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結局 第八章古怪峽穀(2 / 2)

他這麼說不無道理。看來,尋龍計劃在甘效乾的心中醞釀了多時,保守估計也有三年多了,照這麼看,我更加要在內心鄙視自己的單純了,這麼一個主兒,我竟然沒能早點兒看出他的陰謀詭計。

這條峽穀無窮無盡似的,我們走了半個多小時,都沒有任何的發現,隻好是稍微休息一會兒。見我還在舉著地圖端詳,左遷感歎道:“可惜,羅演是本地人……唉……”就不再說話了。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能找到一個向導。經驗豐富的常隊長不知去向,身兼向導的羅演又叛逃,手裏唯一依賴的地圖也指望不上了。我隻好說道:“咱們先沿著峽穀走,看看情況再說。”

我話音剛落,隋東傑就捧著一大捧的野果過來了:“劉師傅、張老師,你們嚐嚐,我從那邊摘來的。”因為我們的糧食和水都要截至了,能用果子充饑也不錯。不過我說了句:“先不要輕易吃,沒準兒是有毒的。”劉一氓也表示同意:“張一毛說得對。”

一聽說有毒,隋東傑趕緊把這些果子扔在了地上,還不忘在衣襟上擦擦手,伸出舌頭說道:“差點兒上當。”

左遷問我:“按照地圖上,咱們要找的東西就在這附近,你說會不會就在這片密林裏。”

“不排除這個可能,不過我們得先找到泉眼。”

休息了一陣兒,我們再次啟程。隨著進入叢林深處,左遷和隋東傑初始的新鮮感已經不複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煩躁和不安。在野外冒險中就是這樣,一開始新奇新鮮,時間一長,就是煩躁了,最後很可能演化成恐懼和躁動。

為了安撫他們,我主動找了一個話題,問起劉一氓:“劉師傅,你所說的鎖龍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劉一氓跨過了一棵斷樹,說道:“這鎖龍訣,是始祖累公傳來的,是馴龍時的一種口訣,共有八篇。”

果然,一聽說這個,左隋二人都來了精神。尤其是年紀較小的隋東傑,很是積極:“劉師傅,為什麼有八篇啊,難道龍會等你把這八篇文章都念完嗎?”

“嗬嗬,你懂什麼。所謂的八篇鎖龍訣,被稱作八部真言,有個詞你們聽說過嗎,叫八部天龍。”

隋東傑讀書少,連連搖頭:“我隻知道《天龍八部》。”

我在一旁說道:“一個意思,八部天龍是佛教的典故,說的是佛教的八部眾。”

劉一氓回頭看看我:“行啊,不簡單!”我笑了一下,心說我就是中文係畢業的,這些也沒什麼。他接著說道:“八部天龍其實是影射世間的萬千,而我們這八部真言,則是對應了龍的萬千。所以,龍不同,我們所使用的真言也不同。”

“抓龍,念段口訣就行啦?”我表示懷疑。

“當然不是了,要有這麼簡單,我的老祖宗劉累也不可能名垂青史了。龍這種生物,畢竟不多見,甚至有人認為就不存在。即便是見到了,也沒人想過去收伏它。因為這東西太厲害了,加上人們都有敬畏之心。想要降服住一條龍,除了必要的法器和鎖龍訣,你還要借助天時地利,缺一不可。要是能憑一段口訣就搞定了,你們也太無知了。”

我笑了笑,一想確實自己把事情想簡單了。

“那自從您學成後,就從來沒用過嗎?”

劉一氓搖了搖頭:“說起來,我也算是跟龍無緣,長這麼大別說用出鎖龍訣了,就連見我都沒有見過。”

“啊?”一聽這話,隋東傑先慌了神:“那……那……那萬一到時候不靈怎麼辦啊?咱們不就得喂了龍啊!”

劉一氓卻信心十足地說道:“怕什麼,我沒用過,不代表他不靈啊!這口訣,是我爹親自傳給我的,他當年可是試過的,而且……很靈!”我們屏氣凝神,都不再說話,仔細傾聽著劉一氓接下去所說的事情。

原來,當年的劉累因為欺君之罪,逃離了朝廷,過起了隱居生活(前麵已經講過,在此不做贅述)。他知道,鎖龍訣這門本領是招來禍患的源頭,便決意終身不用。可是,時間一長,風聲也就沒有那麼緊了。劉累覺得自己身為鎖龍訣的傳人,應該找人來傳承下去。

就這樣,劉累在自己的孩子中挑選了一位資質奇佳的人,傳授給他鎖龍訣,並讓他外出避難,而且再三叮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使用。說起來也是天緣湊巧,仿佛老天故意要讓劉家人肩負鎖龍重任,自累公以下,每隔兩三代,便有人施展鎖龍絕技。四五千年,始終不改,所以這門絕技得以傳承。

而劉家一脈最有名者,當屬大名鼎鼎的劉伯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