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感謝經曆過的風雨(1)(1 / 3)

感謝經曆過的風雨,它讓你內心強大生活中,難免遭遇淒風冷雨,坎坷常會不期而至。對此,我們不必抱怨,不要懈怠,而應懷著一顆樂觀的心微笑麵對。因為坎坷並不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障礙,而是助力的支點。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所經曆的坎坷:它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充實,它使我們的內心更加充滿力量。

001 磨難是摘取成功果實的階梯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有著無數的風雨冰霜、艱難險阻,倘若我們一遇到磨難就意誌消沉、自暴自棄,不再為自己的目標努力了,可能一時比較痛快,但卻永遠不可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人生也會顯得膚淺和蒼白。

有一則小故事,讀來頗有感觸。

一個人看到一隻蝴蝶即將破繭而出,卻很久也未掙脫繭的束縛,於是惻隱之心大動,想幫助蝴蝶盡快脫離“苦海”,於是找來剪刀給繭剪開一個小口。蝴蝶輕鬆地從繭中爬了出來。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這一剪卻使蝴蝶從此喪失了飛翔和生存的能力。原來,蝴蝶的破繭掙紮實際上是為今後的振翅飛翔積聚能量。缺少了這一環節,最終導致蝴蝶因喪失飛翔的本能而死亡的悲劇。

成長的過程恰似蝴蝶破繭的過程,一個人必須首先經曆過無數的苦難,接受各種考驗,意誌才能得到磨煉,力量才能得到加強,心智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獲取知識與智慧,也才能夠有所成就。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幾次氣憤地提出,自己一個筋鬥翻十萬八千裏把經拿回來,不就行了嗎?能行嗎?絕對不能!用今天的話來說,取經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唐僧及三個徒弟的成長過程,沒有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和磨煉,也就不可能有正果的修成。其實,佛祖看重的不是那些經書,而正是取經的過程。

即使某些人如孫悟空般神通廣大,也需經曆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成功,那麼對於平凡的我們來說,遭遇現階段的種種磨難,也就更加無可厚非了。反過來說,路上的艱難險阻對於孫悟空來說是一種修行,磨難也是一種人生的考驗和動力,上天給予我們的每個困境都有其特殊意義,關鍵就在於每個人的態度和做法。

智慧而堅毅的人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懂得風雨是成長的助推劑,挫折是前進的發動機,所以,他們總能夠以豁達積極的態度看待人生的磨難,具有戰勝磨難的勇氣和信心,不屈不撓,進而使自身的能力和才華得以發揮和提高。

“現代法國小說之父”、世界級著名大文豪奧諾雷·德·巴爾紮克曾說過:“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的確,偉大的人格無法在平庸中養成,隻有曆經坎坷、磨難後,視野才會開闊,靈魂才會升華。而巴爾紮克本人正是踩著磨難走向成功的天才。

巴爾紮克雖為貴族出身,但由於母親的冷漠無情,他不但缺少溫暖的母愛,還覺得自己好像是家裏多餘的人,童年生活猶如噩夢一般。大學時期,他因為想做一名文學家而不是父親喜歡的律師而與父親的關係緊張,結果失去了穩定的經濟來源,不得不靠四處打零工糊口。在此期間,他還進行著文學創作工作,但是他的付出並沒有得到回報,那些作品不斷地被退了回來。

從學校畢業後,為了獲得獨立生活和從事創作的物質保障,巴爾紮克曾先後從事出版業和印刷業,皆告失敗,後來還在與書商打交道的過程中受騙,以致負債累累。為了躲避債務,他不得不多次遷居。最困難的時候,他每天隻能吃點兒幹麵包,喝點兒白開水。但他挺樂觀,他在桌子上畫一隻隻盤子,上麵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後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咽。

經曆了太多社會中混亂的人情世故,遭逢了無數的否定和不幸,巴爾紮克的生活幾乎是一團雜草,但是他並沒有沉淪於這些痛苦的情緒中,更沒有放棄自己寫作的願望。他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他不斷地追求和探索知識,對哲學、經濟學、曆史、自然科學、神學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積累了極為廣博的知識和經驗,終成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者之一。

被騙負債、屢遭退稿、窮困潦倒……這些磨難足以打倒一個人,但是巴爾紮克不僅沒有退縮,而且始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接受苦難、戰勝苦難,最終抵達了生命的巔峰。正應了那句話:最好的才幹往往是從烈火中冶煉出來的。上帝創造天才的方式,是這般獨特和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