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這裏表那裏,二度梅上唱幾句,聽唱杏元合番去,
北國韃子造了反,盧杞當朝把權專,要害杏元合北番,
盧杞奸心真可恨,他害梅魁傷了命,陳公削職為了民,
害人之心還未定,倘若斬草不除根,隻怕春風草又生,
萬歲駕前奏一本,兵部侍郎袁輔臣,他在北國傷殘身,
北國番王實力強,我國又無英雄將,為臣請旨合番邦,
現有吏部陳日升,他有一女貌超群,天姿國色第一人,
唐王一聽準了本,盧杞黨進二哀卿,這事托付你二人,
領旨去了揚州城,吏部府內選美人,挑選民女四十名,
一日之事難表盡,聖旨到了揚州城,吩咐陳公接旨文,
唱在此處打一等,差點忘了聖旨文,當堂念與各位聽,
旨文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上古帝皇治國,全賴文武足備,方能成一統華夷。今朕禦極以來,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自然北漠、沙陀二國,士卒屢肆猖狂,擾害中原。前相國盧杞同兵部右侍郎袁輔臣曾出兵鎮守邊關,不料他國以火炮當先,將邊關攻破。又將袁輔臣守關眾將都拿往軍營,綁於刁杆之上,用亂箭射死,慘不可言。朕欲豚你往日退縮不領兵之罪,相國盧杞保奏,言爾有女,名曰杏元,今著黨進領旨,傳與爾知道,聯賜爾女昭君服色,玉琵琶一麵,似昭君出塞。議再著地方官給庫銀兩千兩,買民女四十名,一同出關,與二國連和,兩國永息刀兵。旨到速速出關,即免卿一門之罪。欽哉謝恩。
一篇旨文念完呈,陳公掉在冷水盆,全家哭成雁鵲林,
哭了一會方歇定,才與欽差把禮行,含淚忍氣又吞聲,
吩咐女兒出大堂,見過太師與承相,這是翰林年伯黨,
盧杞一見心歡喜,令愛容貌世間稀,老夫提詩稱讚你,
詩曰:
閨中俠士女英豪,巧筆丹青難畫描。
琵琶相伴陽關道,好似昭君出漢朝。
一篇詞曰念完呈,杏元就把太師問,國家為何無能人,
一品之職多得很,食王水土報王恩,為何不能把忠盡,
幾多禍國老奸臣,白把人皮披在身,隻會謀財害黎民,
罵得盧杞難開聲,陳公假意把氣平,女兒為何知國政,
杏元尊了父親令,轉身後房見母親,母女二人放悲聲,
陳公便對盧杞講,女兒千裏受風霜,表侄春生同伴往,
盧杞奸賊準了情,奸賊催逼要動身,送來琵琶衣胡衫,
杏元一聽怒氣生,未出中華換甚衣,忘卻君恩該雷劈,
杏元嚎啕放悲聲,哭聲年邁二雙親,辜負雙親一片心,
女兒一死不打緊,今年才交十七春,女兒就要離娘身,
乳哺三年娘受苦,十月懷胎難報恩,衣幹又濕餓娘身,
小姐雙膝忙跪定,要拜爹娘養育恩,眼淚溜溜口中吟,
詩曰:
日日閨中繡鳳凰,夢魂一旦遠家鄉,
思親不得歸原裏,隻為幹戈出畫堂。
一首詩兒念完呈,杏元哭得好傷心,接著又有一詩文,
隻說高堂常侍奉,誰知今日永分離。
從今難睹雙親麵,要得相逢夢裏時。
一首詩兒念完畢,拜別父母淚交滴,又拜梅兄春生弟,
陳公夫人叫聲女,兒把翠環來帶起,一路也好服侍你,
看看不覺三日正,人夫轎馬到來臨,吩咐女兒上車輪,
看著看著出了府,一直上了揚州路,哭壞他的父和母,
陳公送女到長亭,杏元下車淚淋淋,雙膝跪在父麵前,
叫聲父親你請聽,你與我母帶回信,隻當女兒短了命,
今生不能把孝敬,隻等來世轉人身,再報父母養育恩,
要等來年寒食節,寸香片紙把兒接,今日從此來分別,
民女個個淚不幹,兄弟姐妹來拆散,個個猶如刀割膽,
哭的哭來歎的歎,眼含淚珠上陽關,鐵石人見心也寒,
一路之上不留停,哭壞良玉和春生,民女相伴淚淋淋,
書中難表路途詞,南北交界正在此,盧杞回朝繳聖旨,
就差黨公送出關,黨公領命不怠慢,吩咐人夫把路趕,
杏元合番這一段,隻怪在下氣力短,一口氣兒唱不完,
喝口茶來到下般,重台分別在後麵,不周不全休要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