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是一門藝術。一個擁有卓越口才的人,不僅擁有高超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擁有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出眾的智慧、清晰的思路、機敏的反應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可以說,在人際交往中,口才是一個人內在實力的外在表現,同時,也是贏得他人友誼的關鍵。
口才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體現。一個口才好的人,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能夠言之有物、旁征博引、有理有據;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深刻地認識事物、準確地理解事物;必須具有辯證的科學思維,能進行全方麵的分析、準確的判斷、合乎邏輯的推理;還必須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風趣幽默的能力。要培養以上幾種能力,首先,必須培養自己的德、才、學、識。
德、才、學、識是培養口才能力的四大基石,也是在人際交往中所必須具備的。
“德”是口才的靈魂,德,包括政治道德、倫理道德和個性心理品質。
這三個層次對口才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政治道德。良好的政治道德情操將使你在麵對任何難題時臨危不亂、揮灑自如。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後,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做研究工作。當時,日寇炮轟沈陽,占領了我國的東北地區。此消息激起了童第周的滿腔憤慨,他聯合了很多留學生,發起了抗日示威遊行。
比利時當局以“擾亂治安”罪審訊童第周,他理直氣壯地回答道:“傳單是我寫的,遊行是我帶的頭!但是,這不是擾亂治安,這是中國人的誌氣,是完全正義的。”他用自己高尚的情操、雄辯的口才,維護了祖國的尊嚴,維護了正義,贏得了留學生們的尊重。
倫理道德是處理人脈的重要準則。一個社會、一個家庭之所以能夠存在,為大家共同接受,這些和所維持的倫理道德觀念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沒有家庭的倫理道德,社會也就失去了穩定的基礎,就將形成貪欲縱橫、互相鉤心鬥角的局麵。
正是由於倫理道德具有如此的重要性,而在每個人的言談舉止中又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他的倫理道德觀念和思想,所以,人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並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傳達給他人。高尚的倫理道德有強烈的感染力,所以,高尚的倫理道德觀念將大大增強你在人際交往中的感染力。
個性心理品質即個人的修養。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有益於他人的人,自然很容易為他人所接受,他的話也就有可能被別人奉為圭臬。“文如其人”是從寫作的角度來說的,我們也完全有理由說“言如其人”。同時,心理上的專注力、耐受力、進取心等品質,也將使你更具有個人魅力,使你的人際交流更富有內涵。
“才”是口才的核心,有口才的人不僅掌握了口語表達的技巧,同時還具有記憶才能、思維才能、想象才能、觀察才能、創新才能和應變才能等綜合才能。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邀來到中國訪問。9月25日下午,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主持了歡迎宴會。田中角榮在致辭中談到日中戰爭問題的時候說:“過去幾十年之間,日中關係經曆了不幸的過程。其間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才思敏捷的周總理,當即就反問道:“你對日本給中國造成的損害是怎麼理解的?難道僅僅是‘麻煩’嗎?”周總理列舉了一係列的曆史事實,如南京大屠殺,中國30萬名同胞死於日本侵略軍的屠刀下;再有某年某月某日,日本侵略軍如何殺死我國無辜的百姓,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講完之後,問田中角榮“你是怎麼想的?”此後,田中角榮在回憶時說:“不能不令人感到周恩來是一位極為卓越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