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生意人理財的第四個法則便是保護財富。處在今天這個訴訟漫天的社會裏,許多人在有錢之後反而失去安全感,甚至於比沒有錢時更沒安全感,隻因為他們知道現在比任何時刻都有可能被別人控訴。然而別擔心,隻要目前沒有什麼官司纏身,就有合法渠道保護你的財產。你是否把保護財產列入考慮範圍呢?若是你目前還沒有考慮,此刻似乎也應開始跟專家多商量些,並且多跟那些專家學習,就如同你人生中其他的學習一樣。
猶太生意人理財的第五個法則是懂得享受財富。當你致富之後,不要舍不得去享受快樂,大部分人隻知道拚命賺錢,等攢到一定的財富時才去享受,不過除非你能夠把提升價值、賺取財富跟快樂串在一起,否則就無法長久這麼做下去。因此有時候,你得給自己一個獎勵。
對於猶太人來說,未來是難以預料的,反猶迫害不知何時會發生,隻有金錢可以給他們提供某種保護。
要把一塊錢當作兩塊錢來使用
要把一塊錢當作兩塊錢來使用。如果在一個地方錯用了一塊錢,並不僅僅是損失了一塊錢,而是花了兩塊錢。
猶太經典《塔木德》中指出:“吝嗇在有的時候和節約一樣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世界上曾經流行這樣的說法——猶太人是吝嗇鬼。猶太人對金錢十分吝嗇,花錢時極為小氣。他們為自己的吝嗇感到高興。在他們看來,作為商人,對物品的斤斤計較和對金錢分分毫毫的計算利用是商人職業的本能反應,這種說法是對他們精明投資的一種褒揚。
“對錢財必須要有愛惜之情,它才會聚集到你身邊。你越珍惜它,尊重它,它越心甘情願地跑進你的口袋。”
猶太巨富洛克菲勒是這個信條虔誠的遵守者。洛克菲勒成為億萬富翁以後,他的經營管理也是以精於節約為特點的。節約在他的一生裏都是很明顯的。
很多猶太老板,對任何開支都是精打細算,為的就是盡量地降低成本,減少費用,他們總是說,要把一塊錢當作兩塊錢來使用。如果在一個地方錯用了一塊錢,並不僅僅是損失了一塊錢,而是花了兩塊錢。
猶太人的用錢原則就是這樣,隻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他們認為不該用的地方是一塊錢也不該花出去的。
有錢不置半年閑
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資金,千方百計地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減少利息的支出,增加商品單位利潤和總額利潤。
猶太人在商場上,絕對容不得模棱兩可,馬馬虎虎。特別是在商定價錢時,他們非常仔細。對於利潤的一分一厘,他們都計算得極其清楚。
《猶太生意經》上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旅行者的汽車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拋錨了。他自己修不好,有村民建議旅行者找村裏的白鐵匠看看。白鐵匠是個猶太人,他打開發動機護蓋,朝裏看一眼,用小榔頭朝發動機敲了一下——汽車開動了!
“共20元。”白鐵匠不動聲色地說。
“這麼貴?”旅行者驚訝至極。
“敲一下,1元,知道敲到哪兒,19元,合計20元。”
由此可見猶太人的精明。隻要他們認為該賺錢的地方他們一定會臉不紅心不跳,不卑不亢地賺回來。在長期的商場磨煉中,猶太人練就了閃電般迅速的心算能力。
猶太人因為心算快,所以經常能做出迅速的判斷,這使他們在談判中能鎮定自如,步步緊逼,直至大獲全勝。
不存款是猶太人經商智慧不可忽視的部分。“不存款”是一門資金管理科學。“有錢不置半年閑”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經: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資金,千方百計地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減少利息的支出,增加商品單位利潤和總額利潤。
所以,在猶太人眼裏,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經商智慧,關鍵看其能否靠不斷滾動周轉的有限資金把營業額做大。
永遠不講排場亂開支
金錢容易引發意外,任何人對待金錢都要謹慎,否則就要損失金錢。先要學會看管少數金錢,然後才可以管理更多金錢,這是最聰明的提防金錢損失的辦法。
猶太經典《塔木德》中說:“金錢容易引發意外,任何人對待金錢都要謹慎,否則就要損失金錢。先要學會看管少數金錢,然後才可以管理更多金錢,這是最聰明的提防金錢損失的辦法。”
猶太商人不管多麼富有,也絕不會隨意揮霍錢財。在宴請賓客時,以吃飽吃好為主,不會講排場亂開支。在生活中,崇尚積蓄錢財,不會用光吃光,手頭空空的。
猶太人測算過,依照世界的標準利率來算,如果一個人每天儲蓄1美元,88年後可以得到100萬美元。這88年時間雖然長了一點,但每天儲蓄2美元,在實行了10年、20年後,很容易就可以達到10萬美元。一旦這種有耐性的積蓄得到利用,就可以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賺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