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交口才的基本要求
美國著名成功學家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85%則是要靠人際關係和他的做人處世能力。”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處世能力最重要的就反映在口才之中。它是社交場上立足製勝的法寶。
實際而言,一個人社交能力的高低,又主要表現在說話與辦事能力上。社交中受人歡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現在適時、適量、適度三個方麵。
一要適時。簡單地講,就是掌握說話的時機。說在該說時,止在該止處,這才叫適時。可有的人在社交場上該說時不說,他們見麵時不及時問候;分手時不及時告別;失禮時不及時道歉;對請教不及時解答;對求助不及時答複……
反之,有的人該止時不止。他們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嘮嘮叨叨訴說自己的不幸;在別人悲傷憂愁時嘻嘻哈哈開玩笑;在主人心緒不安時仍滔滔不絕發表長篇大論;在長輩家裏樂不可支地詳談“馬路新聞”。
請設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見了上麵這種人,你會對他產生什麼樣的印象呢?
二要適量。捷克諷刺作家哈謝克的名著《好兵帥克》裏有一個克勞斯上校。此人以說話羅嗦聞名。他有一段對軍官的“精彩”講話:“諸位,我剛才提到那裏有一個窗戶。你們知道窗戶是個什麼東西,對嗎?一條夾在兩道溝之間的路叫公路。對了,諸位,那麼你們知道什麼叫溝嗎?溝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種凹而長的坑,對,那就叫溝。溝就是用鐵鍁挖成的。你知道鐵鍁是什麼嗎?鐵作的工具,諸位,不錯吧,你們都知道嗎?”克勞斯上校的這番話,雖然是作家加工過的,但生活中、社交場上說話羅嗦也不乏其人。因此說話適量也是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之一。
適量既指說話的多少適當,也包括說話的音量適宜。應該指出的是,適量並不是都是少說為佳,更不是指那種語量沒有變化的老和尚念經,適量與否應以是否達到了說話目的為衡量的標準。
請看下麵幾段話:
(1)您看,這麼晚了還來打攪您,真過意不去。您要休息了吧?真對不起,對不起……
(2)我不同意這個意見!我明確表示不同意。不管你們怎麼看,我就是不同意。
(3)那不是我說的,我怎麼會那麼說呢?您想,我能說那種話嗎?那確實不是我說的。
上麵的幾段話,初聽起來似乎有些“廢話”,但都是為了增強表達效果不得不說的“廢話”,是必要保留的語言的“冗餘度”。第一段是表示道歉的話,重複幾句顯示了態度的誠懇;第二段話中的重複是為了表示說話人態度堅決和不容置疑;第三段則是說話人急於表白自己心情而采取的必要的重複。這種語言現象在社交場合經常出現。由此看來,社交口才的多少適量,並不排除為達到說話目的的必要重複,而是指根據對象、環境、時間的不同,該多說時不少說,該少說時不多說。有的人自我介紹羅羅嗦嗦,祝酒時說上半個鍾頭還不停,批評起來沒完沒了……這樣既影響說話效果,又影響自己的社交形象。
適量的社交口才還包括聲音大小適量。大庭廣眾之中說話音量宜大一點,私人拜訪交談音量宜適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間交談,小聲則可以表現親密無間、情意綿綿的特殊關係,給人一種親切感。這些都是在社交場合與人交談應該掌握好的。
三要適度。1988年美國總統競選,民主黨在選民中造成了布什是毫無獨立主張的這一印象,他們甚至稱“布什是裏根的影子”。在交談時,民主黨人總愛用挖苦的口氣問:“布什在哪裏?”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才恰到好處呢?布什的競選顧問、老資格政治公關專家艾爾斯,為布什設計了一個回答:“布什在家裏,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這有錯嗎?”
