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吳國帝都之圍(1 / 2)

當周寒率領大軍到達時。

鐵血軍正被吳軍攻擊得節節敗退,不時有新兵因為接受不了戰場的殘酷,而從戰場上逃回。

鐵血軍裨將鮑大勇,親自帶著人,守候在戰場後方,一旦發現逃兵,立刻將他們驅趕回去,不願意回戰場上的人,一律處決。

但這沒有阻止鐵血軍的潰敗。

好在鐵血軍主將包喜並沒有讓鐵血軍與吳軍正麵相抗,否則此刻的鐵血軍早已被擊潰了。

當周寒率領的大軍來時,極大的振奮了鐵血軍的士氣,讓他們一時止住了潰勢。

“弓箭射擊!”

在看到鐵血軍正被吳軍追著跑時,周寒立刻下令,讓弓箭軍對追擊鐵血軍的吳軍,用弓箭進行攔截。

兩萬支箭矢,如同暴雨傾盆一樣向吳軍射去,不管是鐵血軍還是吳軍,都為之震撼。

吳軍追擊鐵血軍的士兵在看到那箭雨時,立刻轉身掉頭跑回,但箭雨的速度很快,沒跑兩步,箭雨就落下來了,如洗地一般,沒有一個地方能夠避免。

箭雨範圍內,無人存活。

箭雨之後,以白虎軍為首的四萬步兵,立刻在周寒的命令下,向吳軍的陣營衝鋒了。

弓箭軍緊隨其後,再後麵是千架弩車。

包喜讓鮑大勇收攏潰散的鐵血軍,他則來向周寒請罪,三萬鐵血軍在三萬吳軍的進攻下,一敗塗地,連正麵交戰的機會都沒有,這其中,固然有鐵血軍大多都是新兵的原因,但也有包喜的指揮原因。

包喜雖然是久經戰陣的人,但他更擅長主動進攻並與敵人死拚,而鐵血軍還沒有經曆戰場洗禮,最是該避免死拚的,周寒讓鐵血軍牽製吳軍,並沒有讓鐵血軍與吳軍死拚,而是讓鐵血軍與吳軍打遊擊戰,吳軍要正麵硬拚,就讓鐵血軍後退,吳軍要撤退,鐵血軍就上前進攻,保持一定距離牽製,這是包喜在鐵血軍第一次被吳軍打得即將崩潰時才稍微領悟的,但這時鐵血軍的氣勢已經被打崩了,即便重整了氣勢,也再沒有辦法牽製住吳軍了。

鐵血軍的新兵們才知道,他們之前能平安的追擊吳軍,是因為吳軍先是被白虎軍擊退,然後是吳軍擔心周軍大軍,而沒有與他們計較。

周寒並沒有責備包喜,但也沒有給他什麼好臉色,連理都沒有理會包喜。

還是諫議大夫楊路悄聲的給包喜提議:“包將軍,趕緊讓鐵血軍趁勢跟隨白虎軍進攻啊,別等陛下責罰時才想起。”

包喜對楊路丟了個感激的眼神,然後讓親兵去給鮑大勇傳達跟隨白虎軍作戰的命令,他則緊跟在周寒馬後。

在看到周軍大軍前來時,吳軍統帥傅寒,心中歎息了一聲,知道大勢已去了。

在發現追擊他們的,隻有那三萬新兵組成的軍隊時,他就知道周軍的大軍去進攻齊軍了,因此立刻組織進攻,想要在周軍的大軍前來時,將這支周軍的新軍打敗,然後去支援齊軍,兩麵夾擊之下,必然能將那周國的大軍打敗,哪怕不能將那大軍擊潰,也能讓周國無力繼續相兩國用兵。

但讓傅寒意外的是,周軍的大軍居然這麼快就趕來了,根本不等他們將那支周國新軍徹底擊潰,他不知道齊國國都被圍,也不知道在周寒的指揮下,即便周寒手下大多都是新兵,但也能爆發出非常強悍的戰鬥力,將齊軍一舉擊敗,齊軍統帥鄭鬆文更是孤身戰死。

傅寒唯一知道的是,齊軍敗了,光靠吳軍一軍,是沒有辦法擊敗周軍的大軍的。

“撤退!”

傅寒帶領帳下的兩萬吳軍,向原徐國王都,現在的吳國海藍城撤退,他要在海藍城建立防禦,阻擋住周國的大軍,然後等到帝都組建援軍,等到齊國恢複過來,再兩麵夾擊,將周國的大軍擊敗,在他看來,吳、齊兩國仍有機會擊敗周國。

在吳軍進駐海藍城後,周軍並沒有立即攻城,而是圍而不攻,似乎想要困死他們,這讓傅寒對此嗤之以鼻,因為海藍城是吳國與齊國的交戰邊緣城,因此城中井水很多,儲糧很多,根本不怕圍困,但這也讓他心情輕鬆了一些,周軍對海藍城圍而不攻,也就代表周軍不會深入吳國境內,而隻要周軍不動,就算是被牽製住了,等帝都組織援軍,就可以進行反攻了,這與他預想的差不多。

但傅寒輕鬆的心情並沒有維持多久。

在被周軍重重包圍了半月之久,即將進入冬季時,從帝都來了報信的人。

傅寒剛開始還在懷疑,為什麼報信的人能夠通過重重圍困海藍城的周軍,直到他聽到報信人告知的消息,他的心徹底涼了。

吳國帝都豐海城,被周軍攻打,海藍城已經沒有援軍了。

與齊國一樣,吳國也是分兵兩路,一路主力與齊國聯手,狙擊周寒率領的周國大軍,另一支軍隊則通過合眾國,對周國北方進攻,以圖讓周軍首尾不能相顧,分心之下,被主力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