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被欲望籠罩——學會選擇,學會放棄(1 / 1)

什麼都想要,卻又不能什麼都要,這樣活著豈不很累?不如幹脆放棄一些東西,你會得到更多。

一個靈魂對老天爺說:“您給我一個最好的形象,我將永遠崇拜您。”

老天爺仁慈的回答:“好,你準備做人吧,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形象。”

靈魂問:“做人有風險嗎?”

“有,勾心鬥角,殘殺,誹謗,夭折,瘟疫……”

“另換一個吧!”

“那就做馬吧。”

“做馬有風險嗎?”

“有,受鞭笞,被宰殺……”

“唉,請再換一個吧。”

“老虎。”

“老虎。”靈魂樂了。“老虎是獸中之王,他一定沒風險。”“不,老虎也有風險,有時被獵人殺,有一種小獸也是它的客星。”

“啊,老天爺,我不想當動物了,植物總可以吧。”

“植物也有風險,樹要遭砍伐,有毒的草被製成藥物,無毒的草人獸食之。”

“啊,恕我鬥膽,看來隻有您老天爺沒有風險了,我留下,在您身邊吧。”

老天爺哼了一聲:“我也有風險,人世間難免有冤枉情,我也難免被人責問,時時不安。”說著,老天爺順手扯過一張鼠皮,包裹了這個靈魂,推下界來:“去吧,你做它正合適。”

生活中應該學會滿足,若不知足有時就連起碼的東西都得不到。

人往往是很貪的,這也想要,那也想要,舍不得放棄任何東西,這也是視角狹隘的表現。生活中,我們必須懂得有所選擇,有所舍棄。尤其是在困境中時,犧牲小的代價,就能換來整體的利益。

60年代是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那時,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是石油,因此作為石油的運輸工具——油船就顯得很重要。一股油船熱很快席卷了整個日本。

然而這時候,已經經營造船業多年的日本巨商坪內壽夫,卻反其道而行之,不跟別人湊熱鬧,不顧董事會其他人員的反對,毅然決定放棄紅紅火火的造船業,改而投資汽車專用輪胎。坪內壽夫認為,既然是這麼熱門的行業,洶湧而來的人肯定很多,不久後必然會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麵,等到那時受重創,不如現在就趕快轉行。

果然,幾年後,日本就因為造船業生產的產品供大於求,很多造船廠損失慘重。坪內壽夫獨特的眼光讓同業者敬佩。

事實也證明了坪內壽夫的決策是正確的。70年代初,日本汽車大受世界各地人們的青睞,坪內壽夫的生意扶搖直上。

想把生意做大,就應該把眼光放遠。不要因為眼前有利潤而緊抓不放,有得必有失,懂得放棄,才有更多的收獲。

傳統的人參補藥店,銷售目標都是一些中上層人士。但香港卻有一家花旗參店一改傳統的做法,麵向普通經濟層。這家花旗參店推出了“一元超值銷售”方法,吸引了廣大顧客,使市場占有率激增。

他們把原定價100元左右的每包參類商品,分拆開來,裝成一小包忠實顧客一小包出售。每包隻買一元錢,每位顧客每次隻能買一包。這樣,讓再窮的顧客,也買得起高檔的商品。而富有的顧客也願意這樣少量多次地購買。很快,不同層次的人都成了這家店的忠實顧客。

後來,這家店又推出了一元一斤的蜜棗,一元一隻的當歸等等。漸漸的,到這裏光顧的客戶經常要排十幾分鍾才能輪到自己交款。事實上,精明的顧客都會知道,一元商品都是物超所值。店家賣的這些商品,都是虧本銷售。

而這家店的總銷售情況是,雖然那些“一元商品”虧本了,但帶動了其他商品的銷售。因為,絕大多數顧客不會隻買“一元商品”。

做生意,不能太過分精明,不要什麼商品的錢都非賺不可,有時,在某些地方吃點虧,會帶來更多的利潤。釣魚都要付出餌料,何況做生意!

做人更是如此。什麼都想要,卻又不能什麼都要,這樣活著豈不很累?不如幹脆放棄一些東西,你會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