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慕容英武(1 / 2)

慕容英武,前泰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的從侄,此時還未滿三十歲。慕容彥超據兗州叛亂的時候,曾經派親信到契丹、南唐等多處求援,那時候剛剛二十出頭的慕容英武即為慕容彥超派往南唐使者的扈從。

不過南唐軍實在是太弱了,當時李璟派出指揮使燕敬權統兵數千北上救援兗州,慕容英武等一行人也是隨軍行動。燕敬權剛剛率軍進抵下邳不久,聽聞新任武寧軍節度使王晏領州郡兵出徐州迎戰,燕敬權就嚇得慌忙退避到沭陽,結果仍然是不免全軍覆沒。

慕容英武當時是見機得快,早在燕敬權領兵出發的時候就看出來南唐軍比兗州軍還有不如,因此兩軍剛一接戰就向後開溜,比後麵兵敗潰逃的南唐軍跑得要快多了,所以幸運地躲過了徐州兵的搜捕,再一次南渡淮水。

跑回淮南的慕容英武既無身份再去請求李璟,又不甘心從此變成僑寓人士,就在淮水沿岸徘徊打探兗州的消息。直到慕容彥超兵敗身死、在兗州的慕容一族被夷平的消息傳來,慕容英武才徹底絕了北歸中原的心。

慕容彥超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同母弟,雖然慕容英武這個從侄和慕容彥超的母親扯不上什麼關係,但是透過慕容彥超也勉強可以算是後漢的國戚了,後漢亡於郭威之手,慕容一族被郭威夷族,無疑是國仇家恨集於一身。

於是身負國仇家恨的慕容英武下定決心以周朝郭氏為敵,他遍觀天下尋找可以借助複仇的力量,也就是覺得隻有南唐的國力可能助他完成心願——契丹的國力倒是更強,不過慕容英武並不想學石敬瑭,河東李克用一係的沙陀人和雜胡經過這麼多年,已經是更加認同中原漢人了。

隨後的幾年裏麵,慕容英武就在南唐各地遊曆,遍訪民情軍情和官場動態,以備投效金陵的時候有個進身之階。

可惜這時候的南唐軍隊先後陷入福州、建州和楚國等地的泥潭,而朝堂上則一直是宋齊丘一黨權傾一時,別說是慕容英武這種新近的僑寓人士了,即使孫晟、韓熙載這種老牌僑寓人士也都很不得誌,側身南唐的廟堂以逞大誌的前景實在是過於渺茫。

無奈之下,慕容英武隻有在南唐各地的節度使中間尋找投效對象,冀望主公騰達之後可以倡議北伐。說起來他的眼光還是有的,終於在遊曆到鄂州的時候投到了時任武昌節度使的劉仁瞻麾下,然後隨著劉仁瞻的移鎮來到了壽州。

周軍的南征給了慕容英武當頭一棒,南唐伐楚的時候威風八麵的劉仁瞻麵對周軍也是一籌莫展,雖然趁著周主不在的時候常常可以襲殺周軍圍城官兵、破壞其攻城戰具,卻一直難以撼動大局破去周軍的圍城大營。

見因為自己年少而不被劉仁瞻重視,以致無所獻計而且自己也確實無計可施,壽州長圍難以解去,慕容英武決計留下自己的有用之身,棄危城中的劉仁瞻而去。正逢諸道兵馬元帥齊王李景達領援兵數萬北上,先鋒朱元進兵壽州東麵的紫金山,修甬道直通壽州城外圍,慕容英武當即請命自效,護衛劉仁瞻的使者奔赴紫金山。

紫金山與壽州之間的甬道也就是保護了一兩天的糧餉運輸和內外交通,周軍的淮南都部署李重進隨即引兵破甬道,隔絕了兩地南唐軍的聯絡,慕容英武就此滯留紫金山,開始給北麵招討使朱元效力。不意朱元雖然能戰,卻不被李璟信任,還沒出征多久就要被收去兵權,這時候又恰逢周主再次親征淮南,紫金山一日之間連失數寨,朱元在憤恚之餘率軍降周。

慕容英武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第一次聽說了周軍有一支遠程武器非常強勁的部隊,本著打探消息的目的,再加上親眼目睹不願附從降周的裨將時厚卿被立誅,慕容英武一言不發地隨同朱元等人歸降了周主。

曆次被俘和投降的南唐軍被周主編成了懷德軍,慕容英武因為精明強幹也混到了個都頭當,隻是周軍攻打淮南諸城寨用的降軍都是蜀國降軍的一部分水手和北漢降軍編成的效順軍,懷德軍整個就是被押在後方整訓,慕容英武打探消息的意圖也就成了泡影。

於是趁著周主回京的時候,慕容英武做了逃兵,從徐州的懷德軍兵營裏麵跑了出來,再次潛渡淮水。因為聽說了紫金山一戰之中,南唐諸將唯有濠州刺史郭廷謂能夠保持全軍而退,並且在一片風聲鶴唳當中堅持留下來堅守濠州,慕容英武理所當然地選擇了投奔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