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江北廬州城,找淮南糧幫老大黃文虎買糧,對於趙皓來說,雖然心中已有計策,但是並無十成十的把握。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他尚未動身便已被人強行阻攔。
阻止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他這一世的親娘謝芸。
以一座價值萬貫額酒樓為賭注,謝芸二話沒說,連埋怨都沒一句,一口氣捐出兩萬貫,謝芸也是眉頭都沒皺一下。
穿越之前,謝芸便將原主趙皓寵上了天,穿越之後,謝芸更是將這寶貝兒子當做心頭肉,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要星星不敢給月亮。
這一次,卻是堅決的予以阻止,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三十年前,你祖父費盡萬般周折,才得官家恩準,得以離開汴梁,來到江寧之地休養,才有了江寧趙家。這些年來,你父謹言慎行,凡事都由我出頭,不敢有半點出格之事。你這冤家,之前小打小鬧也就罷了,如今此等大事,豈可胡鬧參與?”
“母親……”
“休得再言,此事決計不可,你若敢出江寧府半步,我便讓你打斷你的雙腿!”
任趙皓百般哀求,謝芸非但無動於衷,反而變本加厲,如同換了個人一般,鐵青著臉揚言要打斷趙皓的腿。
趙皓當然知道母親是刀子嘴豆腐心,也知道謝芸的擔心什麼。
趙家的皇帝,對外姓武將都天天像防賊一般,對同樣擁有官家血脈的更是百般防範,若非祖父機靈,父親老實木訥,自己更是到了第七代,官家豈會對這一支富甲江南的宗親不予防範。
說來說去,還是老趙家黃袍加身,欺負人家柴氏孤兒寡母,得國不正,才以己度人,千日防賊,生怕有一天那龍椅便被別人坐了去。
大宋的宗親,當悶聲發大財,越低調越好。
趙皓平素胡鬧,卻終究是小打小鬧,徒增江寧百姓的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這次公然出麵接觸江北的糧幫,摻和到鄭家與江寧府之間的糾葛之中來,恐怕事情便不會是那麼簡單了。一旦引起官家的注意,他趙皓在江寧府優哉遊哉的日子將一去不返,官家隨便給個由頭讓他進京,若想再回江寧就難了。
所以,這一次,任趙皓百般哀求,謝芸卻是心如鐵石,甚至在考慮將趙皓禁足府中三個月。
“母親,孩兒不去江北了。”趙皓終於垂頭喪氣的說道。
謝芸見得兒子放棄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我兒果然懂事。”
趙皓又道:“母親許久未隨孩兒出門了,可否下午陪孩兒四處逛逛?”
謝芸猶豫了一下,終究是答應了。
整個趙家的生意全靠她擔著,平日裏一門心思都撲在趙家的營生上,隻有到了傍晚才回府陪陪兒子,此刻對於趙皓的要求,她豈有不應之理。
……
江寧東門外。
災民的棚戶區,左三排右三排的,如同大軍的營帳一般,星羅棋布,擠滿了整個東門。
雖然已是農曆七月底,正午時分的江寧,依舊如同烈火炙烤一般,那些災民們大都躲在棚子裏,不敢出來。
趙皓領著謝芸,徜徉在災棚之間,身旁的趙伝及十數名家奴如臨大敵,護衛在兩人的左右。
“趙公子來了。”
見到趙皓前來,雖然不是施粥放糧,那些災民依舊發出一陣歡呼聲,不時有人向他打招呼,趙皓則不停的揮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