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1 / 2)

因為是皇帝寫給皇帝的信。

因此周寒寫給吳國皇帝和齊國皇帝的信,被快速的送去了。

周寒很遺憾的沒能知道吳國皇帝和齊國皇帝,在看到自己寫的信時的表情。

但他卻因此得到了吳國皇帝和齊國皇帝的公開回答。

“陛下,吳國和齊國聯手對我們宣戰了!”伍文宣慌慌張張的來向周寒報告。

而同時來的,還有諸葛司,畢竟現在左軍在抵禦燕國,前軍在進攻楚國,一部分後軍在周天佑的指揮下,在接收巴國,現在吳國和齊國,不知道什麼原因,居然同時向周國宣戰,這樣一來,周國等於是與五國同時開戰,而且這五國並非是那種一城之地的小國,都是大國,盡管周國是第一大國,但也並不比這些國家強太多。

諸葛司的臉上盡是焦慮之色:“陛下,是否派人去詢問為何兩國要與我國開戰?”他不明白,原本是互相交戰,且同為周國友好國的兩國,居然在一年之內停戰,然後又同時與周國開戰,非常默契。

周寒才不會告訴他們自己做了什麼,讓那兩個國家與周國開戰呢,他嗬斥一聲:“慌什麼,不過是吳國和齊國而已,既然他們想戰,那就戰吧。”

“諸葛司,你派人全國宣傳,吳國和齊國不想看到我國繼續壯大,因此聯手對我國開戰,此為我周國生死存亡之際,發動全國抵禦吳國和齊國的入侵。”周寒當機立斷的下令:“伍文宣,以國難為由,征召士兵,朕要親征,擊潰這吳國和齊國。”

周寒的鎮定,讓諸葛司和伍文宣心中的焦慮和慌亂少了不少,雖然他們仍不知道為什麼吳國和齊國會突然對周國開戰,但有了周寒的指令,他們找到了方向。

諸葛司和伍文宣接到命令後,立刻離開了,不管是征召士兵,還是宣傳國難,都是需要做很多事情的。

周國整個發動了起來。

因為周寒在這些年裏,很重視平民的生活,也著重吸納被攻破吸收的各國百姓,因此周國如今的百姓,對周國,對周寒這個皇帝,都非常滿意,而且因為周國一直都是攻占別國,很少在本國土地上發生戰爭,因此生活在周國的百姓都非常安定,而如今這種安定,被吳國和齊國打破了。

從丞相府發往全周國的通告,讓百姓們憤怒起來,許多年輕的男性都自發的去各城的征兵點應征,甚至有一些老兵和青年百姓,自發帶著武器,去吳國和齊國與周國的邊境去了。

許多沒有能力的百姓,都自發組織輜重隊,為即將出征的周寒運送物資。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卻在後宮享樂。

時隔十多年,周寒再次親征上戰場,這一去,又將是幾年的時間,周寒趕緊與後宮親熱一下。

這十多年裏,他沒有再往後宮裏招女人了。

原本他想招蘇妲己的,但一來蘇妲己行蹤不定,而且對自己很有距離,二來自兒女們盡皆成長起來後,周寒對女人的這一方麵,也淡了不少,這與別國的皇帝都不同。

五月,在土豆又一次收獲後,周寒率領臨時征召的大軍前往原文國,現在是周國墨書城了。

並非是周寒胡亂決定的。

齊國與吳國在接連向周國宣戰後,將兵力分別囤積在了原魯國的王都,現在吳國的真信誠,和原羽國王都,現在的齊國飛歐城。

與這兩國相對的,既是墨書城了,不過並非是接壤的,在墨書城和真信誠、飛歐城之間,還有一個叫做苜國的隻有一城大小的小國。

因為率領著十萬大軍,加上輜重隊,有著三十萬人了,因此不可能乘坐船順著遊靈河去墨書城,隻能先到溫醴城,然後到原風國王都零源城,再沿著漣漪湖邊前往墨書城。

在到達零源城時,一麵讓大軍修整,一麵,周寒接見了後軍的延軍。

“臣拜見陛下。”延軍主將方臘來拜見周寒,零源城的南邊是齊國,在齊國與周國開戰之時,在遊方軍被調去給周天佑時,延軍就駐紮在零源城,防備齊國可能的進攻。

從零源城可以一路進攻到齊國的國都,但周寒並沒有這樣的打算。

他手上如今雖然有十萬新征召的士兵,但這些都是新兵,其中就算有些老兵,戰力也提升不了多少,而周國現在不是光應對齊國一國,如果這裏進攻齊國,一旦在齊國內被拖住,那齊國和吳國的大軍就會反攻入周國,那時,腹背受敵的這十萬新兵,就將全軍覆沒了,而周國也必然會遭受滅頂之災。

周寒想要在墨書城外,將吳國和齊國的主力一次擊潰,讓他們短時間內無法組織起能夠抵禦周國入侵的軍隊,這時再攻入吳國和齊國,將會順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