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羅雪娟: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誌(1)(2 / 2)

1995年,年僅11歲的羅雪娟進了省遊泳隊。然而,由於羅雪娟在遊泳上隻擅長蛙泳,其他各種項目她都成績平平,半年後她就被退回了市體校。羅雪娟覺得自己很對不起父親,並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對羅國安來說,女兒就是他生命的全部。顯然,羅雪娟身上背負著父親的全部希望。於是,羅國安竭力地克製住自己的病痛,並鼓勵羅雪娟說:“不要灰心,機會一定會有的。”

1996年,羅雪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她被教練張亞東選中,並重新被帶進了省隊。在張教練的指導下,羅雪娟刻苦訓練,成績得到了飛速地提高。但是,就在羅雪娟帶著自己的夢想準備振翅高飛的時候,她的父親卻再次住進了醫院,醫生很快給羅家下達了病危通知單。

當時,羅雪娟正在為參加全國比賽做最後的衝刺。羅國安撐著最後的力氣囑咐妻子不要告訴女兒這件事情,不能影響她參加比賽。當羅雪娟拿著全國冠軍的金牌來到父親麵前的時候,父親已經昏迷很久了。羅雪娟趴在父親的身上不停地抽泣,並把金牌放在父親的胸口。也許是冥冥之中的感應,羅國安竟然從昏迷中醒了過來。當他看到羅雪娟的時候,隻說了一句話:“孩子,祝賀你。”

羅雪娟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父親一直騙自己身體好了,其實是為了自己能夠專心地訓練。從那一天起,羅雪娟便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訓練來回報父親的愛。

從那天以後,羅雪娟便夜以繼日地訓練。她經常因為訓練超出自己的身體極限而發生不適,但是她卻從未停止訓練,因為在她的心底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在支撐著她——父愛。羅雪娟說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績,完全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所以她感激父親為她所做的一切。

奧運金牌最初時是種約定

羅雪娟父親的病已經不能再拖了,若是他再不加緊治療,就很有可能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但是,因家境不好,十分節儉的羅國安卻舍不得拿出錢來去看病。於是,每次家人勸他去看病,都被他拖了下來。懂事孝順的羅雪娟得知以後,便把從進隊開始發放的每個月的補貼全部攢了下來,並且一分錢也沒有花。其實,這些錢是給運動員買生活用品和營養品的,但是羅雪娟卻從未抱怨過,每天依舊積極參加訓練。等到羅雪娟終於攢到4000元錢的時候,她便帶著自己的父親去醫院做了一次詳細地檢查,並為父親買了一些西藥。

其實,父親明白女兒的錢是來之不易的。因此,很多時候羅國安不願吃那些從醫院開回來的貴重的藥品,隻是從衛生所開一些便宜的中藥。羅雪娟得知後又心疼又生氣,她對自己的父親說:“如果你要再這樣,我就不練了!”父親聽完就愣住了。於是,那天晚上羅雪娟竟同自己的父親簽訂了一個協議,內容是說,羅雪娟刻苦練習,早日成為奧運冠軍;父親羅國安好好養病,堅持治療。

這份沉甸甸的約定成了羅雪娟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的動力,它讓羅雪娟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目標。1999年,羅雪娟憑借著優異的成績順利地進入了國家遊泳隊,並開始向世界冠軍發起衝刺。為了兌現給父親的承諾,每當隊裏放假時,很多隊友都會好好休息一下,調整一下疲勞的身體,但是羅雪娟卻從不休息而是自覺加練。如果少訓練了一會兒,羅雪娟就會感到不踏實。因為在那段日子裏,隻有超量完成訓練任務才能讓羅雪娟覺得自己離目標更近了,自己才會充滿希望。

1999年9月,羅雪娟在訓練時兩個肩膀嚴重拉傷。晚上,她往家裏打電話,右手舉著話筒都很吃力。疼痛的感覺讓這個平日裏十分堅強的女孩子忍不住開始哭泣,但是當電話接通以後她又馬上用輕快的語氣向家裏報平安。

雖然羅雪娟的肩膀傷得很重,但是第二天的訓練羅雪娟依舊堅持出勤。在訓練的時候,因為手臂上的疼痛羅雪娟的眼淚與汗水常常混雜在一起,連教練看了都堅持讓她休息一會兒。但是,倔強的羅雪娟就是不肯,因為她知道沒有刻苦的訓練就無法成功,甚至不能成功。這樣,她也就不能完成與父親之間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