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新三姑父(1 / 2)

大周顯德五年秋,八月十八的深夜。

淮南的戰事已經過去了將近有半年的時間,唐國進奏院的牌子也在東京掛起來了,江南進奏使殷崇義已經正式履職,南征的將士也是各有封賞,不過五個月的時間過去,市井小民們的話題早就離開了這場大戰。

河北、河東雖然偶有警訊傳來,卻也都隻是些邊境摩擦,其中固然是有攻有受,卻既距離東京都是遠得很,又沒有太大的規模,自然也激不起天子腳下百姓太多的熱情。

在河東方向,國朝對河東劉氏是攻多受少,當朝官家的舅舅建雄軍節度使楊廷璋和皇儲的嶽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屢克河東城砦,河東趁官家親征淮南偶有進犯則是剛露頭就會被那兩人給敲回去;在河北方向,國朝和契丹則是互有攻受,不過自大周立朝以來,契丹秋冬南來打草穀或者趁官家南征之際擾邊,本朝也必在隨後還以顏色,像這次契丹四月入寇,四月底澶州節度使、殿前都點檢、駙馬都尉張永德就領軍北巡,成德軍節度使郭崇即於五月拔契丹束城縣以報。

不管怎麼說,自前朝乾祐之變以來,東京都已經遠離戰火有七八年的時間了,算得上是近世以來難得的安穩日子。更何況本朝減免賦役、治理疏浚河汴、擴建東京整頓市內街巷、疏通漕路,尤其是新取了江淮之地並且讓江淮漕運能夠直抵東京,在在事情,都讓這安穩的日子充滿了希望。

所以在這個時候的東京市井之中,小民們更加關心的是生活瑣事,即使八卦一下朝廷的高官顯貴,那八卦的也是生活,就像幾個禁軍高級將校的續弦。

忠武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娶前彰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王饒家的三娘子,兩家其實都是新貴,隻不過沒有最新隻有更新,趙匡胤就是那更新的新貴,這兩家總體上還算是門當戶對的。唯一被詬病的就是,趙匡胤的發妻會稽郡夫人賀氏是在年內過世的,無論怎麼算喪期都還沒有滿,不過在這年月裏不守製的人都挺多的,趙匡胤又是新貴當紅,小民們也就是議論議論撇撇嘴罷了。倒是趙家兄弟兩個同時娶親續弦,在市井中一時被傳為佳話,趙匡胤聘禮的豪奢也讓小民們豔羨。

供奉官都知趙匡義娶大名尹、天雄軍節度使、守太傅、魏王符彥卿家的六娘子,若非趙匡義有個紅得發紫的兄長,那鐵定就要被說成是一朵鮮花插在那啥了——當然,若是沒有趙匡胤的身份在,這樁婚事多半也就是不成的了。供奉官都知雖然是天子近臣,職位也不過就是相當於一個指揮使,名分稍微高些,也還沒有高到領遙郡刺史的高度,僅僅憑著其亡父趙弘殷與符彥卿共同效力於唐莊宗的舊交,那是不成的。

市井中更津津樂道的是另一樁婚姻,這樁婚姻中的男女二人都是再婚,光是因為這個都得到了不少人心中的祝福。莒國長公主下嫁兵州防禦使、侍衛親軍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高懷德,女方是先帝的第三女,在前朝的時候就沒了丈夫,據說是先帝的愛將,被先帝執行軍法處斬的;男方是故秦武懿王高行周的長子,在國朝也是屢立殊勳,建節有期。這樁婚姻不僅在市井小民們眼中看來是相當的般配,而且據說還是皇儲在其中給說合的,似乎莒國長公主自小疼愛皇儲,姑侄二人情感甚篤;而皇儲和駙馬都尉分屬禁軍的錦衣衛親軍司和侍衛親軍司,職位相差不遠,並且兩人在音律方麵頗為投緣。

三件婚事同時在當天的黃昏舉行,趙匡義住在故武清軍節度使、贈太尉趙弘殷的舊宅,趙匡胤建節後自有宅第,高懷德因為這樁婚姻被官家賜了宅院,三家分處東京城的不同地方,高官顯爵們隻能各依平日交往和利害關係分做賀客,東京城內一時間熱鬧非凡。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