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淡漠的年味,有你而不同(2 / 2)

那種期盼,那種興奮,那種歡樂,過年的幸福感覺,如今已是淡味不少。

過年,年年過,隻是有了今非昔比的惆悵與平靜。童年的天真爛漫,對新春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唯有過年,才能激起僅存的熱情和希望。當然,新春的欲望還是極其強烈,那就是對壓歲錢近乎癡狂的渴望。錢的魅力,正是在新年裏得到驗證。

唐夕還記得小的時候過年,外婆給了十元,姑姑給了三十元,大舅又給了二十元。他從親戚手裏拿取壓歲錢,猶如黑社會收取保護費那般的貪婪,可見人的本性是如此的功利性。

大年三十的夜晚,都是父母與他三人的團聚年夜飯。幼小的唐夕,其實有關過年的意義並不清楚。不過,看到滿桌的美味佳肴,他很無知的以為過年便能吃好喝好,以至有段日子,他竟然盼望著天天過年。新春前後,到處是鞭炮所發出的爆炸聲,既刺耳又嚇人。然而,危險便會是刺激的誘餌,很多小孩子樂此不彼。明知放它有受傷的後果,依然興致勃勃的擺弄這個玩意兒。走親訪友,是他童年過新年的重要部分。初一,外婆家。初二,爺爺家。初三,大姑家……去哪家,什麼時間都是固定不變,好像公司間簽訂過合同似的,多少年都沒有變化過。在他的記憶中,在親戚家作客非常的拘束,坐要有坐像,站要有站像,吃也要有吃像,不能有半點失禮的地方。

向長輩們請安,跟表弟表妹們互致問候,那是過年親屬團聚時的必備禮儀。表麵的客套,卻往往掩藏彼此的意見與不滿。

隻是友好愛的氣氛還是挺感人至深,比起背後的指指點點,閑言碎語,那已是難得的和諧。

現在過年,有時候唐夕真覺得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小時候物質雖然不如現在的豐富,可每次過年唐夕都覺得很開心很滿足。而反觀現在,物質是極大的豐富了,但唐夕總感覺缺了點什麼過年再也不象以前那樣讓他提前一兩個月就翹首以盼了。到底是自己變了還是社會風氣變了呢?唐夕心裏想,過年好像成為了一種一年一度的必須去執行的儀式,越來越沒意思,年味是真的淡了。

不過心裏雖然這麼想,除夕這一天還是要開開心心的。

除夕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那一頓年夜飯。為了這一頓年夜飯,爸媽早上就忙了起來。他父母都認為年夜飯要在家裏吃才能算是真正的年夜飯,到餐館裏麵吃則沒有什麼意思。唐夕也是這樣想的,父親拿出一瓶自己珍藏的紅酒開了倒上後,一家人就圍著桌子吃起了年夜飯。

吃完年夜飯,把殘局都收拾妥貼以後,母親把各種花生瓜果糖酒擺到了客廳裏的茶幾上,一家人就坐在沙發上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每次過年的時候,都有朋友叫唐夕出去玩,但唐夕這一天晚上從來不出去,他每一年都會留在家裏和父母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陪父母一起跨年。跨年的時候,伍晴給他打了電話,他們互祝新年快樂。這一晚,他一直呆到三點多才睡覺。大年初一,也沒有什麼事,過了非常清閑的一天。初二開始,就要開始走親戚了。唐夕實在是不喜歡走親戚,無聊,難耍。但又礙於禮節情麵不得不去,就這樣在走親戚中,假期就結束了。

然後今年的過年,因為有了伍晴的存在,唐夕總是覺得有著特別的意味,在越來越淡漠的年味中,唐夕好像找到了什麼新的洞東西。

其實在年快要過完的時候,唐夕很想給伍晴說一句話:越來越淡漠的年味,因為有你,而變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