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的世界很小,因為我們以為走到陽光消失的地方就是極限。
然而遠行的旅者用腳印告訴我們,世界如此之大大,甚至看不到盡頭。
很久以前,有一個中原遊者,行旅至極北冰原時迷了路,卻在穿越冰原後意外發現了一處世外異境,地域極為廣袤,世傳九野之名。回到中原後,他難忘九野的種種經曆,就寫了一本遊記。在遊記中,他巨細靡遺地記述了九野的地貌疆域、風土人情,勾起了中土之人的無限驚奇。
自此以後,尋找九野的旅者前赴後繼,卻再沒有人找到過。
書中如是寫道:“此地瀚海之北,彩雲之南,地域之廣堪比中土。名曰九野,一分而為八部。上下逾千年,而今得一統。洪迦拉部西遲王,於洪都會八部而稱帝,眾生俯首。”
書中描述,九野乃世間沃土,地域之遼闊自不必言,更兼鍾靈毓秀,人傑輩出,一片大好山川。數百年前便有八部共分天下,這當中動蕩波雲詭譎,群雄逐鹿,舉手投足之間便是如虹氣勢。
而八部名號,古來有之。
東北方洪加拉部。
西川魔部。
南方明部。
中原神羅部。
西南琉部。
而在明部與琉部以南的江河腹地,宛、星、斐三部毗鄰相望。
經曆了七百年前一場曠日彌久的戰爭後,一度稱霸九野五百年之久的西川魔部元氣大傷,八部再度分崩離析。兵強馬壯的洪迦拉部乘勢崛起,取魔部而代之,一躍成為八部曆史上最強大的一部。
而這位中原旅人到達九野的時候,好巧不巧,正碰上這一代洪加拉王以雷霆之勢統一了八部。
此即本朝的西遲皇帝。
史載西遲入主洪都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陸續擊潰了其餘七部的圍攻,一舉俘虜魔、神羅、琉、宛、星、斐六部之王,明部之王更是聞風而降。
此後,西遲大會天下而稱帝,定國號“恒”,立年號“天策”。是年,帝削天下行伍,勒令兵員入冊,命七部各遣王子入洪都為質,均封侯。自此,九野俯首,眾生歸心。
時帝都分設四城,拱守王城。西城有塔逾千尺,名通天。天策元年冬,帝登通天塔,南眺而神傷,謂諸左右:聞天下神兵有十,而南方所占者六七,今觀其圜雲如蓋,有龍躍之象,吾心憂甚矣。
左右皆惶恐不能答。東城主竊顧其從曰:帝素有決斷,今何故為婦人態!
次年開春,有觀星者覲帝,言妖星現世。
帝問:何以謂妖星?
答:及出,大旱,盛世流血,禍及廟堂,謂之妖星。
問:所應何地?
觀星者曰:南方沃野,天地靈氣彙聚,豪傑並起,禍亂之始也。
帝以為然,於南方諸部設地方督察都護,駐精兵千餘,各遣武將領之。
彼時帝國初興,軍中將星雲集,幾乎到了過剩的地步,不少年輕有為的將領紛紛被派遣南下。
習慣了沙場廝殺的將士得了南下調令,大多很是開心——去了南方,也就意味著要在遠離帝都的地方享清福了。
隻有少數出身江南的將領知道,南下的日子絕不會太安逸。
溫潤的南方,正是九野八部武林的沃土。
以連城江為界,江南的明、宛、星、斐四部囊括了天下十之六七的豪傑,江北雖也不乏奇人高手,但比之鮮衣怒馬的江南,總讓人覺得缺了些什麼——大概是那幾分百花爭豔的活力。這份活力使得江南成了習武之人的天堂。
天下武修八重境,能煉達四重境炁以上的高手也多出自江南。
八部統一前十來年,江南武林出了個空前絕後的人物,自稱多情劍客,憑一套多情劍法敗盡天下高手。當時南海柳傳世號稱劍仙,也隻在他劍下走了三十招而已。
舉世皆駭。自此,多情劍客被八部中人奉為武尊,而他一手創立的多情山莊,更成了人人向往的武林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