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三國終(2 / 2)

司馬懿詳細分析了曹丕稱帝的有利條件,曹丕欣然同意,並督促他親自去辦。司馬懿顧忌司馬氏祖上名望,決定暗中令華歆首倡獻帝“禪讓”之事。大殿之上,華歆率眾臣逼獻帝退位,獻帝驚慌失措,親赴太廟祭告祖先。太廟中,曹妃前來安慰痛哭中的獻帝。曹洪、曹休二人率兵前來促駕,漢獻帝返回大殿,將國璽交出,下旨退位。大殿之外,曹丕與曹妃相逢,曹妃怒斥曹丕的篡逆之舉。曹丕不滿於漢獻帝禪讓詔書的語氣,辭恩不受,命其再授一詔。翌日,曹丕再次推辭了獻帝的禪讓詔書。群臣命獻帝再三擬寫詔書,獻帝悲憤不已。是夜,司馬懿進宮麵見獻帝,說華歆已命人建造禪讓高台。

司馬懿親自為獻帝草詔,曹妃親自為其研磨。翌日,曹丕接旨繼承帝位,國號大魏。司馬懿率兵親自為獻帝、曹妃餞行。司馬懿目送獻帝等人乘舟而去。途中,船漏水而沉,獻帝、曹妃終葬身江中。成都城內,劉備痛惜關羽陣亡,荊州盡失。談話間,曹丕廢漢自立的消息傳來,劉備肝腸寸斷。獻帝大喪之日,眾人擁戴劉備自立為帝,劉備義憤不從。劉備病發,命所有軍政大務悉交孔明決斷。數日後,孔明稱病不能打理政務。劉備探望之時,諸葛亮再次對其勸進。劉備顧念蜀中舊臣,親自登門探訪。

劉備詢問舊臣李嚴蜀中何去何從,李嚴叩拜勸其稱帝。劉備終為所動,命其輔佐孔明料理蜀中事務。建安二十六年,劉備稱帝,建立蜀國。劉備下詔攻伐東吳,趙雲覲見,勸其暫緩對吳發兵。孔明也曆數蜀吳交兵的弊端,劉備隻得暫緩伐吳。蜀軍帳中,張飛對暫緩伐吳的政策異常不滿,決定進成都麵見劉備。張飛在劉備內室大發雷霆,劉備好言將其勸退。劉備伐吳心切,命李嚴、黃權二人籌備糧草、兵馬,秋後伐吳。閬中軍中,張飛日日飲酒抒發鬱悶心情。張飛酒後責罰部下,暴戾無度。部下不堪,趁夜將張飛首級砍下,投奔東吳而去。張飛本是大蛇下凡轉生,奈何那部下是一個捕蛇的獵戶出身,正好和其相克,克死了張飛。

張飛靈前,劉備痛哭流涕,對東吳恨之入骨,不顧群臣勸阻,立誓伐吳。魏延、馬謖拜見諸葛亮,魏延聲言劉備欲將孔明丞相之位架空,被諸葛亮怒斥退下。劉備率大軍七十萬伐吳,孔明命馬良隨時將戰區地理、戰況等信息報與成都。孫權決定迎戰,命孫桓率兵堅守秭歸,以挫劉備鋒芒。

蜀軍首戰大勝,一舉攻克了秭歸城。東吳敗報接連而至,孫權大怒。吳國太決定將孫尚香送還劉備,以澆滅劉備的怒火。孫權修書派諸葛瑾送至劉備,欲送荊州三郡與孫尚香以求和。劉備告知其欲取東吳,命孫權率文武百官來降。

富池口吳軍大敗,東吳老將程普身亡,戰況十分危機,大有以土蓋水之勢。危急之下,孫權命陸遜為大都督,統領三軍。吳軍韓當軍營,蜀軍猛攻,連續攻克吳軍數十座軍寨。韓當奉陸遜之命後撤,繼續紮寨抵抗。吳軍帳內,陸遜繼續命令部下守寨抵抗,以拖延時日,吳軍上下怨聲載道。東吳大殿內,群臣上諫孫權撤換陸遜的職務,被孫權嚴詞拒絕。東吳軍退至猇亭最後五十座寨內,激勵全軍將士誓死一戰。吳軍士氣大振,連續擊退蜀軍多次進攻,蜀軍傷亡慘重。

後劉備病死白帝城,在後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七星續命陣沒了陣眼蜀國氣運消散,活該該敗亡。與此同時,洛陽大殿,曹睿身體日益衰微。司馬懿覲見,曹睿任命其為太尉,徹底消其兵權。司馬府中,靜姝與司馬懿互訴衷腸。司馬懿決定與之成親,靜姝感動萬分。病中的曹睿召司馬懿進宮,假意將攝政大權交付於他,以測其用心。司馬懿推辭不受,並主動要求辭去所有官職,並將雍涼舊將削官去職以打消曹爽的猜疑。不久,曹睿薨,其子曹芳登基即位。司馬府中,靜姝難產而亡,情痛之餘,司馬懿中風病發。曹爽大喜,決定次日陪同天子攜文武百官拜謁高平陵。此時,司馬懿一改往日病態,在府中調兵遣將封鎖洛陽各城門。司馬懿率兵直奔皇宮,命郭太後“降旨”緝拿曹爽奸黨,命司馬懿執掌軍政大權。自此,司馬家族主宰魏國朝政數十年,後司馬昭滅蜀,司馬炎廢魏帝建立晉朝,滅東吳。天下終歸司馬氏。

Ps:以前的九十三章不見了,所以沒上傳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