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開始,丁朗就是一個內向的人。他不擅言辭,直腸子,總是喜歡說實話。
為什麼不說實話呢?丁朗很不明白周圍的大人和小孩們。大人們總是撒謊,同年人們也同樣這樣,丁朗覺得他們的腦子一定是有問題的。
事實擺在那裏,為什麼要去說謊話呢?為什麼要和事實相反著說呢?丁朗曾經問過周圍的一些同學這個問題,但得到的回應無一不是“s·b”、“gun”之類的話。
沒有人願意找罵,沒有人被罵了會很開心,這是丁朗的想法。所以丁朗就在也沒有問過周圍同學相似的“為什麼”。
他發現,隻要不問類似的為什麼,周圍的人就似乎很願意和他交往。丁朗雖然有了可以交往的人,但是,他很不開心。
在他的身邊,有著很多很多不符合自己邏輯的現象。比如為什麼老師說要按時完成作業,別人就不完成呢?為什麼老師罰一些人做什麼事情,如果某些人沒有做,老師就會減輕他們的懲罰呢?
有很多很多的為什麼,丁朗想要提出來。
但是,人不是完美的。
丁朗直到意識到自己也是會犯很多錯誤的,他開始慢慢地理解周圍的事物。
但,他沒有所謂的“屈服”。他覺得,大人所說的那些事情沒有解決,是因為大人們懶得解決,而不是不能解決。
“你現在還小,不懂,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辦法,忍著點吧。”
“這就是成熟。”
“你要聽啊,這是為你好啊!”
這些都是大人們經常說的話,也是丁朗最不願意聽見的話。
“我長大了覺得不要成為這樣的人,也絕對不會成為這樣的人!”
這是丁朗常常記在心裏的一句話。
“你不要不耐煩,等以後我們全老了,死了,你想聽也聽不見了。”
人是會死的,丁朗當然知道。家人們死後,丁朗就聽不見家人們的嘮叨了,丁朗也知道。丁朗知道很多常識,但他就是不服。
他覺得從理論上來說,大人們所說的那些事情完全可以用時間、耐心、和不服輸的毅力來解決,丁朗覺得這些事情最終沒有得到解決,是因為大人們在經曆了那些人事之後,期望、努力和結果之中有一個沒有足夠,大人們以後便不願意花費時間來完成這些事情了。
“這就是現實!”
這也是大人們經常說的話。
“狗屁現實!”
雖然是這是這麼說的,但丁朗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那麼自己就沒辦法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評價他人。自己沒有資格評價別人。
於是,丁朗本來內向的性格,就顯得更沉默了。
內向的人會幹什麼呢?
動漫、小說、漫畫是些好東西。
於是,丁朗義無反顧地撲進了這些東西裏麵。他發現自己在裏麵可以忘記什麼大人、忘記什麼狗屁成熟,忘記一切的一切。
後來,他發現就連動漫等裏麵都有描寫現實的東西,有著專門研究現實、表達現實的存在,隨著認識自身缺點的過程的推進,丁朗逐漸理解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