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給心靈安裝愛的程序(5)(2 / 3)

說實話,演講者淵博的學識以及對國際市場的透徹把握令我深深折服。然而他最後所講的這句話,聽上去未免有些不著邊際,感覺是在裝腔作勢。

他隻是一名穿著筆挺西裝的西方人,來到這個貧窮國家的五星級飯店滔滔不絕地發表一番演講而已,能懂得什麼“個人的善舉”呢?從與會者漠然的表情來判斷,持這種懷疑態度的遠不止我一人。

第二天,我搭乘一輛出租車在這個東南亞城市遊覽。車子經過一個破破爛爛的街區,所見幾乎都是一堆堆的垃圾。我搖下車窗,想多停留一會兒,好看清楚這隻有在電視上才能見到的悲慘場景,但周圍撲鼻而來的臭氣讓我不得不趕緊離開。在經過另外一處情況略好點的路段時,我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垃圾堆成的小山,一名衣衫襤褸的婦女帶著兩個孩子,在蒼蠅飛舞的垃圾裏翻尋著什麼,一邊口裏嚼著剛剛找到的食物。

這名可憐的婦女和她的孩子的形象讓我生出一種莫名的無助情緒。“‘個人的善舉’,聽上去多麼高貴、多麼動聽!可是,在眼前這一家三口的命運麵前,這樣的字眼又是顯得多麼蒼白無力……”我在車裏一邊看著車外,一邊這樣想著,愈加感到頭天晚上那名演講者所說的話荒誕可笑。

18個月以後,我重返這個東南亞城市。在西方舒適環境中度過一年半的逍遙日子後,我幾乎完全忘記了那名婦女和她的孩子。隻是在出租車路過同一個地點的時候,我才猛然記起那可憐的一家三口。眼前的這塊場地依稀就是我當初見到過的,但看上去比以前幹淨了一些。

我告訴出租車司機,18個月前我在這裏看見一名婦女和她的兩個孩子在垃圾裏找東西吃。

“哦,你說的是依布·拉妮。”司機回答。

於是,我向這位司機打探她現在的境況。

“我領你去看看。”

出租車在堆積如山的廢棄紙盒和舊報紙之間穿行了一段路,然後停在一間小木屋旁邊,屋子後麵堆滿了空瓶子和生鏽的鐵罐。

“她大概就在這裏。”司機指著小木屋說。

“這就是她平時住的地方?”我猶豫不決地走出車子,問道。

“不,”司機笑著說,“那是她的辦公室。她另外有一套房子,就在她孩子所在學校的附近。”

“辦公室?”我非常驚訝,“我以為她窮得沒東西吃,才在垃圾堆裏找食物。”透過車子的後視鏡,我看見司機忍不住地笑。

“那是以前。有一個外國人指點她撿廢品賣給回收公司。他還帶人來跟她見麵,讓她熟悉他們想要的東西。這些事我一清二楚,因為那個外國人頭一次看到依布·拉妮在垃圾堆裏找東西的時候,正好在我的車子裏……瞧,他們在那兒。”

順著司機手指的方向望去,我頓時愣住了。不遠處站著的正是我在一年半前見過的那名婦女。隻不過,如今她穿著考究,洋溢著一種優雅的自信——完全是另外一個人了。而站在她的旁邊、穿一件髒兮兮的外套、手裏拎著一隻塞滿舊報紙的廢品袋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名我曾以為裝腔作勢的演講者!

一時間,我為自己感到深深的慚愧,甚至無顏打攪他們,匆匆地離開了。

此後,我在這個東南亞國家一呆就是7年。這7年當中,作為一名來自西方的誌願者,我時刻銘記著那位演講者的教誨,並且一直身體力行。我不敢揣測自己小小的善舉曾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但我確信自己已被改變了很多很多,至少我再也不會認為“個人的善舉”是荒唐可笑的話了。

牽掛的力量

文/阿爾丹默斯

詹姆斯曾是千萬富翁,後來他的公司破產了,他的財產和房子都抵押給了銀行,他的妻子因此憂鬱成疾,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合作夥伴史蒂文也精神失常住進了醫院。

隻有6歲的女兒和詹姆斯相依為命了。他和女兒搬到了貧民社區。那裏垃圾成堆、房間內陰暗潮濕,惟一的好處是房租便宜。

拉裏是詹姆斯的大學同學,當得知詹姆斯的境況後,很為他擔心。一天早上,經過多方打聽,拉裏終於找到了詹姆斯的住處。隔很遠,拉裏便看到詹姆斯背著一個包,準備出門。詹姆斯背的是推銷員常用的那種背包,詹姆斯很有可能在外麵跑推銷。

詹姆斯沒走出多遠,便被他的女兒喊了回去。那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可能是屋裏光線太暗的緣故,她將一張小桌子搬到屋外做作業。詹姆斯走到小女孩身邊,小女孩突然將詹姆斯的雙手抓住,放在自己的嘴邊輕輕地吹了一口氣,口裏還說:“爸爸,凱琳的這口氣會保佑您平安的,您一定要早點回來,凱琳在家等著您呢!”

這時,拉裏看到,詹姆斯滿臉綻開了自信的笑容。看著詹姆斯輕鬆地挎上背包一路遠去的背影,拉裏的眼睛濕潤了。

拉裏走到小女孩身邊問:“你每天都要在爸爸的手裏吹一口氣嗎?”小女孩得意地笑了:“是的,媽媽說,每天在爸爸的手裏吹一口氣,就可以溫暖爸爸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