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定位自己(1 / 1)

每個人都渴望有幾位知心朋友。但總感到自己不合群,與人交往沒有自信心,是很多人在與人交往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要想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知心朋友,就要很好地定位自己。

愛因斯坦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當一個人渴望有知心朋友,但又感到自己不合群時,或許存在著以下幾個影響你與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

1.你的興趣、愛好是否貧乏

一些人不合群通常是由於和他人沒有共同話題。比如,昨晚電視轉播了一場球賽,今天大家在一起熱烈地談論,而你對球賽不感興趣,與他人的談話也就無從談起。

2.你是否封閉自己,是個內向的人

人們發現,內向型的人,將心理活動指向主體自身,他們好思考、不好言談,善於觀察、不善於表露,喜歡獨處,不喜歡交往,對事物認識深刻,容易變得事事以自我為中心。

心理學研究發現,具有抑鬱型氣質特征的人十分敏感,可以觀察到一些常人不易覺察的細微之處,但也十分孤僻,對事情缺乏主動性。假如不能掌握和控製自己的情緒,就容易形成清高的性格,瞧不起他人,不願意與他人接觸。

3.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要求是否過高

沒有人能夠不食人間煙火。大家身上既有優點,也存在著缺點。你對他人的缺點缺乏寬容的態度,期望值過高,也是影響你獲得友誼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了廣泛地拓展人脈,你首先要樹立與他人交往溝通的信心,然後針對上麵幾個原因來尋找解決的方法。

1.要注意把握和控製自己的情緒,放下清高的架子,這樣你才能和別人融入到一起。

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總是在“主動”中深化的。所謂主動,就是你主動接近別人,別人才會願意接近你;你自恃清高、孤芳自賞,別人也不願意接近你,甚至會對你產生反感。

過於封閉自己是阻止你與他人正常交往的柏林牆,應該拆除。

2.要和他人多進行一些思想上、學習上的交流,把自己對一些問題的觀點、意見告訴他人,進行探討。要知道,知心是相互的,隻要你對他人敞開心扉,他人也會對你敞開心扉。隻有這樣,你們才會互相了解,才會發展成真正的友誼。

3.與人相處,要多一些寬容。

在寬容別人缺點的同時,你應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你也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或不足。古人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真誠,從而獲得更好的友誼。

在日常交往中,你要發展自己的愛好,豐富自己的生活情趣,拓展自己的視野。對別人共同關心的話題留心思考,並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你會得到別人的讚譽。

獲得真誠的友誼,是需要條件的。你具備這些條件了嗎?對照上麵提出的內容,好好思考、反複琢磨,自己哪些方麵做得比較好?哪些方麵有待改善?哪些方麵還有待提高?

人們認為,人脈和諧的關鍵:一個是自我言行的約束,一個是懷抱平常心,一個是寬容的態度,一個是互相理解、互相體諒的思想境界。認真定位自己,努力去嚐試一下,相信你一定會贏得更多的友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