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皓坐回大堂之上,一拍驚堂木,威風凜凜,怒聲喝道:“勾當陳迪,目無法紀,以下犯上,其意在阻攔本官查辦謀反之案,形同謀反,論罪當誅,本官持天子之劍,可先斬後奏,已將其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本來六個勾當,文官和宦官都是正六品,武臣正七品(重文賤武處處可見),陳迪身為正六品官員,趙皓就算比陳迪高出數級,就算陳迪真犯了罪,趙皓也隻能按照法定程序緝捕問罪請斬,何況陳迪不過點卯不到,最多杖責而已,趙皓當場殺人其實已是違法犯罪了。
奈何趙皓輕描淡寫一句“形同謀反”,大抵和“莫須有”罪名差不多,就給陳迪定了死罪,又仗著“先斬後奏”的特權,堂堂的正六品的官員就這樣白死了……
“勾當程群、李統,有與陳迪偕同阻攔本官辦案之嫌,本應拘拿問罪,念其初犯,暫按點卯不到之例,杖責一百;其餘指揮使,點卯不到,又夥同違規,亦有阻擋辦案之嫌,當杖責五十,念當下用人之際,暫杖責十,餘者暫記下以觀後效。”
程群和李統兩人,雖然滿臉膽戰心驚的神色,卻不敢做出半點反抗的意思,杖責一百,就算是執行者手下留情,恐怕也要傷筋動骨,半個月別想出門了。至於其他指揮使,倒是如釋重負,甘願領罰。
趙皓倒不是手軟,而是初來乍到,不想一次性打壓得太狠了。尤其是那些親從官指揮們,若是壓製得過狠,萬一出了什麼漏子,他趙皓吃不了兜著走。
親從官都是最接近皇帝的人,萬一把人逼狠了,出現當年仁宗時候幾個親從官叛亂,差點把皇帝幹掉了的情況,這玩笑便開大了。
不過,趁著這機會,趙皓將程群、陳迪兩人的職掌分別換成了快行和長行,將其原本負責親從官和親事官的職掌換給了另外兩名勾當黎全和張任……這兩人對自己的忠誠度和好感度都高於50。
果然,兩名勾當原本對趙皓算是不冷不熱的態度,如今突然得到了除提舉以外最有油水也最有權力的差遣,好感度和忠誠度又瞬間超過了60,對趙皓的態度愈發恭謹起來。
而方百花、趙伝、武鬆和青木道長,則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親事官的都頭。
都頭沒有品階,隻是小吏,所以趙皓有任免權,再往上有品階便是官,便有嚴格的任免製度,不是趙皓的權力範圍之內力所能及。陳迪雖然已被他先斬後奏,但是新的勾當的任免權並不在他,他最多隻有薦舉權。
親事官負責刺探、調查、間諜等工作,正是趙皓想要掌控的工作,遲早有一天,他們四人是要當指揮使的。
至於親從官這一塊,趙皓可不敢安排四個欽犯混進去,尤其是方百花,萬一這女扮男裝的小娘們發瘋了,趁著接近趙佶之際,把皇帝幹掉了,這玩笑就開大了。
初次為職官的趙皓,硬生生的以粗暴簡單有效的方式,於半日之間便在威名赫赫的皇城司站穩了腳跟,初步控製了大權,但是要真正完全控製這個被稱為天子爪牙的機構,還任重道遠。
至於吃癟的楊戩,在延福宮門口轉了一圈,終究是沒敢去找官家理論,楊戩雖然囂張跋扈,卻並非無腦之人。
趙佶初遇刺殺,正在盛怒的關頭,他哪裏敢去觸這個黴頭?他去趙皓麵前裝逼,無非是想欺負趙皓年輕而且官階低,但是遇到蠻橫的趙皓對他撒野,他也隻能認了……這個時候去找官家理論,官家一打聽原委,盛怒之下說不定就把他給廢了,甚至列為亂黨。他又非士大夫,失寵的結果便是死路一條,心裏怎麼會沒有一點數?
……
天牢。
趙皓換下朱色的官袍,穿上尋常的士子服,在趙伝、方百花和梁烈等人的伴隨下,東扭西拐,差不多繞著京城轉了一半,這才到達此行的目的地——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