”爭相一閱。

《文拓》創刊者們的“小把戲”自然瞞不過南開中學教導處。雖幾經訓話,但“天窗”依然在開。終於教導處對《文拓》的創辦者發出了最後“通牒”:“隻要再這樣搞,就把你們開除!”麵對被“開除”的威脅,《文拓》的主人深知會是什麼樣的後果。特別是湯一介,已經曆了離開西南聯大附中的風波,這一次倘若被迫離開重慶南開,真不知該如何麵對為他辛苦付出的父親。最後,無奈的《文拓》創刊者隻得選擇了放棄。曾經在南開中學名噪一時的《文拓》就這樣被迫停刊了。

《文拓》是湯一介在重慶南開中學的快樂和光彩,也帶給了湯一介美好的回憶。但是一年後,湯一介還是十分不走運地留級了,張繼寧也留級了。黎先智雖沒有留級,卻落得一個“兩科不及格”。但是在幾年後,幾個不走運的少年終於“爆發”,以耀眼的光彩綻放在未名湖畔。《文拓》的3個創辦者都考入了北京大學。張繼寧後來改名豈之,從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他擔任過西北大學的校長,後來還一直在清華大學兼任人文係教授。黎先智後來的名字叫寧可,從北京大學曆史係畢業後,他在首都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中國經濟史。後來的寧可教授幾十年一直工作出色,是首都師範大學的終身教授。寧可教授不僅是湯一介重慶南開中學、北京大學的同學,更是與湯一介保持著幾十年友誼的朋友。

幾十年後,寧可教授曾對當年重慶南開中學的湯一介和《文拓》作過如下回憶:

重慶南開中學是當年很有名的一所私立學校,有大約2000名學生。我和湯一介都是在1943年考進了南開中學的高中一年級,當時高一年級分4個組,我和湯一介都在高一4組。那年我15歲,湯一介16歲。雖然比我大1歲,湯一介的性格卻依然活潑浪漫、率真好動,有時還會“爆發”出調皮淘氣的“事件”……由於當時南開中學功課緊,很多學生不單是跟不上,而且還有很多學生留級,因此當年在重慶南開中學,學生留級的現象是不新鮮的,我們三個都倒黴,我是兩科不及格,又得罪了語文老師,為此受了留校察看的處分,湯一介就更倒黴了,他留了一級,沒有別的,就是數學不好。當時的南開中學有辦壁報的習慣,一般都是學校給搭一個架子。別的壁報一般都像報紙或者大字報一樣,而我們辦的則像雜誌,文章短小精悍,內容也很豐富,政治、文學、曆史方麵都有。我們辦《文拓》時,還是請的當時中央大學的講師李長之給提的字。

寧可教授的回憶,不僅非常客觀地看待湯一介當年的“留級”,也道出了當年那個率真、浪漫又充滿稚氣的中學生湯一介的真實麵貌。

幾十年後,曾在“南開1946通訊編輯部”任職的老南開人在1994年6月重印了當年《南開高中》創刊號,其中“報業剪影”欄目載有《介紹文拓》一文,對當年南開中學《文拓》的真實麵貌“曆史性”地作了如下記載:

去年九月二十二日,《文拓》第一次與讀者見麵,社員名為五人,實際工作者隻有三個人。……《文拓》形式比較特別,內容綜合性而稍偏重文學,每期篇幅保持八千到一萬字。我們信條是:盡量使內容充實,稿件標準不夠,寧可延期,決不敷衍塞責,隻圖迎合讀者的晚報式的文字,《文拓》上是找不到的。因此有人說《文拓》內容豐富,水準很高。這些誇獎我們不敢接受,可是我們總盡力想做到這一點。

《文拓》缺點太多,可是我們正力求改進,謝謝讀者對《文拓》的關切與愛護。

謝謝美國新聞處為《文拓》寄來了許多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