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短暫的,而這短暫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呢?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選擇。

明治三十年出生的醫師滿穀喜四男先生,辭去了他東北大醫院內科主任的光榮職務,來到了瀨戶區玉島的一個古老的鎮上,在那兒開設了一個內科醫院。這是四十年前的事情。

他的醫術可靠,深受全鎮居民的好評,因此門庭若市,生意興旺。如果他想建一座大醫院,那也不是異想天開的事情。然而,他追求的目標不在這裏。他索取的治療費很低,尤其是對那些生活困難的人,他總是免費治療,即使收費也微乎其微。所以那些貧困的人都到他那裏去看病。他的醫院是一所舊式的日本房,泥瓦屋頂,構造極為普通,因此我很長時間也不知還有這麼個地方。有一次,我從這個醫院門前經過,看到有那麼多候診的患者,一個接一個地走進他的房門,我才注意到門上那塊牌子,知道這是滿穀喜四男先生的家。他沉默寡言,和藹可親,無論金錢、權勢,或榮譽,他都一無所求,然而對患者卻滿腔熱情,深受人們的愛戴。

從壯年直到臨終,他惟一的樂趣就是每天喝上兩斤日本酒,酒對他來說是一種有療效的食物。他騎著一輛自行車,從僻靜的小巷到繁華的大街,到處奔波去給不幸的人們治病,這成為他的生活動力。他的行動感動了自行車廠主,便以原價把那台自行車買了回去,給他換上了一台小型舊摩托。鎮上從來未聽說過他因為酒後駕車造成事故,他也沒給警察添過什麼麻煩。這足以說明,他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在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我們這個小鎮上有個酒鬼,他什麼活也不幹,整天喝酒,喝醉了就打老婆,還到處惹是生非,叫人厭惡極了。他也是滿穀喜四男醫生的患者。

有一次,他又喝多了,肚子痛得很厲害,便來到醫生的家裏。

"大夫,您的藥也不管用,肚子還是痛得不得了。求求您,給我點好藥吧!"他說道。

實際上,滿穀喜四男先生見他從不打針,以為給他拿那點兒藥就能起作用。聽了這個酒鬼的抱怨,他並沒有生氣,而且照樣不收錢。

"您就戒酒吧,能戒掉嗎?"滿穀喜四男先生問道。

他這番話是對患者的一片真誠,可那個患者卻把臉一沉,說道:

"您當醫生的,還天天喝兩斤酒呢,幹嗎不讓我喝?"

滿穀喜四男先生似乎聽到了以酗酒來逃避現實的人發自內心的悲鳴。

"嗯,日本吃了敗仗,酒供應不足啊,你喝多了,不就沒我的份兒啦。所以嘛,你最好還是把酒戒了!難道你做不了嗎?"

醫生這番話前言不搭後語,可酒鬼聽了反而從此不再喝酒了。這就證明了這個一向被人看做不務正業的無賴漢獻給這位醫生的,是一顆叫人敬佩的心。雖然他的話很難聽,可他不能不愛先生;而為了向醫生報恩,他惟一力所能及的,就是把酒戒掉。盡管醫生沒講什麼大道理,可這個醉漢所需要的正是醫生那溫和的目光和坦率的忠告。從此以後,這個醉漢的生活漸漸地變了樣,孩子也長大成人了。後來,他得了一場小病,雖經醫師治療,可他卻死去了。現在他的妻子正精心地撫養著孩子,過著安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