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出征的日子,終於到來。
一大早,數十名矯健的錦衣衛靜靜立在隆德郡公府門前,一輛三套的馬車停在台階下,膘肥體壯的馬兒不耐地刨著蹄子,打著響鼻兒。
趙皓在方百花和王馨等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
王馨頭綰流蘇發髻,以玳瑁冠梳為飾,上身著紫色對襟儒衫,下著一條黃羅銷金裙,簡單而雍容華貴,再配上那明眸酷齒,彈指欲破的蓮臉,盈盈一握的腰肢,如同仙子下凡塵。而方百花身著細甲戎裝,披著一件大紅的羽緞鬥篷,腰懸寶劍,映著天地一片雪白,瀲灩生姿,如同雪中傲梅,令人怦然心動的嫵媚中竟也帶出幾分豪氣。
眼見已到了門口,原本神色從容,一個勁的叮囑著趙皓一路上如何保重身體,突然見得門口的錦衣衛迎上前來對趙皓施禮時,知道離別時刻已到,不覺眼眶都紅了,聲音也戛然而止。
趙皓聽她突然沒了聲息,緩緩的回過頭來,見得那可人兒已是雙目含淚,無語凝噎,他心中似乎有什麼融化了似的,嘩的響了一下,心頭也是百味雜陳。
兩人原本算的是新婚燕爾,但是結婚一年多來,他東奔西跑,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三個月時間。
隻是不保江山社稷,何以保小家,若為江山社稷奔波,又如何陪你……
他緩緩的伸出雙手,輕輕的捧住她的臉頰,雙眼如星,緊緊的盯著她,低聲道:“為夫很快便回來,府上一應事宜,辛苦娘子了。”
說完,俯下頭來,用鼻子輕輕的碰了碰她那柔軟的額頭,然後緩緩的鬆開雙手,轉過身來,徑直登上馬車。
王馨呆呆的望著趙皓的背影,當車簾放下,趙皓那修長的身影便消失在馬車之中,王馨頓時悵然若失,心中空空落落的。
突然,車窗的簾子又掀開,隻見趙皓從車窗中露出臉來,伸出兩根指頭在嘴巴上輕輕的吻了一下,朝王馨飛了一個。
王馨的眼中又亮起來了,一絲甜笑漾起刹那芳華,眉梢眼角那股子柔媚,說不盡的消魂蝕骨。
馬車轆轆而去,馬蹄聲碎,轉眼轉過街角……
*******************
校場大點兵。
點將台上插滿五色旗幟,正中間豎著一麵赤色大旗,上書一個鬥大的“宋”字,兩旁又分別立著兩杆大旗,分別繡著“童”字和“趙”字,台上的旗幟在風中獵獵飄揚,令人豪氣驟生。
台下亦是旗幡招展,高角紅牌,刀斧劍戟,森然如林。
此番出征兵馬總共分為三部:京師禁軍、河朔禁軍和西軍。
西軍兩萬自西麵出發,京師禁軍兩萬和主要將帥們自汴梁出發,加上六萬河朔禁軍,三軍一並在河朔彙合。
點將台下,那一麵麵旌旗在風中獵獵招展,大旗之下顯露的是一張張渴望建功立業的麵孔,一股衝天的殺氣隨風飄蕩。
公孫白頭戴白玉束發冠,身著紫蛟甲,腰懸百煉精鋼劍,身後的一襲火紅大氅獵獵隨風招展,那俊美的麵目、玉樹臨風般的身段,再加上雄姿英發的從容和淡定,在陽光的照耀之下,如仙如神,引人望而心折。
身旁的童貫也是一身戎裝,配上他那高大威武的身材,還有黝黑的麵皮,如鐵般壯碩的筋骨,倒也是魁梧有力,神威凜凜,哪裏像個抖蘭花指的死太監。
兩人一前一後,從人群中肅然而過,馬靴鏗鏗,登上點將台。
緊接著蔡攸和蔡懋兩人也是一身戎裝,隻是氣勢卻弱了許多,如同兩個跟班,緊緊跟隨在童貫和趙皓身後,也登上點將台,分立兩旁。
稍頃,戰鼓雷鳴,黃羅傘蓋從遠方冉冉飄來,大宋天子趙佶親自登台點將,為童貫和趙皓送行,禦駕親至,校場內將校士卒,紛紛拜倒迎駕。
趙佶皇帝穿著通天冠服,大袖飄飄,愈發襯得仙風道骨、氣勢恢宏,他拾階而上,龍行虎步來到點將台中央,童貫和趙皓等人急忙向前迎駕。
趙佶身後跟著梁師成和幾個宦官,朱漆描金的托盤上奉著聖旨、令箭、印綬,點將台正央紅地毯、黃綾蓋麵的龍書案、龍椅早已布置齊當,趙佶皇帝走至案後坐下,揚聲道:“眾卿平身!”
嘩啦啦一片甲葉子響,數萬名將士齊刷刷站起,三聲炮響橫空而過,嗚咆的號角聲和低低如殷雷的戰鼓聲再次響起,讓道君皇帝聽了也覺得熱血沸騰。
王師北上,一舉收複幽雲十六州,功逾列祖列宗,成為千古一帝,自今日而始!
他那白皙的麵龐激動得發紅,強行壓製心頭的激動,轉身是向梁師成看了一眼,梁師成會意,急忙向前高呼道:“奉旨巡邊將領上前聽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