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來自大洋彼岸的聲音(1 / 2)

李玉華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今年暑假,爸爸又讓他去幫著看攤。

爸爸賣旅遊紀念品的小攤,就開在避暑山莊裏的煙波致爽殿旁邊,經營的產品,也大都與死在這裏的那個鹹豐皇帝有關。說句心裏話,李玉華對這個鹹豐皇帝沒什麼好感,覺得他窩囊透頂了。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火燒了圓明園,他卻撒手不管,跑到這裏來躲清閑,還美其名曰“木蘭秋稱”。

這天,李玉華遠遠看見一群外國遊客,在一個漂亮女孩的引導下,向這裏走來。好事!李玉華知道,幹爸爸他們這行,宰這些外國人最過癮。老外不懂行情,賣給中國人5塊的東西,最少也得跟他們要50。李玉華抄起一摞旅遊小冊子,笑逐顏開地跑過去,老遠就喊:“Look,Look,English。”那意思是這裏麵有英文介紹。在學校裏,李玉華的英語成績最差,現在一著急,連一句連貫的話都說不全。他真後悔在學校沒好好學英語。

還沒有等李玉華接近那幾個老外,領頭的那個女孩就上前一步,擋住他的去路。女孩用甜甜的聲音說:“小老弟,你別把這些小冊子賣給他們,行嗎?”

李玉華停下來,看了看眼前這個比自己也大不了幾歲的女孩子。她頭上戴著導遊帽,胸前掛著導遊牌,一臉清純的樣,估計幹導遊這行還是個生瓜蛋子。李玉華對賣旅遊紀念品這行可不是生瓜蛋子了,在爸爸耳濡目染的影響下,他對裏麵的貓膩了解得一清二楚,於是便擺出一副老練的樣子,壓低聲音說:“小姐姐,你別急,提成少不了你的,按老規矩,百分之二十怎麼樣。”

女孩搖搖頭:“我不是這意思,這上麵有英文,要是讓他們看到了,那可就糟了。”

李玉華意味深長地瞅了一眼女孩,心想,準是這小丫頭對這裏的一切不熟悉,怕人家老外看了小冊子的介紹,自己露了餡。便會心地一笑,拿出一些紀念幣,那上麵印有鹹豐皇帝在這裏簽批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旅遊公司出這些產品,是想讓來此旅遊的人們,記住那段屈辱的曆史。李玉華把紀念幣在女孩麵前晃了晃說:“這上麵沒有英文,他們看不懂。”

女孩又搖搖頭,“這個更不行,他們若是帶回去,那就更糟了。你這裏的東西,都不能賣給他們。”

李玉華一聽,火了。你是糊弄老外,我也是糊弄他們,憑什麼你能賺錢,我就不能賺錢?就因為你比我多會幾句洋話,今天老子還偏要賣給他們。他生氣地推開女孩,湊到那些老外跟前,特意把小冊子上印有英語的地方露在外麵,在老外眼前搖晃著喊:“English,look,look。”一個足足高出李玉華半個頭,身體碩肥的,卷毛藍眼睛的,不知是英國、法國還是美國的外國妞好奇地接過李玉華的小冊子。剛要看,那個女孩上去一把奪過來,對她嘰哩咕嚕地說了一通,那個洋妞半信半疑地看著女孩。

李玉華雖然不能全聽懂,但也能猜個大概,女孩肯定在說自己的東西不行,這不是明明拆自己的生意嗎!想讓我的生意做不成,你也別想幹好!李玉華衝著那個洋妞,又比劃又搖頭又晃腦,那意思是說那個女孩在唬他們。那個洋妞被李玉華搞得眼睛發直,還是沒弄明白李玉華的意思。李玉華急中生智,索性直截了當地指指那個女孩,又指指眼前的煙波致爽殿,把頭搖得像波浪鼓一樣。這回,那個洋肥妞終於開了點竅,她向那個女孩投去懷疑的目光。李玉華在一旁暗自慶喜,“活該吧,別把武大郎不當神仙,我不懂英語,也能攪渾你這鍋湯。”

女孩急得眼淚都快下來了,哀求著說:“小兄弟,求求你了,別再攪局了,行不行。”李玉華哼了一聲,“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本來咱們是井水不犯河水。憑什麼你吃上肉,我喝點湯都不行?”女孩也顧不上跟李玉華多解釋,從口袋裏掏出個學生證,把學生證裏僅有的30元錢,塞到李玉華手裏,“小兄弟,今天你生意上的損失,我賠你好不好?求求你別把那些東西賣給他們。”原來是個打零工的學生妹,李玉華覺得自己做的也有點過分,便把錢塞了回去,“我要你的錢幹什麼?咱們要一致對外,賺老外的錢。你究竟為什麼要護著老外?”女孩隻好跟李玉華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女孩是外語學校二年級的學生。她利用暑期,到避暑山莊謀了一份臨時導遊的職業。這是她接到的第一撥外國遊客。這些遊客來自英國一家通訊公司。她領著他們轉了小布達拉宮,大佛寺,普寧寺,一路上,她把康熙和乾隆的文治武功,介紹得淋漓盡致,那些老外也對大清帝國的輝煌和中華民族的智慧讚歎不已。可是到了這裏,她怎麼也張不開口了。中華民族的傷痛都始自這個鹹豐皇帝,她不願意在這些外國人麵前,提到那些讓人心痛的曆史,於是,她隻說了鹹豐皇帝到這裏是來圍獵的,目的是告誡八旗子弟,不要忘記,尚武精神,婉轉地繞過了那些屈辱的史實。如果讓這些老外了解到,她這個導遊沒有對景點典故如實介紹,憑他們那股子較真的勁,非得去導遊管理處,投訴她不可。那樣,她好不容易應聘到的這個差事,就會丟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