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勸降(1 / 2)

武定知州鍾念祖隨軍而至,看到英勇善戰的楊玉科躊躇滿誌,他靈機一動對楊玉科說:“我看這戰打來打去也沒什麼好結果,不如和解算了。楊玉科誠慌誠恐地說:“能和解是最好的!”“嗯,我試試看!”鍾念祖說。“隻要和義軍和平談判,我們心誠,條件可以放寬。”楊玉科又補充了一句。鍾念祖點點頭說:“我上山去試試,如果我下不來的話,你就不要對他們講客氣了,回去求援,一舉殲滅。”“好,你放心去吧。”楊玉科說。為了保一方平安,鍾念祖隻有把自己的生死置至度外,這是讓畢顧保始料不及的。其實,鍾念祖在要跟畢顧保談判之前就久聞畢顧保的為人了,畢顧保生性耿直,很講信義。所以,鍾念祖胸有成竹地上鬆老山,大白馬爬起山來也挺精神,不大一會功夫,他們就爬到了半山腰。“喻”鍾念祖在半山腰勒住了大白馬,他回首俯瞰楊再仙一行,除了大山和茂密的森林,他什麼也看不見,不禁有點膽寒,他手下的隨從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說道:“大人,如果還沒想好,那就停下來再想一想,如果後悔,我們現在還來得及。”鍾念祖斬丁切鐵地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何悔之有?走吧!上馬!”“駕!”鍾念祖跳上馬,一揚鞭,並向鬆老山走去。隨從看他心意已決,不想陪他前去送命,於是磨磨蹭蹭的想當逃兵,鍾念祖看出了手下的心思,說:“怕死的,滾!別礙我大事。”他的手下有個怕死鬼,剛要轉身,被他一飛鏢結果了性命。其他幾個也隻好戰戰兢兢地跟隨他爬上了鬆老山。

楊玉科的部隊和唐有中的部隊在山下僵持著。因為鍾念祖答應,在他上山談判期間,清軍不攻打義軍,但義軍也不能攻打清軍。所以他們就這樣無耐地等侯著······

鍾念祖想過,他不能向他的前任夏家疇一樣,和義軍這樣再鬥下去,不然這些義軍反複來攻打州城,他這州官就當不安寧也當不長。當然,他與夏家疇不同的是:他現在有楊玉科這支隊伍作依靠,底氣更足一些,因而上山談判也才算有了資本。說是談判,實際上是招降而已。

接近鬆老山的村子時,就有兩名義軍拿著一塊黑色的紗布把他的眼睛蒙了起來,隨後一前一後把他牽著上山。其他隨從一個不準跟著。鍾念祖一連跌倒了五次都被義軍拉了起來。當鍾念祖來到大營盤時,才得以把蒙麵紗布解開,他擦了擦眼睛,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義軍的陣勢,他也感歎和佩服義軍的能量。短短七八年的時間,義軍就將營盤做到這種地步,也是非常不容易了。來到帥府,見警備森嚴,不禁也感歎義軍的自我防範措施。過了九道崗,他才見到了畢顧保。

畢顧保叫人上了茶,慢悠悠的說:“我們打進州城去,是見不到知州的,今天知州大老遠上山來,不知有何貴幹?”

鍾念祖說:“我們之間這戰也打了將近九年了,雙方各有死傷,現在是該坐下來談一談的時候了。

畢顧保說:“不知知州要談些什麼,咋個談法?”

鍾念祖說:“這戰是不能再打下去了。隻要你們不再攻打我們,過去的事就一筆勾銷,不計舊愁”畢顧保說:“這個我做得到,可你們做不到。過去是清軍逼我們的。我們不得不起事,否者就要被殺。我們不攻打你們可以。可你們能保證不再殺害鬆老山的彝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