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問你,自你逃到南梁後,都與誰接觸過,包括你的好朋友。”
“隻有馬德華和李振興,為了防備萬一,我一直沒有讓他們來過我的家,而對他們謊稱家住在大連呢。約他們見麵或聚齊,在銀崗一次,在新原一次,還有我記不清了。他們一直認為我的家在大連,與他們見麵的地點是我隨時找的呢。他們誰也不知道我現在住的地方。”
“在你倒動古玩的圈子裏,你與誰的關係最好?”
“這怎麼說呢?在銀崗有兩位,一是博古軒的老板程慶南,一是經常在公園外廣場擺地攤的沈雲良。在東山也有兩位,一是雅靜軒古玩店的齊旭東,一是房產開發商沈慶國。”
“在南梁城呢?”
“可以說,在這裏我沒有任何朋友,也沒有一個熟人。隻有前兩年買的這個房子”
“你在東山市都欠誰的錢?”
“錢倒是沒欠多少,隻是賣了一些假貨。比如一個現代仿的清乾隆款禦用小紅碗,我也以十萬元賣掉,還有現代仿清乾隆綠盤也可賣了八萬或十萬。仿明的瓷器也是一樣。但後來被一些看露,找我退款。我退不起了,才逃走的。”
“你用假貨騙了多少人,騙了多少錢?”
“我記不清了,但也有二十幾個人,最多的那個房產開發商沈慶國,有的是錢,他對古物根本就不懂,從他手中我至騙來了七八十萬。可惜錢都叫我輸了。還有一個叫陳作海的,是東城無業人員,他即收藏古玩,也倒動古玩,我從他手中借來過五萬元錢,至今也沒有還他呢。”
“還有別人嗎?”
“沒有了。”
“你說說你總計騙了多少錢?”
“也就幾十萬吧,或是上百萬,記不太清了。”
“在東山市能欠別人多少錢?”
“不過十幾萬。我能還上他們,但不想還了,去年逃走也是有這個因素。”
“你懷疑在這些人中是否有人去盜你藏有的麵具?”
“不可能,他們不知道我有這個麵具,更不知我藏在皮箱中。我想不出是誰丟走了我藏的麵具。”
“好嗎,先問你這些,你再考慮一下。我們再問你。”
在訊問材料上簽字按指紋後,劉老大被帶出訊問室。
緊接著,張劍鋒和陸雨林對劉老大提出的所有人員展開調查。那個叫陳作海的人被列為重點人員。他原是個慣盜,攀樓入室也是個高手,曾因入室盜竊兩次被判。五年前第二次刑釋後,開始在城內打短工,後來在舊貨市擺攤賣舊貨,在此期間對古董很感興趣。遇到便宜的古玩字畫也買進來,而他不是為了收藏,而為了倒賣賺更多的錢。不免有時撿漏也占了便宜。那天早,一個鄉下人來舊貨市場擺推,他發現一個很舊的彩盤僅要五百元,經過討價還價竟以三百元買了下來。後來,他到省城一個文物店去鑒定,那可是清乾隆時期的宮廷用品,是真品。那個文物店竟然以一萬元收購了他這個彩盤。還有一次在舊貨市場遇到一個外地人賣的一堆古董中有一個不起眼的銅佛像,他以二百元買下,事後鑒定為明代寶物,到省城擺攤買了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