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夜裏,他又來到劉家樓外,夜深了,四處都非常的寧靜。劉老大的房間還高著燈,他象貓一樣爬到劉家南窗外,從這僅有的窗縫上,他看到一個讓他驚喜的情景。原來,劉老大正從室內的一個立櫃上取下一個皮箱,放在床上,用腰上的鑰匙打開了皮箱,從皮箱中拿出一個帶花的麵具,他反複在觀欣著這個麵具,並念著:“寶貝呀,千年的寶貝呀。”
“千年寶貝,這個麵具有一千了。”陳作海從窗簾縫中仔細地觀看這個麵具,象是麵具,但不是麵具,一麵有花,金光閃閃,而另一麵是銀白色的,這是什麼寶物呀?是劉老大新收購上來的,還是他從哪騙來的?陳作海突然想到,他在擺地攤時,有一位老古董說,遼代有一種類似麵具的東西,是貴族死後苫麵用的,是銀子做的,上麵有鎏金,難道我看到的就是這種東西。真要是這種東西,至少能值幾十萬呢。
劉老大看了半天這個麵具,然後依依不舍地又放回皮箱中,鎖上鎖,放回到立櫃上,然後熄燈睡覺。
“這個寶物我一定要給他弄到手。”
在南梁城蹲到第三天夜裏,陳作海見劉老大喝酒喝多了睡的很死,便用鐵條撬開劉老大家在裏邊劃著的後窗,因這裏要比南窗好出入些。他鑽到窒內,盜走了立櫃上的皮箱,又從後窗鑽了出來,走出樓院外,見四處無人,便撬開皮箱鎖,拿走裏麵的銀麵具,用布包好,裝在一事先準備的一個旅行袋中,然後逃回了家。
陳作海盜得那件麵具後,連夜乘火車回到了東山市,此時已是下半夜兩點多了。回到家中,他從旅行袋中拿出那個麵具,在燈下仔細觀看,他驚呆了,有這麼精美的麵具,前麵還有鎏金的人頭像,麵目慈祥,神態自如,在麵具兩側各有兩個小孔,看來是用來拴繩索或線類的,用以套在人的頭上。這個麵具(鎏金銀覆麵)寬18厘米,高22厘米,厚0.1厘米,用銀片錘鏨而成,而且做功精細,一千多年了隻是略變些顏色,但整體還是完好如初。陳作海越看越喜歡,心想,這個寶物一定值很多錢,起碼也值十幾萬或更多。這種東西盡管自己喜歡,但不能留在身邊,會引來大禍。不如盡早脫手換回一筆錢。
第二天一早,他將這個銀麵具藏在一雙棉被裏,並縫上拆開的被口。然後,將這雙被折好放進床櫃中,上下都放入一雙被,這樣即使有人搜查,一時也是找不到的。
隨後,他鎖好房門,乘火車到省城,找到以前有過一定關係的北城古玩店老板高長水,說了此事。這個老板很精明,並對遼代文物有很深的考究。他詳細地問了陳作海這個麵具的特征後,然後詭秘的一笑,問道:“你說說這個麵具的來路,如果是偷的搶的或盜墓來的我可不敢收。”
“大哥你多心,以前我賣過你多次古物,都是我從民間收購來的,這個麵具也是如此。當地有幾個人已看到我的這個麵具,但他們一是不識貨,二是給錢太低,現在有人還在找我要低價買這個麵具呢。我想咱們是老主顧,你不是說過有好東西先找你嗎?我這才來的。如果大哥有什麼顧慮,我另找主人了。”這個陳作海也會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