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偷襲白蓮教
朱元璋點頭稱是:“朕命你即日起修改大明律,完工後送朕預覽,朱批後即可刻印發行,務必做到各州府縣皆知。到時禮部再榜示天下:有稱白蓮、靈寶、火居,及僧道不務祖風,妄為論議沮令者,皆治重罪。”
下朝之後藍玉回到府上,剛剛端起一杯茶要喝,就聽門外喊道:“聖旨下,涼國公接旨。”慌得他趕忙迎出屋外,早有太監站在庭院中,見他出來便展開聖旨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涼國公藍玉帶本部人馬練兵四川,三日內務必啟程,欽此!”
藍玉謝恩領旨後,百思不得其解。如今乃是太平盛世,沒聽說四川有叛亂,這是練的哪門子兵啊?而且時間緊迫,三日之內就要走。皇上為了防止將領叛亂,規定五軍都督府掌管士兵的訓練,但卻沒有調度權,兵部有權調動卻沒兵,如遇戰事,臨時任命的將軍可憑聖旨到兵部取虎符,再去都督府領兵,所以一來二去得耽擱好幾天。想了半天,他吩咐管家道:“去請王弼等過府議事。”
王弼是藍玉手下的一員猛將,他不但驍勇善戰,而且有勇有謀,被封為定遠侯,藍玉上次奉命北伐之時,大軍深入沙漠,卻找不到敵軍的主力,藍玉當時想撤兵,王弼勸他道:“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複命?”。
藍玉聽從了他的勸告,繼續深入,明軍進至捕魚兒海,終於找到了敵軍,王弼擔任前鋒,直取敵營,北元嗣主脫古思帖木兒倉皇逃走,王弼盡獲其輜重。
不久後十幾個部將陸續來到,藍玉把聖旨以及自己的思路所講一遍,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商量了半天,誰都沒有猜透皇上的用意,王弼說:“都別瞎猜了,要不咱進宮去問問皇上吧。”
眾人還未出門,就聽得有人喊道:“皇上駕到-----。”十幾個人連忙迎出去,朱元璋正邁著大步往裏走,眾將連忙參拜,朱元璋大手一揮道:“罷了,沒想到你們都在這兒啊。”
進屋落座之後,藍玉對朱元璋說:“皇上,臣對此次練兵多有不解,還請皇上示下。”
朱元璋看了看眾將道:“爾等暫且退下。”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竟是充耳不聞。朱元璋連說三遍,這幾個人竟跟木雕泥塑一般毫無動靜。朱元璋不由得勃然大怒,他瞪起三角眼想要嚴加叱喝,藍玉一見,連忙揮了揮衣袖,十幾個人立刻便退了出去。
藍玉向朱元璋施禮道:“皇上息怒,這些人粗俗不堪不懂規矩,請皇上不要和他們一般見識。”
朱元璋強壓下心中的怒氣,換上一副笑臉道:“不會的,這些朕都清楚,朕也是窮苦出身,從小沒讀過書,對這些禮義綱常不會太在乎的。藍玉啊,他們這麼做正說明你治軍有方啊。”
朱元璋嘴上說不在乎,其實他心裏最在意禮儀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能不能繁榮昌盛,全在於臣民能不能守禮守法,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民不教化則不知禮義。”後來還公布了一個“教民榜文”裏邊是這樣說的:“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裏,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
常遇春、徐達、李文忠等死後,藍玉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他英勇殺敵,所向披靡,堪稱常勝將軍,他南征雲南、北征大漠,平定叛亂,為大明的穩固與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此時正是需要他的時候,所以朱元璋才能隱忍不發,但是藍玉此人卻持功傲上,驕縱不法,極不檢點。他私占元妃,強入喜峰口,而且多蓄莊奴、義子,恣意橫暴,奪占民田,朱元璋早就對他不滿了,整治他已是遲早之事。
朱元璋狠恨恨的想道:”藍玉,你竟然縱容部下藐視皇上,這筆賬先記下了,總有一天朕要和你算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