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翻譯官老將(1 / 2)

顯德八年五月十六,幽州城北、溫榆河南、香山東麓的一片平原上,旌旗獵獵人喊馬嘶,號角聲也是響個不停,晴空下南北兩軍各一部在此展開了對峙。

郭煒親率周軍北伐,契丹南京留守蕭思溫於四月底獲得邊報,在將報急的表章急遞行宮的同時,他也派了使者前往雲州大同府和河東的晉陽,分別向駐守雲州負責整個南方軍國大事的南院大王耶律撻烈和北漢主劉承鈞報信。

從幽州通往雲州有兩條路——出居庸關以後基本上沿著桑幹河穀先向西北再折向西南,沿途要經過儒州(今北京延慶縣)、可汗州(今河北懷來縣)、奉聖州(今河北涿鹿)、歸化州(今河北宣化)等契丹武定軍節度使的轄地;出飛狐口沿西山路向西經過蔚州和應州再折向北。

當蕭思溫得到邊報以後再要向四方告急的時候,整個易州包括涿州都已經易手,飛狐口已經完全被周軍所控製,所以他派往雲州的使者隻能走居庸關這條路。其實就連蕭思溫派往晉陽的使者,也是需要經過雲州再向南轉道,因為此時河東與河北之間的太行諸徑交通孔道都全部歸屬周軍控扼,通過那些地方去和北漢聯絡已經是純屬做夢了。

像是邊關報急這一類的緊急軍情,原本就不必瞞著沿途節度使的,所以在耶律撻烈和契丹大同軍節度使阿剌得到消息之前,契丹武定軍節度使耿崇美已經早一步了解到了這個情況。

出於一個老行伍的判斷,耿崇美並沒有枯坐幹等上京行宮耶律述律的詔令和雲州耶律撻烈的軍令,雖然並不能擅自調發軍隊前往幽州增援,他也還是及早地為出征做足了後勤準備,整個武定軍所屬的機動兵力已經厲兵秣馬整裝待發。

南京統軍使崔廷勳在桑幹河阻擊周軍挺進失利,撤離幽州一退到得勝口駐防,立刻就和耿崇美取得了聯係,兩軍當即密切配合布防居庸關要隘,以保障將來援軍趕赴幽州的通道。

崔廷勳和耿崇美這兩個人要算是老相識了。

在後晉末年的時候,耶律德光親率契丹軍大舉南侵,當時崔廷勳是隨駕的軍將,而耿崇美則是通事,也就是翻譯官出身,兩個人的交集並不多。

本來崔廷勳在軍中靠著廝殺起家,而耿崇美一直做著翻譯官的話,兩個人在將來也會一直沒有什麼交集的,不過也就是因為契丹南侵,耿崇美這個翻譯官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杜威在滹沱河南岸率後晉的幾乎舉國之兵投降契丹,耿崇美就是負責居中聯絡的,而杜威的使者就是當時後晉的閣門使高勳,現在的契丹上京留守。其後耿崇美又被耶律德光派往易州勸降,結果曆年守境自固讓耶律德光無可奈何的刺史郭璘竟被部下出賣,死於耿崇美之手,說起來這個郭璘還是郭威的鄉黨同族。

耶律德光進入東京之後,大封親信和降將為各地節度使,圖謀久據中原,尤其是在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於晉陽稱帝以後,為了堵住劉知遠進軍汴洛,耶律德光更是任命了幾個自小生長在北蕃的親信漢兒控扼要害。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崔廷勳和耿崇美有了正式的交集,其中崔廷勳被任命為河陽節度使,耿崇美則被任命為昭義軍節度使。

崔廷勳是實際到任孟州(今河南孟縣),已經切實掌握了孟州、懷州(今河南沁陽)等地的政權和軍力,他的河陽節度使是名副其實的,而耿崇美的昭義軍節度使還隻是一個虛名。

後晉的昭義軍節度使張從恩雖然恭順地入朝覲見耶律德光,節度副使趙行遷作為權知留後也在潞州恭候耿崇美的到任,不過底下的軍民官員可就沒有那麼恭順了。節度判官高防和權巡檢使王守恩密謀,潞州的駐屯禁軍指揮使李萬超實際領兵入府斬趙行遷,共推王守恩為權知昭義軍留後,在殺了契丹使者以後舉鎮歸附劉知遠。

在這樣的情況下,崔廷勳就領著河陽兵護送耿崇美去潞州赴任,結果他們前腳剛剛進入澤州,正打算進攻潞州的時候,前麵的潞州軍民立誌堅守,劉知遠也急派史弘肇領步騎萬人前往救援,後麵的河陽又失火了。被脅迫押運數十船兵器甲仗往契丹本土的奉國軍某軍都虞候武行德在河陰(今河南滎陽東北)倡議反正,殺了契丹監軍使以後乘虛入據河陽,自命為河陽都部署同樣歸附劉知遠。

進退兩難之下,崔廷勳和耿崇美不得不退回懷州和奚王拽剌合兵,然後進逼河陽,還曾經勝了武行德一陣。不過隨著耶律德光北返並且途中死於欒城殺胡林,兩個人心知大勢已去,最後也隻能擁眾北遁到恒州,臨走的時候還不甘心,在路過衛州(今河南衛輝)的時候把那裏劫掠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