這一回答,體現了強烈的針對性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的結合,有很高的藝術性。試想,如果你在社交場上遭到別人挖苦時,就馬上抓住對方弱點,給以迎頭痛擊,那將產生什麼效果呢?也許你自認為是勝利者,可在別人眼裏,你卻是一個心胸狹窄不善言辭的人。而艾爾斯為布什設計的回答,卻為布什的政治家風度增添了不少光彩。
社交口才的適度,主要是指根據不同對象把握言談的深淺度,根據不同場合把握言談的得體度,根據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談的分寸度。其次,體態語也要恰到好處。
2稱呼和交談敬辭
與人交往時稱呼別人必不可少。常言道:“言語是個人學問品格的衣冠。”一個相貌堂堂、看上去高貴華麗的人,如果一開口就說出粗俗不堪的話,那麼別人對他的敬慕之心就會馬上煙消雲散。那麼,在社交談話中如何做到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呢?首先是使用稱呼要恰到好處。一般來說,要處理好以下7種關係:
1.等級關係
當代社會中的等級關係,雖然不同於森嚴的封建等級,但是用合適的稱呼體現出上下長幼,以示親切或尊敬,也是必要的。對年長者、知名人士要用尊稱;對上級領導者或其它單位負責人可稱其職務;對職務低於自己的,也要選擇有敬重含義的稱呼,一般不宜直呼其名。
2.心理關係
同樣的稱呼,有人樂於接受,有人則諱莫如深。漁民忌“沉”字,假如他正好姓陳,你若“老陳老陳”叫個沒完,他肯定會不高興。同樣是30歲的人,有人樂於被稱為“老張”、“老李”,而對於正在尋找伴侶的30歲的人,不妨叫他“小張”、“小李”。
3.地區關係
中國幅員遼闊,方言土語繁多,即使同一個稱呼,也因地區不同而含義迥然。比如“侉子”這個稱呼,南方有些地區指體魄健壯的男子,是敬重誇讚的稱呼,而北方人習慣於把“侉子”與粗俗野蠻聯係在一起。所以,來到異地他鄉,不了解當地的方言土語,還是以“同誌”相稱較為妥當。
4.主次關係
或稱先後關係。在同時需要對不止一個人進行稱呼時,一般來說應有個順序,先長後幼、先上後下、先疏後親。周總理1972年2月21日宴請尼克鬆一行時的講話,開頭是這樣的:“總統先生,尼克鬆夫人,女士們、先生們、同誌們、朋友們!”這一係列稱呼,既恰當,又排列有序。
總之,在交談中,恰當地使用稱呼,有助於交談的順利開展,達到交談的目的。
5.場合關係
同一個稱呼,在有些場合中使用就合適,換一個場合就不合適。比如在一般場合叫“奶奶”、“媽媽”,自然而親切,叫“祖母”、“母親”,就生硬別扭;如果在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則以後者為宜。又如,一個人兼有幾種身份,對他的稱呼也要因時因地而定。
6.時代關係
有些稱呼帶有舊時代的烙印。有剝削階級思想意識的痕跡。比如“剃頭的”、“夥夫”、“戲子”之類,都有輕蔑的含義,應該淘汰,而改稱“理發員”(或理發師傅)、“炊事員”(或廚師)、“演員”(或文藝工作者)等。
不過另有一些稱呼,如“先生”、“小姐”、“閣下”,在某些場合使用起來還是很得體的。中國麵向世界開放以來,由於各國社會製度不同,在外事交談中,稱呼的使用要考慮其它國家的習慣。
7.褒貶關係
有的稱呼本身就帶有明顯褒獎的感情色彩,如“老廠長”、“老模範”、“老同誌”等。稱呼別人的綽號,有時有親切感,如陳賡將軍就喜歡別人稱他為“小木瓜”(頭腦遲鈍者);以別人生理缺陷為綽號,是對別人人格的侮辱,是缺乏教養的表現。在戀人的稱呼中,常有“傻瓜”、“壞蛋”之類,不但不會引起反感,反而極其喜歡,這是表達特殊感情的特殊稱呼。
在人際交往中,你的言談能否愉悅人的心情,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能否適時、恰當地使用敬辭。所謂敬辭,即是含有恭敬口吻的用語。它既能表示你對對方的友好與敬重,又能使自己的辭色顯得高雅、有禮貌。下麵,我們就談談敬辭及其應用方麵的一些問題。
