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家事(1 / 2)

坐著省長的專車從省委大院裏出來,江曉風感覺站崗士兵敬的禮都特別標準,忽然一陣莫名的熱血沸騰,忍不住也還了一個,隻是坐在車裏動作有些變形,看起來更想是美國的軍禮。

楊海濤的專職司機是從北京帶過來的,名叫李興國,四十多歲的中年壯漢,以前是特種兵出生,跟了楊海濤十多年,算是他心腹中的心腹了。見到江曉風耍寶,忍不住想笑,但又不好意思笑出聲來,強忍著笑意問道:“江少現在要回學校嗎?”

江曉風搖頭說道:“今天出了這麼多事,想必家裏已經鬧翻天了,還是把我送回家去吧。”

李興國微微皺眉。把他送回學校是楊海濤的叮囑,目的是向外麵傳遞一個信息:江曉風和他的關係非同一般,可如果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他送回家,這樣力挺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不過他也沒有堅持,畢竟江曉風的理由也很充分,讓人沒有辦法輕易拒絕,而且從楊海濤和江家的關係來看,他也沒有理由太多的幹涉其中。

對於江家和楊家的恩怨,李興國雖然不是特別清楚,但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楊海濤的妹妹楊青是青雲集團掌門人江雲的發妻,那個時候楊青的父親還是隴南省的省委書記,江雲的快速上位應該和楊家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其實當初楊老對於他們倆的事情並不讚同,可女兒的意向非常堅決,他也沒有辦法,隻能是暗地裏多加照看,可是隨著外孫的出世和女兒的去世,他和江雲的關係急劇惡化。雖說難產這種事情不能怪到江雲頭上,但在楊老看來,如果不是江雲,他女兒現在應該還活得好好的。

感情這回事兒,看清楚容易,說清楚卻難,由於對江雲存了看法,連帶著對江曉風這個外孫也沒有太多過問了,隻是近來楊老年紀大了,憤恨漸去,情根漸生,每當懷念起女兒的時候,也開始掛念那個沒見過麵的外孫兒。

楊老的父親是共和國的開國中將,算上楊海濤,楊家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紅”了三代了。楊海濤沒有兒子,隻有兩個女兒,楊海濤原本還有一個哥哥,但他死得早,也隻留下了一個女兒,在楊家的第四代傳人裏麵,居然隻有江曉風一個男丁。所以楊老便動了念頭,要將江曉風過繼到楊海濤名下,好歹給楊家續個根——反正江雲不是還有一個兒子嗎?

原本這對江家和楊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楊家固然可以借此延續香火,江家也可以重新和楊家搭上關係,是個一舉兩得的事情,可是江雲卻想也不想就一口否決了,理由是“曉風離家多年,至今音信全無”。於是楊海濤又輾轉找到了江曉風,把楊老的意思跟他說了一遍,江曉風的反應居然跟他父親一樣,但理由卻很雷人:“江字六筆,楊字八畫,從來都隻聽過把自己的姓往少了改,哪有越改越多的道理?這樣排起名來豈不是要大大的吃虧?”

楊海濤勸說道:“吃虧就是占便宜,你姓楊的話,占的便宜肯定比姓江要大,吃點小虧,占了大便宜,何樂而不為?”

江曉風卻使勁搖頭:“多大的便宜也不關我的事兒了——我從小就吃不得半點虧。”

關於吃虧和占便宜的分歧,向來爭議很大,江曉風擺明了立場:小爺就是個隻占便宜不吃虧的人,楊海濤也奈何不得,他先後勸說了兩三次,這件事情也就作罷。隻是江曉風雖然不肯改姓,但也絲毫沒把自己當外人,自從得知自己有個省長娘舅之後,使喚起人來完全是是無忌憚,比如說金牛區公安局局長趙誠,堂堂正正的區委常委,居然被他指使得團團轉。

在李興國看來,江曉風平素的所作所為未免有些不知好歹,不過楊海濤卻對此子非常看重,每次談及,話裏也是洋溢著讚譽之詞。對於領導的家事,李興國不敢多嘴,但他覺得,如果江曉風是他兒子的話,一定會把他的腿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