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田亮的表現,張教練十分高興,向來情緒不外露的他還帶頭在下麵鼓起掌來——為田亮主動挑戰難度、嚐試新動作的勇氣喝彩。
後來,張教練在對其他隊員總結時說:“你們知道為什麼田亮會一步步走上去嗎?就因為他沒有受過傷,沒有係統訓練,還什麼都不怕。”經張教練這麼一表揚,田亮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即使碰上小傷小病,他也從不休息。
田亮的努力和表現得到了教練的認同和讚揚。徐益明總教練,也總會在每次威嚴地走進跳水館後,將意味深長的目光在田亮身上多停留一會兒。
領跑頂尖難度、挑戰極限,田亮在跳水隊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他學會109、636後,也引起了孫淑偉、熊倪等其他頂尖高手衝擊高難度動作的鬥誌。他們要想繼續確保自己在隊裏的“老大”地位,就隻能選擇掌握新動作,否則就會被田亮這批出色的隊員所淘汰。
109是吃力不討好的動作。它的難度係數絕對不止3.5,真實難度應該是3.7或者3.8。國際遊聯在進行難度值認定的時候,標準是每多一周增加多少分來計算的,但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從3周半到4周半的時候,這無疑是在挑戰人類的極限。因此,選手各方麵的要求也得相應增加——你必須擁有完善的高度、充沛的體能、清醒的頭腦。
也許在其他隊友眼裏田亮是個瘋子,而且還是個衝擊高難度的瘋子。109在他們看來,隻有傻子才會跳——其成功與否就完全靠運氣,沒有水花的幾率也非常低。
但是,田亮從來都不曾懷疑自己能否跳好這個動作,他隻知道既然隻有他一個人能跳,敢跳,他就要跳下去!田亮不管隊友們是怎麼看待他的,也不在乎他們的反應。他隻知道在跳水隊有多大能耐,你就使出多大勁。田亮明白,與他人相比,自己的大賽經驗缺乏,發揮不穩定,而高難度係數正是自己的優勢所在。
田亮的成功定式
進入國家隊後,田亮的成績直線上升,而且這期間田亮的運動成績也令人刮目相看——他取得了1994年全國錦標賽跳台冠軍,1995年美國國際跳水大獎賽男子跳台雙人冠軍,1995年美國世界杯跳水賽男子雙人跳台冠軍,1995年南京第3屆城運會男子跳台冠軍,1995年第9屆世界杯跳水賽男子雙人、團體、混合團體三項冠軍,1995年四國對抗賽跳台冠軍……一係列的成績給田亮贏得了“跳水神童”的美名,同時也為他爭取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名額增加了砝碼。
1995年的世界杯雙人、團體、混合團體冠軍,對於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就獲得了冠軍的田亮來說,無疑是很大的鼓舞。1996年,跳水隊首次實行通過比賽選拔隊員參加奧運會的競爭機製,這對於田亮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因為他當時在跳水隊隻能算是新秀,要奪取奧運會的入場券,必須下很大的功夫。在選拔賽的3站比賽中,田亮戰勝了前奧運會冠軍孫淑偉,為自己爭取到了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的比賽資格。
這次,雄心勃勃的田亮承諾要摘得10米跳台的金牌。和他抱有同樣願望的還有隊友肖海亮,當時人們都樂在其中——“東方不亮西方亮”。然而,中國“二亮”的夢想最終在俄羅斯老將薩烏丁的豐富比賽經驗和強大實力前破滅。田亮隻獲得第四,無緣獎牌。
那時的田亮,雖然有充足的信心和實力,但是由於自己太稚嫩,沒有比賽的經驗,最終還是失敗了。精神過度的亢奮,令人窒息的賽場氣氛,使田亮過度緊張,致使他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了,連走路都是飄著的,迷迷糊糊就跳完了比賽,結果隻得了第四名!這次失敗給了田亮很大地打擊,他甚至覺得沒臉回國見人,還擔心挨批。但是,田亮並沒有因此而消沉下去。在他看來,失敗是幫助自己走向勝利的基石。這種失敗的經驗是多少次成功也得不來的,它總不忘時時提醒自己。從那時起,他又有了一個新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戰勝薩烏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