從敬辭的作用看,可分為不同種類,主要有:表示謝意、感激、佩服的,如拜謝、拜服、高見、高論等;
表示希望得到對方指教的,如賜教、候教、雅正、呈正、斧正等;
表示詢問的,如請問、高壽、貴庚等;
表示情態、動作的,如恭候、奉陪、光臨、拜望、惠存、笑納、雅教等;
表示請托的,如煩勞、勞駕、拜托、賞光、鼎力、俯就等;
表示尊稱的,如閣下、高足、仁兄、賢弟、大人、諸位等;
表示歉意或請人原諒的,如失敬、失迎、海涵、包涵等。
從表達形式上看,敬辭又可分為口頭的和書麵的。前者如拜托、賜教、借光、煩勞、奉陪、高見、閣下、恭候、請問等;後者如駕臨、枉駕、鈞鑒等。口頭敬辭可以作為書麵敬辭在文章中應用,而書麵敬辭除了特殊情況很少用做口頭敬辭。
敬辭不管是口頭的還是書麵的,大多數出現在句子的頭或尾,如“煩勞您順便給我家裏帶個信兒去”、“借光,讓我過去”,這是出現在句子開頭的。“招待不周,還望海涵”、“本星期日下午在家候教”,這是出現在句子末尾的。當然,敬辭有時也出現在句子中間,如“多蒙鼎力協助,不勝感謝!”、“我們已經恭候多時了。”
在我們了解、掌握的敬辭中,有的含義不止一種,如“高壽”作敬辭用,是問老人的年紀,如“老太爺高壽啦?”這個詞除作敬辭用以外,還有“長壽”的意思。“俯就”作敬辭時,是請對方同意擔任某種職務時用,另外,它還有“遷就”、“將就”的意思。“海量”作敬辭,是表示寬宏的度量,如“對不住的地方,還望您海量包涵”。此外,“海量”還可指很大的酒量,如“您有海量,還可多喝幾杯”。“敬禮”則可表示一種立正、舉手或鞠躬行禮的動作。
因此,我們要全麵掌握和恰當使用敬辭,對有的敬辭的其它含義也不可忽視。另外,上麵介紹的敬辭今天很多已廢棄不用了,隻要掌握了即可,不要亂用。
那麼,在日常交談中,怎樣才能恰當地使用敬辭呢?以下幾點是值得參考的:
1.熟悉、記住那些常用的敬辭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隻有熟悉、記住那些常用的敬辭,才能在交談中脫口而出,既能愉悅人的心情,又能顯示自己的口才與素養。
2.弄懂意思,注意敬辭的應用範圍
敬辭,一般用於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比較多,托人辦事、表示感謝、請人指教、表示敬意、問人情況、表示誠摯等。當然,敬辭也有用於文章的。少數敬辭有其特定的使用對象或場合。例如“高齡”,一般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大人”和“膝下”一般稱長輩,且多用於書信,如“父親大人膝下”。“閣下”稱對方,從前書函中多用,今多用於外交場合,如“大使閣下”。
3.適應人的心理需求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們在交際中都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樂於聽含恭敬口吻的話語,而敬辭則正好適應了這種心理需求。因此,我們應該重視使用敬辭,該用的時候一定要用。
3自我介紹的技巧
在社會活動中,互不相識的人見麵總免不了要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包括對姓名、年齡、職業、住址、經曆及特長等幾個方麵的介紹,應根據場合和需要的不同來決定其繁簡,一般的朋友聚會隻需說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即可。
自我介紹時,態度要平和,要清晰地報出自己的姓名,並用微笑來表達自己的友好。同時還要掌握好分寸,不要有意抬高或貶低自己,這會讓人產生反感,而不願與你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