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章辰丹霞做妃夢難(1 / 2)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那是蘇軾的一句千古名句。趙詩雲每每想到都會有一種不是滋味。那麼多年了,她至今還記憶猶新的就是當年五師哥的死。或許那就是人們所說的命運吧!趙詩雲她可就是不相信命,她要的不是天下,而是怎樣贏得天下人的尊重。

說道這裏趙詩雲又想起了辛棄疾的《摸魚兒》——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人嘛為了名利,到頭來也隻是偌大宇宙中的一粒塵土。這是人想要的東西?師父為什麼要將這麼重的擔子交給詩雲啊,詩雲真的不想要這些名。這對於詩雲來說。就如煙一般流逝得極快。詩雲已經別無所求了,因為詩雲的武功足以自保了。朝廷?對於詩雲來說本就無情,更別說是什麼無情了。想來這些事情還不如當初在玉竹山上的童年快活。

想到這裏趙詩雲已經變了臉色,看上去很不好。她發出微微的歎氣聲。三師哥從她後麵竄了出來。大叫一聲,沒有唬住趙詩雲。反倒是自己被嚇了一跳,因為趙詩雲更本就一下子不見了蹤影。

她是回房了。要知道玉竹門的輕功秘訣原就比其它門派的好一些。這也是玉竹門淡然的一種表示。可是身在玉竹門就不能淡然。有玉竹門的基業一直穩定,就是因為玉竹門每隔幾代就會有一個了不起的掌門。三師哥愣是不明白,還是呆呆的站在那裏。輕歎道:“詩雲是長大了,不再需要三師哥了。師父真的對她很好。”

翌日。

不知道是三師哥性子急,還是薛晴脾氣不好。兩人一說上幾句話就動手打了起來。這不玉竹門一大早就聽見他倆的打架聲音。害得許多弟子睡不好覺。趙詩雲輕掩了房門出屋。見二人微微搖頭,不從中阻止。門人裏有好奇的問了:“掌門為什麼不去勸架?”

趙詩雲少頃便道:“我若是上去勸架隻是一時的安靜,若是他們自己和解的。那將是一段時間的安靜。起碼比一時要多得多。”

“是呀,大家都知道薛晴師姐喜歡三師兄不是一兩年了。”又有一個門人插嘴道。

聽了這個門人的話,趙詩雲覺得有些不妥了。但也還是不說話。那幾個人聽了趙詩雲的話覺得有些道理,也就都走開了。最後隻剩下三師哥和薛晴在那裏打架。三師哥本來就不想吵架,為的是把趙詩雲叫出來。所以他一見到趙詩雲出來,就樂開了花。順口對薛晴道:“不吵了,明天繼續。”說著還擺著手。嘴角帶著一絲笑意。薛晴被氣得麵色冷凝。她認為這是平生從未有過的侮辱。硬是要三師哥給他一個交代。三師哥學著趙詩雲的樣子沉思一下子後。大叫道:“師父!”薛晴馬上轉過去低頭道:“拜見師父。”

她說話後久久無人回應,她這才知道三師哥是受了趙詩雲的影響。倒也說起這樣哄人的話。於是心裏一肚子氣,嘴上不說。心裏卻罵道:什麼趙詩雲不過就是勾引了師父幾天,現在又將武林中的優秀男人都勾搭上了。看你要這麼多。以後到底嫁誰?

玉竹門半山腰。

這裏有一個很美的湖,雖然這裏沒有西湖名氣大。但也算得上風景如畫。兒時趙詩雲經常同師父來這裏練功。直到趙詩雲十三歲那年,出關的秦嶺帶著趙詩雲到了玉竹門總會所。讓師哥師姐們見識了她的武功。她的師哥師姐才真正明白,為什麼師父沒有說立掌門的事情。原來,師父是把心思放到了趙詩雲的身上。機緣的巧合趙詩雲在那裏遇到了一個和自己年齡隻差兩歲的少年。他就是三師哥,她們兩個都很喜歡武功,有同時都很喜歡詩詞,在筆墨與武功之間。經常是說得難舍難分,也許是這樣的緣故。趙詩雲格外的怪,她隻在三師哥的麵前說心事。有時候師父歎氣什麼的,她都會問三師哥為什麼。她把他當做了世間難有的哥哥。

他見到了從未見到過的舞藝與才情起。從此便愛上了這個有才無貌的小小師妹。對她什麼都好,可就是美中不足的是小師妹不是很有“感情”。小師妹隻記得有個很好的哥哥。

“詩雲你在這裏幹嘛呢?”三師哥走進了趙詩雲。一麵笑,一麵唱著小調。聽得出這是詩經裏麵的調子。趙詩雲慌忙站起來。理了理衣服。麵對著三師哥。三師哥是一個長得不錯的男子,眉宇間總覺得有一種俊美與柔和。特別是他對趙詩雲說話的口氣。他是玉竹門中資曆較高的師兄。也是第一個支持趙詩雲當玉竹門掌門的人。