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美術商賈尼斯在對待顧客方麵,特別注意招徠潛在顧客的買主,特別是那些公關學校或大學中的女孩子。因為這些女孩子即將步入社會,一旦培養出她們對現代美術的興趣,那麼不僅她們會經常光顧,將來她們還會偕同自己的丈夫來購買美術品。
在買賣中把握雙贏的技巧,這不僅是賈尼斯的經商手段,也是大多數猶太商人采用的手段,從而使得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猶太人這種“一筆生意,兩頭贏利”的贏錢之道是符合現代經商原則的。猶太人為什麼會這樣做呢?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第一,過去,公司為了賺錢,總想獨霸市場,一心想著擠垮同行。他們在處理與同行的關係上,多是互相詆毀,互相攻擊,互相欺騙。不僅信奉“同行是冤家”,而且堅持“三十六行,行行相妒”。如今,現代社會的企業,提倡競爭,鼓勵競爭,但競爭的目的是為了相互推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一起發展。
第二,兩軍相爭,你死我活,非勝即敗。在市場競爭中,誰都想勝不想敗。參與市場競爭的各個公司是“敵手”。他們在彼此競爭中帶有保密性,偵探性,獲勝性。倘若市場不能容納全部競爭者時,任何企業都想保存自己而“滅掉”對方。即使市場能容納下全部競爭者時,他們也還是都想以強“敵”弱。
第三,雖然競爭公司間有點像戰場上的“敵手”,但就其本質來說是不一樣的。公司經營的根本目標是為社會做貢獻,公司的產品是滿足社會需要的,公司賺的錢也被國家、公司和員工三者所用,公司間的競爭手段必須是正當合法的。在這種意義上講,公司之間完全可以相互幫助、支持和諒解,應該是朋友。
第四,市場競爭是激烈的,同行業的公司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競爭對手在市場上是相通的,不應有冤家路窄之感,而應友善相處,豁然大度。這好比兩位武德很高的拳師比武,一方麵要分出高低勝負,另一方麵又要互相學習和關心,勝者不傲,敗者不餒,相互間切磋技藝,共同提高。
第五,在市場競爭中,對手之間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竭盡全力與對手競爭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在競爭中一定要運用正當手段,也就是說,隻能通過質量、價格、促銷等方式進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決雄雌,切不可用魚目混珠、造謠中傷、暗箭傷人等不正當手段損傷對手。
第六,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市場的廣闊與多元性,使得一個有靈敏頭腦的老板,不必為自己受擠而妒火中燒,而應果斷地避開眾人,不畏踏上冷僻的羊腸小道,一樣能夠到達光輝的頂點。
現代社會,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市場形勢此時可能對甲企業有利,眨眼間就可能變得對乙企業有利。所以,老板應“風物長宜放眼量”,不應當以一時勝負來論英雄,更不可以因一時失利而遷怒競爭對手。
這樣看來,同吃一塊蛋糕的贏錢術是猶太人的睿智表現。
從源頭上賺鈔票
一筆生意,兩頭盈利,能不能策劃得如此完美,就看你的經商智慧了。
敢想敢做、善於抓住獲利機會,這一點正是猶太人生意取得成功的關鍵。
哈默的成功之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哈默在幾經失敗後,鑽探終於成功,這使他非常高興。於是他急急忙忙趕到太平洋煤氣與電力公司。他拿定主意準備同這家公司簽訂為期20年的天然氣出售合同。沒想到卻碰了一鼻子灰,太平洋煤氣與電力公司三言兩語就把哈默打發走了。他們說對不起,他們不需要哈默的天然氣,因為他們最近已經耗費巨資準備從加拿大向舊金山修建一條天然氣管道,大量的天然氣從加拿大通過管道可以輸來。
這對哈默來說,無疑是當頭潑了一盆涼水,哈默一下子手足無措。等冷靜後,哈默很快找到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以製服太平洋煤氣與電力公司。哈默趕往洛杉磯,因為太平洋煤氣與電力公司賣到該市,是天然氣的直接承受單位。他與該市的議員,繪聲繪色地描繪他計劃從拉思羅普修築一條直到洛杉磯市的天然氣管道的設想,他將以低於太平洋煤氣與電力公司和其他任何公司的價格供應天然氣,以此來滿足洛杉磯市的需要。議員心裏為之一動,準備接受哈默石油公司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