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快樂就在一念之間(1)(1 / 3)

(本卷編譯:語人)

青蛙爸爸的客人

文/ J·弗萊維爾

青蛙爸爸是個知足常樂的人。他不是最富有的,但他有足夠的物質享受。街坊鄰裏都認為他是個模範當家人。青蛙爸爸對朋友總是很熱情,和親戚們關係尤其密切。侄兒、侄女、外甥、外甥女這些晚輩頻頻造訪青蛙爸爸家,還有一些親戚全家假借探望青蛙爸爸住下來不走了,很快10多個家庭在青蛙爸爸的地盤上定居下來。

青蛙爸爸再也沒有隱私可言,因為客人們把他家的客廳,甚至廚房都擠滿了。為了給客人做飯,青蛙爸爸在廚房忙進忙出,分批給客人們開飯。很快,他的食物不夠了。一天,青蛙爸爸決定再也不忍了。青蛙媽媽對這些寄生蟲一樣的親戚也忍無可忍:“讓這些懶家夥離開!沒什麼可說的。”她不耐煩地說。

“我不能那樣做,”青蛙爸爸說,“麵對麵的對質不是我的作風。親戚和鄰居會怎麼說?不過,別擔心,我自有辦法。”青蛙爸爸非常冷靜。第二天,青蛙爸爸醒來後高興地說:“我想出一個最好的辦法。”但他不肯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妻子。

瞞著所有人,青蛙爸爸去請蛇到家裏做客。他希望蛇能把惹人討厭的青蛙親戚們趕走。饑餓的巨蛇趕緊接受了邀請。不用說,蛇高效地完成了任務,他把青蛙爸爸所有的親戚無論大小都吃掉了。不幸的是,這條蛇同時也把青蛙爸爸、青蛙媽媽和他們的孩子也吃掉了。記住,遇到麻煩的時候,你要保證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比問題本身更糟。

學大雁,別做海鷗

文/查爾斯·史溫頓

很容易理解人們為什麼喜歡海鷗——俯視礁石嶙峋的海港,我看到一隻海鷗在自由地飛翔。它的雙翼強勁地向後拍打著,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到高過所有其他海鳥,然後滑翔出一個個華麗的弧圈。它不斷地表演著,好像知道一架攝像機正對準它,記錄著它的優雅。

但是在海鷗群裏,它完全變了個樣子,所有的優雅與莊嚴都墮落為肮髒的內鬥與殘忍。還是那隻海鷗,它像炸彈般衝入鷗群中,偷走一點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憤怒的尖叫。海鷗之間不存在分享與禮貌的概念,隻有嫉妒和凶猛的競爭。如果你在一隻海鷗的腿上係上根紅絲帶,使它顯得與眾不同,你就等於宣判了它的死刑。其他海鷗用爪子和嘴猛烈地攻擊它,讓它皮開肉綻、鮮血直流,直到倒在地上成為血肉模糊的一團。

如果我們一定要選一種鳥兒作為人類社會的榜樣,那麼海鷗絕對不是個好選擇。相反,我們應當學習大雁的行為。你曾想過為什麼大雁要排成“V”字形的雁陣嗎?科學家告訴我們,在雁陣中大雁飛行的速度比單飛高出71%。處於“V”字形尖端的大雁任務最為艱巨,需要承受最大的空氣阻力,因此領頭的大雁每隔幾分鍾就要輪換,這樣雁群就可以長距離飛行而無需休息。

雁陣尾部的兩個位置最為輕鬆,強壯的大雁就讓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據這些省力的位置。雁陣不停地鳴叫,這是強壯的大雁在鼓勵落後的同伴。如果哪隻大雁因為過於疲勞或生病而掉隊,雁群也不會遺棄它。它們會派出一隻健康的大雁,陪伴掉隊的同伴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繼續飛行。

這種緊密合作的社會秩序對於雁群的生存和健康發展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然而有時候我們的社會更像是億萬孤獨的海鷗組成的群體,人們為個人的利益爭吵不休,代價是不得不孤獨地承受自身的壓力。

水盆與大海

文/塔尼婭·科奈特

師傅打發他的一個年輕弟子到集市上買東西。弟子回來後,滿臉的不高興。

師傅便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這麼生氣?”

“我在集市裏走的時候,那些人都看著我,還嘲笑我。”弟子撅著嘴巴說。

“為什麼呢?”

“人家笑我個子太矮,可他們哪裏知道,雖然我長得不高,但我的心胸很大呀。”弟子氣呼呼地說。

師傅聽完弟子的話後,什麼也沒有說,隻是拿著一個臉盆與弟子來到附近的海灘。

師傅先把臉盆盛滿水,然後往臉盆裏丟了一顆小石頭,這時,臉盆裏的水濺了出來。接著,他又把一塊大一些的石頭扔到前方的海裏,大海沒有任何反應。

“你不是說你的心胸很大嗎?可是,為什麼人家隻是說你兩句,你就生這麼大的氣,就像被丟了顆小石頭的水盆,水花到處飛濺?”

麻雀的故事

文/瑪德哈爾

有一隻麻雀在冬天即將來臨之際準備飛到南方過冬。然而,突降的寒流讓尚未做好準備的麻雀倉促遠行。刺骨的寒風凍僵了它的翅膀,它重重地摔在了一座農場的空地上。

還沒等滿眼冒金星的麻雀緩過神來,正在旁邊食草的一頭奶牛“嘩”的一聲在它的身上拉了一泡臭屎。麻雀心裏在想:“唉,這下完了。”但是,令它怎麼也想不到的是,溫暖的牛屎漸漸融化了它凍僵的軀體,兩隻僵硬的翅膀也可以撲騰幾下了。

麻雀覺得全身暖洋洋的,好像不是躺在一堆屎裏,而是沐浴在清新的溫泉當中,於是歡快地唱起了歌。

正在此時,一隻大貓正好從農場走過,聽見麻雀的鳴叫,於是順著聲音走到了屎堆前,看見了正在自鳴得意的麻雀,一口就把它吞進了肚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