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滿天雲霞退去後,燦爛的陽光鋪天蓋地撒向大地,氣溫也在逐漸升高。所謂南寧的小陽春,這是八桂大地的特殊小氣候。這就不能說是吹噓了。母女倆大約在兩個小時後再開車上路,看來已是不會成問題。
盧霞離開翔雲酒家,母女倆是如何回到家的。母親在副駕駛座又睡了多久?盧霞是打算在母親醒來時也暫不要去說。有關母親從離開翔雲酒家的過程,她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再告訴母親。她回到家後,先是動手煮好了薑糖水,回頭再看躺在床上的母親是否還在熟睡。此刻她仍不想喚醒母親,而是著手煮點清淡的肉片粥等待母親醒來,喝點薑糖水再喝點粥,再考慮慢慢上路。她看到燦爛的陽光覺得什麼時出發都不成問題。
最後,總算是等到母親自然醒來。母女倆喝了點薑糖水,兩個人都變得精神了點。盧霞看母親再喝點粥症狀是輕了點,於是跟母親商量,說大劉一行沒有選擇上高速路,而是走伶俐、黎塘、來賓、石龍的縣鄉公路,一共是265公裏。她要征得母親同意之後才開車上路。盧霞是從母親的身體狀態出發,是否走覃塘、武宣,在石龍與大劉一行彙合,完全取決於母親的意見。她覺得這條路也不短,但得到母親同意後就收拾行李出發。
盧霞覺得這次出車,與上次與回玉市相比,上一次的困難是因為陳阿姨有暈車和血壓問題,所以將後座椅移動拉平椅背成了一張小床。可這次陳阿姨不去桂中,這小床就成了母親的專利。不過,上一次是沒有寒潮,這次則是寒潮襲來。盧霞於是在小床上又給母親鋪了一床厚軟的褥子。不過,盡管是寒潮來襲,盧霞還是把那兩把蒲扇和楊州紙扁帶上,還帶上大提琴和陳阿姨送的老先生製作的老牛筋琴弦。另外,陳阿姨雖然沒有來,她還是將三把扇都帶上,因為這是老先生兒女的禮物說不定有用……
當她回頭看到母親躺在小床上已沒睡意。她為了給母親解悶,於是一路講這條線路大部分路段是當年太平軍的進軍路線。太平軍在金田村起義後,走永安(今蒙山縣),經平南,入武宣。在鹹豐元年(1851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洪秀全在武宣東鄉正式稱天王。然後,在一次與烏蘭泰、向榮兩大營清軍(即奏定三等指揮清軍大營)交戰,在太平軍大戰告捷後,已是大大擴大了戰鬥力。太平軍才選擇這條路線向湘、贛進軍……
盧依依也熟悉這段路以及太平軍的故事。因她從寫《劉三姐新韻》後,就擬用長詩寫壯族女英雄,或者一輩子都與壯族人民在一起的女英雄。比如,《壯族英雄瓦氐夫人》,就是已經列入長詩的創作計劃之一。但女兒一席話,好像啟發她也可寫有關太平軍的長詩,如女英雄洪宣嬌……
盧依依馬上發覺,雖說這次來桂中是為了江村社區在舊村改造上得以發展。可思維幹嗎總奔著個人的目標去?她靜下來倒覺得似乎是得到了暗示。其實,榮勤勤的前輩就是與壯族人民相處和諧的客家人,而榮勤勤則是與壯族人民一起奮鬥的女英雄。盧依依經營桂中的活動已有半年了。
其中總會自然而然想到壯族女英雄,這就是從榮勤勤得到的暗示。如果沒有因此而得到暗示,就不會有如今《壯族英雄瓦氐夫人》的創作,就是剛閃過的《洪宣嬌》的創作欲望也不會有。自然而然的事沒什麼可怪。
不過,盧霞開車過蒙山、過武宣石龍也不是為了回憶太平軍。讓盧依依更感鮮活和心曠神怡的,是一路還能看到質撲的山河土地,甚至還有山泉溪流和梯田。雖不能與著名的桂北龍脊梯田相比,但也廣袤得高入雲端,使她能領略廣西藉香港畫家劉宇一的作品《耘天》的氣派,那畫麵正是山區人民趕著牛兒耕的梯田。為何取題《耘天》又會引起論爭?
參與論爭的人,為何不來走走這條路?為何不到桂北龍脊梯田看看,山區人民所喂養的牛兒以及質撲得廣袤接天的山河土地,以及桂中桂北均可見到的梯田?甚至是廣袤得高入雲端的那片龍脊梯田?盧依依每想到此,內心不由感覺輕鬆了許多,似乎是風寒感冒也變得輕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