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編譯:龍俊)
濟人之道
文/辛迪·B哈丁
工作是生存的必要條件,我的祖父祖母深知這一點。他們在賓夕法尼亞州擁有一座小小的農場,他們靠這座農場自給自足。
經濟大蕭條並沒有使他們的生活發生太大的變化,卻把一波又一波的失業人員推到了農場。第一位來客衣衫襤褸,卻彬彬有禮。他摘下帽子,低聲說自己已經半天沒吃飯了。爺爺隻看了他一眼,就說:“馬廄後麵的籬笆旁有堆劈柴,我一直想把它搬到籬笆的另一頭。午飯以前,你有足夠的時間把這活兒幹完。”說著,爺爺向年輕人伸出了手。
奶奶說接下來發生的事令人驚奇,隻見陌生人的眼睛亮了,嘴角也湧出了笑意。他一路小跑奔向馬廄。奶奶在餐桌旁加了把椅子,做了一個蘋果餡餅。吃午飯時,陌生人沒多說話,可他是挺著胸膛上路的。爺爺後來告訴我說:“一個人隻要不失去自尊,他的精神就永遠也不會垮。”
奶奶說在經濟大蕭條期間不知曾與多少人共進午餐,也記不清那堆木柴被挪過多少次啦。
馬戲團
文/丹·克拉克
當我還是個少年的時候,父親曾帶著我排隊買票看馬戲。排了老半天,終於在我們和票口之間隻隔著一個家庭。這個家庭讓我印象深刻:他們有8個在12歲之下的小孩。他們穿著便宜的衣服,看來雖然沒有什麼錢,但全身幹幹淨淨的,舉止很乖巧。排隊時,他們兩個兩個成一排,手牽手跟在父母的身後。他們很興奮地嘰嘰喳喳談論著小醜、大象,今晚必是這些孩子們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刻了。
他們的父母神氣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這個母親挽著父親的手,看著她的丈夫,好像在說:“你真像個佩著光榮勳章的騎士。”而沐浴在驕傲中的他也微笑著,凝視著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沒錯,我就是你說的那個樣子。”
賣票女郎問這個父親,他要多少張票?他神氣地回答:“請給我8張小孩的兩張大人的,我帶全家看馬戲。”
售票員開出了價格。
這人的妻子扭過頭,把臉垂得低低的。這個父親的嘴唇顫抖了,他傾身向前,問:“你剛剛說是多少錢?”
售票員又報了一次價格。
這人的錢顯然不夠。
但他怎能轉身告訴那8個興致勃勃的小孩,他沒有足夠的錢帶他們看馬戲?
我的父親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進口袋,把一張20元的鈔票拉出來,讓它掉在地上——事實上,我們一點兒也不富有!他又蹲下來,撿起鈔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說:“對不起,先生,這是你口袋裏掉出來的!”
這人當然知道原因。他並沒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絕望、心碎、困窘的時刻幫了忙。他直視著我父親的眼睛,用雙手握住我父親的手,把那張20元的鈔票緊緊壓在中間,他的嘴唇發抖著,淚水忽然滑落他的臉頰,答道:“謝謝,謝謝您,先生,這對我和我的家庭意義重大。”
父親和我回頭跳上我們的車回家,那晚我並沒有進去看馬戲,但我們也沒有徒勞而返。
她當我存在的
文/法德瑞克·史華
一名女侍正在幫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小男孩點菜。
她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從不會對客人出言不遜,但是她會不徐不緩地以無畏的眼神來表達對客人的不屑。
這對夫婦點菜的時候,女侍靜靜聆聽,並緩緩地在單子上記下什麼要換成什麼,哪種汁要換成哪種醬。終於輪到男孩點菜的時候,他以害怕的口吻說:我要一條熱狗——這時,他的父母同時喊道:不準吃熱狗!他母親又說:給他蔥煮馬鈴薯、牛肉、兩樣蔬菜,還有麵包卷。
女侍對這位母親的話置之不理,從容地對小男孩說:你的熱狗上要加什麼?小男孩臉上頓時閃現出驚訝的笑容:蕃茄醬,我要加很多蕃茄醬,還有再請給我一杯牛奶。
女侍邊走邊說:馬上送到。他父母尷尬得沉默不語。
小男孩目送女侍離去後,轉過頭來驚喜交加地對父母說:看到了嗎?她當我存在的!她當我存在的!
助人者就是天使
文/F·奧斯勒
紐約城的老報人協會定期聚餐,席間大家常常講些往事助興。這天,老報人威廉·比爾先生——這個協會的副主席——講了一段自己的經曆。
比爾10歲那年,媽媽死了;接著,爸爸也死了,留下7個孤兒——5個男孩2個女孩。一個窮親戚收留了比爾,其他幾個則進了孤兒院。
比爾靠賣報養活自己。那年月,報童有菜園裏的螞蟻那麼多,瘦小個子的便不容易爭到地盤。比爾常常挨揍,吃盡苦頭。從炎熱的夏日到冰封的隆冬,比爾在人行道上叫賣。比爾小小的年紀,已學會憤世嫉俗。
一個暮春的下午,一輛電車拐過街角停下,比爾迎上去準備通過車窗賣幾份報。車正在起動的時候,一個胖男子站在車尾踏板上說:“賣報的,來兩份!”
比爾迎上前去送上兩份報。車開動了,那胖男人舉起一角硬幣隻管哄笑。比爾追著說:“先生,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