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郭廷謂(1 / 2)

大周顯德四年十一月十一,也就是南唐保大十五年十一月十一,南唐濠州團練使郭廷謂盔甲披帶整齊,正佇立在濠州西門城樓上,眉頭緊鎖地遙望著前方的周軍陣勢,緊隨在他身後的親弟濠州馬步都指揮使郭廷讚也是全副武裝,麵上憂形於色。

自從周軍涉淮水南侵以來,兩軍交兵斷斷續續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南唐總體上就是喪師失地,唐軍鮮有勝績。除了已經投降周軍的前北麵招討使朱元,郭廷謂的戰績已經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已故右武衛將軍柴克宏的勝利雖然更顯輝煌,卻隻是對吳越軍的。

周軍初來的時候,諸州縣望風披靡,在其兵鋒下能夠穩守城池的,也就是壽州的劉仁瞻和濠州的黃仁謙而已,而當時為黃仁謙出謀劃策並且堅定其守城信心的,正是時任濠州監軍的郭廷謂。

在江淮雨季來臨,周主第一次回師以後,唐軍開始大舉反攻,反攻中除了朱元屢克州縣直抵壽州城東的紫金山以外,也就屬濠州駐軍的戰績出色了。輕舟奇襲渦口浮橋,敗周將張從恩、焦繼勳,焚毀浮橋和周軍在南岸的倉庫積儲;征募訓練鄉兵並且率領鄉兵依山銜枚直取退保定遠的周將武行德、周務勍,讓武行德僅以身免,這些都是郭廷謂主導和親領部眾做到的,郭廷謂也因此升為滁州刺史、上淮巡檢應援兵馬都監。

紫金山之戰唐軍一敗塗地,朱元含憤投降周主在前,到了唐軍大潰之際投降被俘的大將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唯有郭廷謂得以全軍退保濠州,周軍追不能及。紫金山敗訊傳到濠州,駐紮於此的諸道兵馬元帥、齊王李景達和監軍使陳覺倉皇逃回金陵,濠州守將黃仁謙也打算隨大流棄城而走,又是全賴郭廷謂阻止,並且立即組織起有效防禦,濠州這才沒有隨著壽州的陷落而丟失。

郭廷謂再次因功升官,被實授為濠州團練使以後,濠州的軍事全權就此歸郭廷謂所有,於是他又在濠州繕戈甲、治溝壘,常若敵至一般地整訓守備,自信已經將濠州經營得固若金湯了。秋收之後周軍果然再次南侵,郭廷謂自然是一麵積極備戰一麵急報金陵請援,孰料求救的使者離開濠州還沒有幾天,在援軍仍然杳無音信的時候,濠州的外圍防禦陣地就已經丟得一幹二淨了。

自從壽州陷落之後,淮水防線已經是形同虛設,周人又再次在渦口架設起浮橋,並且在此夾淮水立兩城建鎮淮軍,濠州孤城根本就無力去阻止周軍渡淮,這且不去說他。周主在渦口渡淮之後,沿淮水南岸進軍,於十一月初五進抵濠州的西麵;周將李重進部由陸路包抄濠州的南麵,並且在十一月初六破南關城將濠州南線切斷,這些也都屬於正常。

可是花了大半年時間依淮水和濠水而建立的濠州北麵和東麵的外圍防禦陣地居然也在旦夕間丟失,濠州與淮水下遊的泗州、楚州等地聯係就此被隔斷,這就隻能說明周軍在水軍方麵也建立起對唐軍的全麵優勢了。尤其是建在濠州東北十八裏的河心洲水寨,一方麵環水自固足以阻止周軍從淮水方向攻擊濠州的北麵和東麵,一方麵又是濠州通過淮水聯係泗州的重要孔道,郭廷謂本以為憑借著水上優勢可以穩守住,居然在十一月初六被周軍用駱駝軍涉水攻取,周軍的其餘步騎隨之乘船進入濠水阻斷了濠州的東麵。

現在濠州可以憑仗的,也就隻剩下位於濠州北麵淮水中的水寨和濠州本身的城池防禦係統了……幸好城北的水寨尚有戰船數百艘,並且還布置有特別的防禦設施,周軍的水軍固然已經很強大了,卻也不是可以輕易攻取的;至於濠州城則更是城壕深闊、城牆高峻堅厚,城牆下麵壕溝邊上的羊馬城也是布設周密,就看周軍的攻勢在它們身上撞得粉碎,周主被迫頓兵堅城之下,然後再期待金陵早發援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