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離堆(2 / 2)

“這樣珍貴的文物,居然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就這樣任由它風吹雨打?”蕭曉愈看愈氣憤難平,相對而言,李煬心裏更加慶幸的是居然沒有文物販子光顧這裏,不然今天就別想看到這些真跡了。

再看下去,發現更多清晰可辨的字跡,“書不雲乎沉潛剛克……”

“嘿,就是這裏。”李煬放下臉盆,又從背包裏拿出早準備好的一些物事。

蕭曉還是沒能忍住心中的好奇,問:“你這是?”

“來一趟不容易,拓點東西回去做個紀念。”李煬獻寶似的將拓紙、拓包、墨水等一樣樣拿給蕭曉看,這些東西還是前陣子拜托老媽從雲南寄回來的,在南隴可不容易買到。

蕭曉馬上明白了他要做什麼,一陣歡欣雀躍,自告奮勇地過來打下手。

要將這陡峭如削的石崖上所有的字拓下來可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李煬也沒那個能力,也沒那份野心,他隻準備拓四個字,就是“沉潛剛克”。

做拓片的過程非常簡單,但要完成一件高質量的作品可不容易,耐心、技巧、手感缺一不可。李煬並未從事過文物保護工作,今次也是第一次做拓片。不過他來之前已經將這個過程默默演練過多次,即便拓不出高質量的拓片,相信也不會空手而回。

仔細地清除掉石碑上的泥土和雜物後,又將拓紙剪裁成一疊15cm長寬的正方形。這才拿出刷子在石碑上打了一層水蠟,取出一張用水浸濕過的拓紙仔細地貼在上麵,再墊了一層塑料膜,用鬆軟地椎包輕輕捶打讓紙張平服地貼著石碑。然後小心翼翼地揭下外層用於保護的塑料膜,待紙稍幹,再拿出拓包在上麵輕輕撲打,黑白分明的拓片便逐漸成形。

蕭曉仔細看了整個過程後,便歡歡喜喜地拿了拓紙依樣畫葫蘆一般在旁邊搗鼓起來。

不過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了。浸濕了的拓紙,在捶打過程中稍不留神就會產生褶皺,甚至會出現破損;再就是用拓包撲墨也很要緊,最是考驗手感和耐心。兩個人廢掉了多張拓紙,才終於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將“沉潛剛克”四個字各拓了三張。

李煬伸手替蕭曉擦了擦額頭細密的汗珠。今天蕭曉依然穿著昨天那件紅色的雙排扣大衣,裏麵還穿著毛衣,早上還好,隨著太陽漸漸升高,就感覺到有些熱了。

“哈哈,回去等我拿去裱糊好,就是三張不可多得的珍品啊。到時候你拿張回去送給你老爸,他肯定喜歡。”蕭鼎雖然是軍人出身,卻一身的書卷氣,平時就喜歡侍弄這些書畫之類的玩意。另外一張他準備送給姑父,搞文字工作出身的許慎,對這些也是情有獨鍾。

待得拓片幹後,李煬才小心翼翼地收好,將帶來的物事一一放入背包。又撿起那些報廢的拓紙,仔細地清除掉所有痕跡,才拉著蕭曉沿著原路返回。由於錯誤估計了拓片所需的時間,看了看天色,也沒法再去沙洲了。幸虧蕭曉也不覺絲毫遺憾,離堆之行已經讓她心滿意足了。

這裏距離縣城有一段路,早上過來是叫了出租車送過來的,回去隻好在路邊搭乘順風車。不知道是因為有蕭曉在的緣故,還是李煬的人品一向不錯,在路邊站了沒一會兒,就攔到一輛貨車,同意載他們去縣城。想起那年,和劉小刀在這邊身無分文,最後也是靠搭順風車,一截一截地走,最終才回到了南隴,李煬不由得一陣唏噓。轉頭看向蕭曉,隻見她也正滿麵柔情地看著自己。那一刹那,李煬覺得,雙方都讀懂了對方眼裏東西,卻又默契地並不多說。

經過昨晚,兩個人都感覺到他們之間似乎多了一種默契,這種玄之又玄的心有靈犀的感覺,讓兩個人心裏都有些異樣。

貨車司機是個健談的中年男子,李煬陪著他東拉西扯,路上倒也不覺得難捱,沒多久,便回到了縣城。謝過了這位好心的司機,李煬隨手將拓片產生的垃圾丟進了垃圾桶,又領著蕭曉去吃了午飯。

等回到南高,已經是下午四點過。他們自然再不敢無拘無束地相互擁抱,甚至連手拉手都隻能偷偷摸摸地,這也讓他們更加懷念起鄰縣的旅程。這段美好的回憶成為了兩個人最甜蜜的回憶,甚至沒有告訴身邊任何一個好朋友。

他們如同一滴水般融入南高這片汪洋,繼續在學海書山裏艱難跋涉。日子依然平淡如水,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偶爾四目相交的幸福甜蜜,也隻有他們兩個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